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成迷?与李唐皇室同宗的“诗仙”李白,传奇而坎坷的一生!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原来竟是李唐皇族同宗。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也有说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的后代。

话说当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女眷后代全部斩草除根,难不成李白的祖上是那颗沧海遗珠?

再说这李白,5岁的时候就能熟读小学课本,十五岁已经作了很多首诗,而且还得到社会上一些名流的赞赏,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小诗人了。而且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20多岁游历全国,也算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这样优秀的李白,在当时也算是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了,在他27岁(727年)时,通过好友孟浩然介绍,由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做媒,入赘到前宰相许圉师家,许宰相的孙女许氏结为夫妻,许氏为李白生下一儿一女。古代文人都为生性高傲,更何况是诗仙李白?身为上门女婿在老丈人家住着,肯定心里也不好受,好在与妻子感情还算和睦。可妻子许氏在结婚十一年(738年)后竟病死了,李白带着儿女离开许家。

李白一生仕途坎坷。身居老丈人家第三年,李白来到长安,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友,结识了不少王公大臣,想得到他们的引荐。那时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去作客。李白这次在这里结识了贺知章和玉青公主,呈上自己的诗作并且得到了他们的赏识。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但却未能如愿以偿,最终怏怏离去。

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李白离开长安,到处游山玩水,施展他的才华,吟诗作赋,所到之处,诗名远播。此时的他已经诗名在外,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诗人,最后连天子都对他的名声有所耳闻了。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他在职的这一年时间,虽然没有记功,但他所作的诗句却流传于世。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一生娶了四个老婆,其中两个是宰相的孙女。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许氏,许氏死后李白又娶了一位刘氏妻子,但因为当时李白尚未取得功名,又或是一些文人的傲气使得这位妻子还嫌弃他,最后李白离家出走,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李白从长安皇宫带着大量家财回来后经过山东兖州,在这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女子,并娶之为妻,而且在这里置办了大量农田家业给妻子打理,可惜这位女子在结婚5年又也因病去世了。

最后一个老婆是当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也是李白最爱的女子了吧!据说李白喝醉了后游梁园,在游园时在墙壁随笔写下一首诗,就是后来著名的《梁园吟》,然后醉熏熏的走了,后来宗家小姐也来游园,在墙上看到这首诗,当时就被李白的才情所倾倒了,为了诗不被园内的仆人擦掉,还花千两黄金买下这面墙壁。这就是千古佳话“千金买壁”的由来了。

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游历于山水之间,是浪漫主义诗人。晚年因参与政乱站错队被捕,后因大赦获释。这时已经58岁的李白还壮心不已,欲投李光弼军未果,这也是李白的仕途上最后一次请缨,但并未完成他壮志报国的雄心。最终因壮志未酬郁郁寡欢,在返回当涂县其族叔李阳冰处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