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预言:日本乃心腹大患,日本人:还好清政府没有重用他!

导读:李鸿章这个人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有人说他爱国的,有人说他是卖国贼,当前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去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至此好像就被贴上了“卖国贼”的标签,据有关史料记载,李鸿章和日本的代表人物伊藤博文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李鸿章是如何评价日本?伊藤博文又是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呢?

说到中国跟日本的关系,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了吧。那个时候的清王朝跟日本签订的《天津条约》是个威胁性极大的条约,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呢!但是很有意思,条约的签订者有着十分友好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条约的签订者李鸿章是个颇多争议的人,人们对他有着各种评价。有人说他是个生错了时代的伟大改革家,因为当时的朝政是由慈禧掌控着,李鸿章空有抱负却力不从心,做出的最大行动便是洋务运动,还弄得风风火火呢!还有人认为,他过度迷恋权利签订不平等条约,不过是一个卖国贼!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跟李鸿章友谊深厚的政治家,他是日本的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的权利相比较李鸿章却是大了很多,当时的日本开启了首相制度,伊藤博文经历重重选拔坐上了高位。他博有一身才华,在日本实施了很多优化激进的方针,很快地提高了日本的整体实力!他们的实力大增,日本便打着入侵我国的想法,《天津条约》就是他们的“通道口”!

可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人怎么就走到了一块呢?这中间就有很多故事了!小编上面有说到两国的改革,很巧的是,两国的改革正是在同一时期。李鸿章在国内的进程一直受到拘束,统治者过度自信的思想使得洋务运动越发寸步难行,反观伊藤博文的改革效果,两者相比多少是有些差强人意的!但是两个人在改革方面的抱负比较大,或许处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吧,在两国往来中有了交流!

可是两国的交流到后来就变了质,日本按耐不住对中国领土的渴望,开启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而这是伊藤博文所无法控制的,再者他也不会制止这场战争,毕竟国家的利益大于一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跟李鸿章的关系!伊藤博文认为,如果中国统治者重用李鸿章,让他大加规模开始改革,日本很有可能就不会成功了。

李鸿章也十分感叹,在这点上两个人有了共同想法,很快便加深了“友谊”!可惜这份友谊来的不是时候,正是因为李鸿章对伊藤博文没有了戒心,才轻视了《天津条约》的签订,为中国以后处于水火环境埋下了祸根!而李鸿章跟伊藤博文的关系,竟然一直延续了近十年,这在他们的来往书信中能够得到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