古代土匪为什么不敢劫考生?原来做土匪的也有“规矩”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土匪这个“行业”总是屡见不鲜,而许多时期就连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总有一些地方的土匪逍遥法外,究其原因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山贼土匪实在太多,抓了一波又来一波,所以有些时期的朝廷对于匪患还是以诏安为主。

土匪最可恶的就是打劫路人的钱财,可能别人辛辛苦苦一两年,土匪劫个道就没了,但中古有句古话叫“盗亦有道”,在古代做山贼土匪也是要讲“规矩”的,否则会遭到“同行”的鄙视。

说到“规矩”就不得不探讨一下土匪的来源,他们都是从哪而来?究竟为什么要去当土匪?

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很多农民一年的收获本身就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若是再遇到灾荒之年,加上繁重的赋税,迫于生活压力很多人为了活命都去当了土匪,想想也是,要是人们都吃得饱穿得暖,谁去愿意当土匪,天天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所以在有些时期甚至还会出现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说农忙的季节土匪下山去务农,闲的时候再上山打劫,看样子还真像是一种“职业”。

俗话说行有行规,大部分的土匪也是“盗亦有道”,总结下来有“十不劫”,分别是喜丧车不劫;书生和邮差不劫;摆渡之人不劫;行医的不劫;赌博的不劫;挑八股绳的不劫;出家人(僧人、道士)不劫;车店来的不劫;独身夜行的不劫;鳏寡孤独任有一样不劫。

当然这只是对大部分守规矩的土匪来说,不过书生这个职业有些例外,是许多土匪都不愿去“招惹”的对象。

古人形容书生的时候有一种称呼叫“穷书生”,可见书生大部分本身并没有什么钱,没有劫的价值;再者说那些能够进京赶考的再不济也是个举人出身,而这种人虽然不是当官的,但却也是朝廷的栋梁,若是劫了他们官府肯定会严查,对土匪们自身不利。

三来做土匪的基本上都是粗人,没读过书,甚至有的大字不识几个,从心底里会对读书人产生一种尊敬,人对自己尊敬的人动手的几率自然是很小。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考生一般都是“潜力股”,以后说不定能够金榜题名,土匪也是人,也害怕报复,而且当土匪的人其实并不想随便杀人,杀人和抢劫的罪名孰轻孰重他们心中清楚的很,说到头他们只是为了钱财,若是惹上了人命那可是要偿命的。

所以土匪劫道必然不想着杀人,除非是那些悍匪,在这种情况下劫了考生,万一哪天人家做了官,他们还不是吃不来兜着走?

其实没人真的愿意去当土匪,古代的土匪屡剿不灭自然有其原因,做好的“剿匪”办法就是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