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前的61个“守灵人”为何都没有首级?

李勇材


乾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除秦始皇陵之外最耀眼的存在,它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双帝合葬的陵墓,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再加上“无字碑”和无头“六十一蕃臣像”,无疑增加了乾陵的神秘性,也吸引了众多的盗墓者前仆后继,然而无论是拼人头的冷兵器时代还是拼科技的近代枪炮时代,在面对乾陵时,盗墓者们都败下阵来。



传说乾陵的选址还是太史令李淳风和袁天罡的不谋而合,也有说乾陵是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的址,但袁天罡却认为不妥,他认为在梁山建陵墓的话,唐朝三代之后恐被女人控制。但李治最后还是选择了梁山建陵墓,果然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帝,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名人和名事纠缠在一起,向来能引爆人们的眼球。

乾陵的修建代表了大唐最繁华时期的建筑水准,又历两帝,其牢固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是盗墓者们最为头疼的地方,黄巢四十万大军撼不动它,五代十国时期的盗墓狂魔温韬束手无策,民国孙连仲的炸药也发挥不了作用。神奇的是,盗墓者们怎么也找不到的入口却在无意间显露了出来,1958年,当地修路,农民在乾陵附近炸石头,居然就把乾陵的入口炸出来了,但是对于郭沫若的《乾陵发掘计划》,周恩来却没有批准,乾陵也得以保存下来。

乾陵实在太吸引人了,陵墓内的东西被世人牵挂了千年,陵墓外也让人啧啧称奇,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无字碑”,然后就是无头的“六十一蕃臣像”。

唐中宗时期,李显为阐扬唐高宗徽烈,在乾陵刻64座蕃酋石像,这些石像的本人都是在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归顺大唐并任高级官职的少数民族酋长或者王子。他们穿着家乡独有的服饰,背后刻有名字、官职和族属,在乾陵为双帝毕恭毕敬的守灵。

但后来有三座消失了,只剩下61座,而诡异的是,这61座石像全部没有头。根据记载,在北宋之前,石像还是完好的,到了明中期,已经全部没有了头,至于原因,则是众说纷纭。

地震说:嘉庆年间(1555年),陕西发生8级以上的关中大地震,乾陵也属于震中地带,地震的破坏力可想而知,因为石像最薄弱的部分就是颈部,所以很可能在这场地震中,石像的头部遭到毁坏,纷纷滚落在地。

瘟疫说:明朝时期,陕西一带爆发瘟疫,死伤无数,有人怀疑是这些石像作祟,一传十十传百,恐惧的当地百姓就把石像的头部砍了下来。


耻辱说:明朝时期,有个外国使节来到乾陵游玩,然后看到自己的祖先在为皇帝守灵,感觉是一种耻辱,就想毁掉,但工程量太大,怕当地人看见后责难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大晚上的去毁坏百姓的庄稼,然后白天就说可能是这些头像捣鬼,于是百姓们就把这些石像的头部都砍了下来。

八国联军说:相传八国联军侵华时,看到乾陵里有外国使臣的石像为皇帝守灵,很不舒服,就下令砍去了头部。

偷盗说:外国的文物贩子想把石像运回国,但石像太大,不方便运输,于是把头都砍下来带了回去(砍那么多头颅带回去,为什不直接搬运一两个整个石像?)。

毁坏说: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金、元都曾统治过陕西,他们的祖先都曾在武则天时期归顺大唐,并有一定的官职,所以很可能他们的一些祖先就在这些石像中,然后他们就将这些石像的头部毁了。也可能是当地人面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暴政,无处宣泄,就来毁坏石像。


无故毁坏说:当地有人可能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拿石像撒气,就砍下了一个石像的头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就有二,石像的头部越来越多的消失,到最后,全没了,可能原因仅仅是看着不顺眼或者恶作剧。

另外还有一个更加夸张的外星人说,这里就不提了。

四姑娘以为,石像头部的消失不是一个原因能解释的通的,很可能是地震说和无辜毁坏说的结合,也就是天灾和人为。当然,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要等着更深入的研究。

也许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成了一桩无头案。反而增加了乾陵的神秘感。


萧晓四姑娘


在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皇帝夫妻俩——唐高宗李治和他媳妇儿武则天大帝的合葬墓——乾陵就坐落于此。

这里最早是唐高宗李治生前选取的帝陵,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把武则天也于此合葬。可能是构建太过结实,也有可能是二圣发威,总之乾陵也是截至目前唯一没有被盗墓贼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唐末黄巢起义时曾经出动40万大军,在这里挖了四五十米深,也没有挖出墓道,五代十国的时候,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也发动军队钻探乾陵,同样因为建造的太牢固而无从下手。

1960年在此放炮炸石的却炸出了意外惊喜,露出了墓道口,为此还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郭沫若也几次申请,最后总理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终于保住了乾陵。

除了名震古今、引发众说纷纭的“无字碑”,碑后的61个无头蕃臣石像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们的头究竟到哪儿去了?

这些石像现存61个,皆是胡人装饰,穿戴各异,高度与真人相仿,可是都齐刷刷的没有了头部。

乾陵蕃臣像也叫“宾王像”,最初的数量应该是64个,每尊石像的背后都刻有主人的姓名和来历,现今官衔姓名可考的只剩有36人,这还是在历经各朝的考据基础之上流传下来的,有吐谷浑、吐蕃、突厥、安北、北庭、安西等民族或都护府,都是小国国主(城主、酋长、首领)兼唐朝政府任命的将军职位。这些头头脑脑被立成石像,忠心耿耿的护佑着阴世的二帝,充分显示着唐代国力之盛、国威之猛。

到了北宋时,蕃臣像只剩下了61尊,且“姓名漫灭”,多有损坏;到了明朝中期,已经东倒西歪,多已无头;到了晚清之际,干脆就“头部全部丢失”了。

头部为什么被砸掉,民间有如下几种流传:

一、地震说,此说指出明代中期关中大地震毁坏了石像头部。

二、走私说,此说指出是洋人把它们撬走的。

三、某石像主人后代破坏说,此说认为是某个石像主人的后代对先祖被摆放在这里难以接受,设计把它们脑袋全敲掉了。

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一点道理,但仔细推敲,地震破坏度似乎不会那样高,明代中期洋人走私中国文物还没有那么泛滥,哪家主人后代破坏你家先祖那一个也就是了——所以都不应成为主要理由。

还有专家们分析指出,在破坏最为严重的那个阶段——辽、金、元时期,陕西恰是这些少数民族的管辖范围,少数民族统治者不难从石像里找出他们的很多先祖形象,气急败坏之下,很可能不注重民族团结,下了黑手。

不是专家的我也可以分析指出,在辽、金、元统治时期,下黑手的动机岂止唯独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当汉族热血青年面对这些胡人面孔的石头脑袋时,虽然不敢触碰胡人朝廷的高压电线,敲掉几个石头脑袋大概还是不太费力且能得到一些心理愉悦感的。


历来现实


无字碑,无头人,武则天的一生充满谜团。她的陵墓前站着61尊石人像,身高大小和真人接近,却唯独没有脑袋,究竟是何原因?且听吾慢慢道来。

武则天生前称帝,但死后被废帝号,只能以皇后身份和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

乾陵坐落于陕西乾县梁山之巅,距西安80公里左右,据说这里是著名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强强联合,一起给武则天找的墓地。当然,这个说法相当不靠谱,因为袁天罡早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就仙逝了,这个时候武则天还是一个12岁的黄毛丫头。

乾陵的规模相当大,而且很传奇,因为如此著名的陵墓竟从未被盗——确切来讲是从未被成功盗掘过,1300多年来,各路盗墓大神纷纷光顾,但无论是冷兵器还是大炮火药,都无法撼动乾陵,那工程质量杠杠的,在我国历史上实属汉奸,当时的承包商一定没有偷工减料。

除了未被盗墓的谜团,再就是乾陵外61尊没有人头的石像之谜。

就在乾陵陵园朱雀门外的东西两侧,分布着61尊石人像,这些石像残高在1.5米至1.77米之间,身高和真人差不多,而且都是一些外国人的形象。这些外国人都是外国使者,用他们守陵是为了突出“万国来朝”大唐盛世气象,因此被称为“蕃像”、“宾王像”。

更重要的是,这些石像齐刷刷的都没有头颅,但他们原本都是有头的,在明朝人写的乾陵游记中就有明确记载,只是明朝以后头颅才“神秘失踪”了。

关于这些守陵人的头颅去向,有四种说法:

一是地震毁坏,可信度80%。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1月,陕西华县发生了史上记载最强烈(震级8至8.3级)的关中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乾陵距离华县100公里,因为工程质量过硬,防震等级高,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这些石像顶不住,最脆弱的颈部首当其中,全部断折。这种说法可信度是最高的,因为古代守陵人或守陵兽大多都遭受过毁坏。

二是百姓破坏,可信度40%。

据说乾县一带曾流行过一场瘟疫,死者不计其数,有一个神棍给当地官府和百姓出主意说,这些都是乾陵的守陵石像在作怪,因为他们是外国人,会给当地带来噩运,只要让他们脑袋搬家,就能消灭瘟疫,拯救百姓,于是当地人就把所有石像都砍了脑袋。这种说法有一定可信度,因为古代老百姓是很愚昧很迷信的,但并无史料记载。

三是盗窃毁坏,可信度20%。

据说近代一些前来中国“探险”的外国文物贩子,看到乾陵61尊石像后,如获至宝,但苦于石像巨大无法搬运,便只把石像脑袋盗走。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别管中国还是外国人,既是文物贩子就对文物价值略知一二,这种粗糙的石像并无多少市场价值。

四是洋人破坏,可信度5%。

且说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在乾陵发现这么多外国使臣,居然恭恭敬敬地站在中国皇帝面前朝贡,太丢面子了,于是抡起锤子把石像的头都砸烂,借此发泄愤怒。这种说法最不靠谱。一是八国联军侵华根本没有到过陕西;二是既然泄愤,干脆把整个石像砸烂更简单,只砸脑袋更麻烦,不符合逻辑。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上述哪一种说法更合理呢?你又有什么见解?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一代女皇武则天和老公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叫“乾陵”。这座大墓,充满了各种谜团。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皇帝夫妻墓”,即男女都做过皇帝的双皇帝夫妻墓。乾陵坐落于今陕西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是一块绝佳风水宝地!

这个“风水宝地”作为帝陵,是唐高宗在世时就选好的,非常考究。武则天死后,儿子唐中宗李显把母亲武则天,和早前已入葬的父亲李治合葬在了乾陵。

古人讲究“生同室,死同穴”,把父母合葬一处,也算作为儿子的唐中宗李显尽一份孝心了。

乾陵:唯一没有被盗的唐代帝王陵

乾陵地宫建造的十分结实牢固,据说是至今唯一座没有被盗墓贼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为什么没被盗挖呢?

不是后世的盗墓贼们善良,也不是什么阴兵怪力守护,而是历史上的盗墓贼们“无从下手”。来了一拨又一波,个个都想打乾陵宝藏的歪主意,可惜都是无功而返.....

我说说历史上几个大型盗墓团伙的“光顾史”,个个凶神恶煞的来,灰头土脸的走。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起义军首领黄巢,气势冲冲带着40万大军,在乾陵四处挖了四五十米深,搞得到处是大坑,也没有挖出墓道。

走了一波,还有不死心的,又来了一波。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崇州节度使温韬,也是率领军队,兴致匆匆,扬言要挖开乾陵,发笔横财。又是折腾了一番,掘地三尺,累得汗流浃背,可惜依然一无所获!

后世历代的盗墓贼一波又一波,陆续纷纷“问候”乾陵,却都垂头丧气的败走。

乾陵:诡异的“六十一藩臣像”

作为唐朝一大帝陵,乾陵一直有两个诡异现象,非常令人关注:

一是矗立在乾陵前的名震古今的武则天“无字碑”,一块高大而空无一字的墓碑,至今依然成谜。

二是矗立在乾陵前的诡异“六十一藩臣像”个个有身无头,又成一大惊天谜团!

峰子哥今天只讲其中一个:诡异的无头“六十一藩臣像”

乾陵“六十一藩臣像”,也叫“宾王像”,据说最初有64尊像,现今我们见到的是61尊。这些尊石像,代表着臣服于大唐王朝的六十多个藩属国国王(或藩臣)。

后人也认为这61尊石像代表“藩国使者”,习惯上称“六十一藩像”。他们齐刷刷且姿态恭敬的排列于陵前,甚为壮观。

从雕像看,多为胡人装饰,穿戴各异,高度与真人相仿。每一尊石像都是按照当时藩王的身高及样貌等身打造,且每一尊石像的背后,都刻着石像主人的国别、姓名及来历。

比如至今姓名可考的36人,吐谷浑、吐蕃、突厥、安北、北庭、安西等众多民族或都护府。这些雕像的身份,有藩属国国主、南北方民族首领、部落酋长以及城主等。

由于年代久远,石头风化及风雨侵蚀,很多石像字迹模糊化。至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这些藩国首脑,生前效忠于大唐;皇帝死后被立成雕像,护佑阴间的二帝。石像个个双手拱于胸前,神态谦卑,这足以令人想象到当时我国的唐朝,国力多么强盛,可谓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国威震慑之强之烈!

乾陵:“六十一藩臣像”无头原因

那么,石像的头颅为何不翼而飞?关于此事,主要有下面几种说法:

1、地震说。

据史载,明朝嘉靖年间,发生震级高达8级的关中大地震,死伤无数,石像有可能遭受地震波及。石像并不牢固,脖子处较全身较细、容易震裂。

另外考察发现,断头的并不只是石人像,还有石马和石鸵鸟。

但峰子哥认为,地震说并不靠谱。乾陵距离当年的地震点华县有100多公里,从石像头部断裂情况来看,地震力度不致,人为可能性更大。

2、洋盗贼说。

清末民国年间,国家落后贫弱,外国侵略者纷纷涌入中国,洋人盗墓贼也随之涌入。乾陵石像的东方文化和艺术价值较高,一些洋人团伙砸下石像头颅,作为文物流向国外。

峰子哥认为,这一点说法也站不住脚。且不说是不是洋人所为,至少有一点:如果洋人真要想做坏事,完全可以盗走整尊像,犯不着只拿个头颅。既然决心干坏事,就没有拿得不疼不痒的。

乾陵:一个最可能的真相

地震说、洋盗贼说,都不太靠谱,到底真相是什么?


峰子哥认为比较靠谱原因是:胡人和汉人的泄愤、宣泄,我就姑且叫它“胡汉破坏说”吧。

其实有专家也指出,在辽、金、元时期,乾陵石像损坏最为严重,而当时陕西这个地方,恰恰就是这些少数民族的管辖范围。

唐亡后,这些石像主人的后代们,少数民族统治者们,觉得自己的祖先形象被摆放在乾陵,往大了有辱国格,往小了说有失人格,情感上无法接受,气急之下就把头颅砸掉了。

而当地的汉族人又受这些胡人统治压迫,见到乾陵矗立着那么多胡人石像,种族对立掺杂着个人私愤,加上生活不如意,不敢明着反抗高压,暗地里咬牙切齿,只好拿这些胡人石像泄愤了。

六十一藩臣像,最终不幸的成了当时胡人和汉人双方共同的“宣泄点”。

看完了,也说说你的感想吧!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更多趣历史!】


峰子奇观


既然有人身,则必有人头。

可现在立在神道旁守卫的诸石像生确实没有人头

前不久,在乡下一个小庙里,见到一尊将军头像,石雕的。在当年这石料坚硬如铁,刻凿起来相当费力。这头像只有一个头。怎么来的?据说是文革中扫除封建迷信,一个年青人,一甩二锤一锤撞击落下来滚到半坡上的土地庙前,那么陡峭,这头像也稳稳落定,再不滚了。后来就有上年纪的老人,把它搬入土地庙外的石板下。再后来拆迁,乡人请香烧纸告诉"将军″起身,又搬入寺中外廊,并出了一年灯油钱。放在哪儿十多年了。这一辗转,也是文物迁移存亡的一个缩影。

武则天神道旁的石像,如果当初有,后来没有,那很可能是人为地破坏。这石像脖子纤细,容易折断。如果是地震损坏,那附近必有跌落,讲究的人必会妥善处理,毕竟中国民众善良,敬天畏地,尊崇神明。 如果雕一个人头安上去,一个人头配六十一尊体身,应该非常有趣。

(如果可能是当年成像是没做头,那么,无字碑无文字就好理解了。)

兵乱。唐朝的蕃邦多,入侵攻占长安好几次,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多藩邦异族,看见自家人给唐人女主站岗守陵,心头窝火,打碎打落了像头,让人分辨不清是吐蕃人,鲜卑人,回纥人,南诏人,还是夜郎人之类,就不是自己邦族人了。所以,极有可能是某一次的集体毁像暴行。





劉一千五


神秘的乾陵就坐落于,陕西咸阳境内梁山北峰之上。远眺梁山,其三峰北高南低,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部,宛如美丽的女人仰躺于天地间,恰与武则天的女性形象吻合。因而乾陵又有“史上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



梁山南二峰之间,是长长的司马道。司马道两旁堪称盛唐石刻的露天博物馆,依次排列着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及牵马人、翁仲、无字碑、述圣纪碑、宾王像、石狮等大型石雕120多件。


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61座无头宾王像,史上有多种宾王像为何无头的传说。有书君就来聊聊有关乾陵宾王像的历史吧。


一,乾陵选址的传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他清醒的意识到,纵观历史没有不亡之国,没有不盗之陵。他吸取教训制定了,以山为陵的规制。


因梁山有利于女主之说,武则天力劝李治,选择梁山作二人合葬之地。易经中乾为天,又象征着兴旺强健。取乾为天之意,陵墓取名乾陵。有书君认为,从选址到取名,也许冥冥中暗示着女主则天将称帝。


二,宾王像的由来。


李治薨逝后,曾有11个国家派来使臣参加葬礼。武则天为展大唐万国来朝的气派,同时幻想着在阴世亦享阳世荣宠。她将61来宾用石头雕刻成像,立于墓前朱雀门两侧守灵,因此又称“蕃像”或“宾王像”。



这些石像采用原雕手法,其高度和真人相仿,雕刻着各民族不同服饰,其背后刻有国家、身份地位、姓名等。他们双手前恭,犹如真人一般毕恭毕敬肃立,以示对大唐的敬仰尊崇。


有书君认为,这些宾王像不但展示了大唐精美的雕刻艺术,更是睦邻友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大唐盛世的明证。


三,宾王像无头的传说。


郭沫若曾赋诗道“六十一宾立露天,栩栩如生守陵园”。颇为遗憾的是宾王像的头颅皆被砸落,实感美中不足了。


其实在明朝初期,这些宾王像的头颅还是完好无损。刘伯温曾有诗作《乾陵》,其中一句“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就可以佐证宾王像头颅被损应该是明朝后期的事情了。


有关宾王像无头的传说,在民间亦有几种不同版本,且听有书君一一分解吧。


第一种盗墓说: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来了许多传教士。他们以传教为名,四处盗挖珍贵文物偷运国外。因为宾王像太过沉重无法偷运,他们就把头颅砸下运走。


有书君认为,这种传说不太靠谱,残损的石刻头像并没有太大的文物价值,偷运出国有些费力而无太大利益。而且还有人在周围的田野中,发现过几个石人头颅。所以这种传说不足以为据。


第二种外国使臣阴谋说:相传明末清初,有外国使节到乾陵游玩。他看到宾王像背后的刻字,看见自己的祖先再给唐朝皇帝守灵,觉得是奇耻大辱。他们施计诱骗百姓将宾王像头颅砸下。


有书君认为,使臣诱骗百姓只是砸下宾王像的头颅,而没有推倒整个石像,其背后的隽刻的国家、身份、姓名依旧存在,外国使臣就有些俺耳盗铃之嫌了。有书君认为,这种传说也不足以为据。


第三种地震说:相传明嘉靖年间,陕西华县发生八级强度地震,破坏力极大,而乾陵距离华县只有100公里,亦属于震中地区。据说,此次地震发生在子夜时分,死亡八十多万人,各处建筑大量损毁。


宾王像也未能幸免于难,因为石像全身受力不均,尤其颈部较细,容易折断,致使宾王像头颅脱落。同时,专家发现还有部分石马等头颅也折断了。


有书君认为,灾害损毁说比较靠谱。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人们,对地震的破坏力还是心有余悸吧。有书君认为,这种传说可以合理的解释宾王像为何无头。



历经千年,乾陵地面的建筑虽已有所损毁,可是它们依旧向世人展示着残缺的美丽。


武则天真的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死后用1300年时间,证明了其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更证明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睿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埋葬着武则天的乾陵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埋藏着两位皇帝(武则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地上建筑鳞次栉比,地下宫殿神秘莫测,历代盗墓者都没有挖开它,包括唐末起义军首领黄巢、后梁节度使温韬、民国将领孙连仲,他们动用大军去发掘乾陵,都一无所获。


巍巍乾陵,无声地述说着大唐王朝极盛时期的无限荣光,但我认为这里更能代表大唐王朝无上国威的事物是陵墓之前的60余尊宾王像,又称“六十一藩臣像”,据说最初是64尊,后来少了三个,成了61尊,基本都是胡人装饰,穿戴各异,高度与真人相仿。据说每一尊石像都是按照当时藩王的身高及样貌等身打造,开始时每一尊石像的背后都刻着石像主人的国别、姓名及来历,至今姓名可考的还有36人,如“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其身份基本是藩属国国王、部落酋长以及城主等,也就是说这些石像代表着臣服于大唐王朝的六十多个藩属国,他们严肃而恭敬地站立在那里,既像臣子朝拜皇帝,又像守陵人守护着乾陵,体现着大唐盛世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强盛与繁华。


但是,大概是从明朝时期开始,这些藩臣像都变成了无头石像,原因十分蹊跷,有人认为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给震坏的,那是大地震级别高达八级,据说直接死亡人数有几十万人,把石像震坏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不认为这些石像无头的原因是地震造成的,因为无论是地震时的纵波还是横波都更容易让石像倒在地上,石像身子也可能摔成几段,却不可能把每一尊石像的脑袋都震掉,其他部位却完好无损,所以我认为指向无头的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更大。


相对于地震破坏书而言,我认为乾陵一带流传的一个传说更像是真实原因,传说在明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却发现自己很敬仰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这让他的心里很不爽,就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如果他直接砸掉的话,肯定会引发不满惹祸上身,于是便想到了一条毒计。

之后他每天晚上都跑到乾陵附近的农田里踩踏庄稼,并且将足迹故意引向藩王石像,然后就和当地农民说肯定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已经成精了,到晚上就去糟蹋庄稼,不把这些石像的脑袋打掉,它们还会出来祸害庄稼,大家听的半信半疑,但是这消息却传开了,到了晚上他又那样祸害了庄稼。于是大家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打掉了。据说仔细观察的话,现在还能从这些石像上看出被砸掉的痕迹。


科普大世界


武则天和李治合葬于乾陵,位于距西安80多公里处的陕西乾县的梁山上。据史书记载,乾陵规模非常庞大,墓区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石雕石刻。不过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只有司马道两侧的石刻群雕保存的比较完好。

在这石刻群雕中不仅有人们熟知的无字碑,还有61个没有脑袋的“守灵人”石像。今天石头就来说说这些石像。

其实这些石人像叫做“六十一藩臣像“或“宾王像”。据学者考证,唐高宗李治下葬时,有来自周边11个国家的61名使臣和官员前来出席葬礼。武则天为了向天下宣扬大唐国威,同时也为了让他们在阴间继续享受到异邦使臣的顶礼膜拜,便令人按照使臣的模样雕刻了石像。

据史书记载,每座石像背部都刻有他们的国名、官职和姓名。但是经过岁月侵蚀,现在只有几尊能够辨认出名字,分别是疏勒国王裴夷健密施、康国王泥涅师师、于阗王尉迟璥、波斯王卑路斯、朱俱半国王斯陀勒、石国王子石忽那、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健等7尊。

其中疏勒、康国、于阗、朱俱半位于现在的新疆地区,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石国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吐火罗位于阿富汗。

这些石像严格按照使臣、官员的身高和穿着雕刻而成,虽然他们的穿着不尽相同,但动作几乎一样,他们全部双足并立,两手前拱手抱笏板,毕恭毕敬地整齐排列于陵前。可遗憾的是,这些石像的脑袋却不见了踪影。

当然,这不是武则天刻意弄的。因为直到明朝初年,这些石像还都是完好无损的。不过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石像受到严重损毁,直到清朝末年,石像的头部才完全消失。那么这是为何呢?

一、毁于地震。据学者研究,明朝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嘉靖三十四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剧烈地震,震级高达8至11级,共造成80多万人死亡。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受灾严重。而石像的颈部属于最脆弱的部分,所以许多石像的头部在地震中发生断裂,有的甚至滚落到很远的地方。

二、毁于偷盗。清朝末年,许多外国人大肆偷盗中国文物。圆明园、莫高窟等很多地方未能幸免,陕西乾陵也不例外。而这些外国人鉴于石像太过沉重,不好带走,于是只把头部敲下来盗走。

我认为,毁于地震的说法要可信一些。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石头说历史


1971年的秋天,陕西省乾县瓜婆岭村有两位村民正在地里干活,一位村民的锄头碰到了地里一块坚硬的东西。最初他们以为是埋在地里的石头,可是当他们挖开泥土时,发现泥土下并不是什么坚硬的石头,而是一颗雕刻精美的石刻头像。他们马上就想到了身后的那座神秘的帝王陵——乾陵!



这两位村民把石刻头像拿到县里的文管会,文管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工作者第一眼看到这件石刻头像,顿时兴奋起来,因为他断定这件头像就是来自于乾陵中的61座无头石像。他们来到乾陵,在朱雀门的东边29尊无头石像,西边32尊无头石像。但是这61座石像为何会没有头部?这让乾陵添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据说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为他们选的墓址,无论是风水、还是位置都是一流的,事实证明乾陵被盗墓者惦记无数次,可就是没有人打开过,而现代人发现乾陵并没有盗洞的痕迹。乾陵也成为唐代18座帝王陵中唯一未遭盗的一座。

我们先来看看这61座无头石像都来自于哪里?

历史学家陈国灿先生研究表明61尊石人像应该叫61番臣像,他还找到了其中36人的名字,据说在宋朝时期,有人曾经把这些人的名称以及事迹都记录在石碑上,但是经过风吹雨打,这些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而这61座番臣像从身份来说应该是少数民族的首领以及唐朝官员。




那么他们为何会没有头部?

其一:清朝初期,有个外国使节的后代来到乾陵游玩,无意中发现他的祖先竟然在给大唐的皇帝守灵。这让他觉有失国格,有辱人格,可是又不能自己把他们拆了,于是每晚都去糟蹋庄稼,然后忽悠村民说是乾陵里的石像作怪,如果要保护庄家必须把他们的头敲碎,这样他们就不能成精了。当地农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就一气之下把石像的脑袋都打碎了。



其二:这一说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同样看见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的石像,觉得是对他们的侮辱,于是把这些石像的头全部砍了下来,这个说法不可靠,因为八国联军当时并没有到过乾陵。


其三:这是最有可能得,即明朝嘉靖年间那次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上,史料记载明嘉靖34年,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地震,震级达到8至11级,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有八十多万人,乾陵也难逃厄运。所以专家推测关中大地震是造成61番臣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是61番臣像,许多陵前石像石马毁坏的部分恰好也都是头部。因为这些人马雕刻像采用的石料除了石像颈部脆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质不够好,尤其是颈部石头受损时,最容易从这些地方开裂。


其四: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石像被毁坏。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郡主


在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巍峨陡峭的群山中,矗立着很多古代汉唐帝王的陵墓,其中最为著名就是被称作乾陵的皇家陵园,它是唐高祖李治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乾县的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设计的也及其讲究。四周分东西南北建有: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等四门。门前摆放着石狮昂首挺胸,气势威武。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门外两侧分布的120多尊石群雕刻 ,恭敬整齐的排列在陵前。石群雕刻有神秘的无字牌和石人石狮像,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那61准没有脑袋的石像。



那么问题来了,乾陵里面为何会有没有脑袋的61个石像守护在武则天的墓前呢?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匪夷所思。首先我们就乾陵这61尊无头人的穿着来分析,这些石人身高大小几乎和真人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身着左衽武士袍,衽就是衣襟,历史上我国中原一代大多是右衽,只有少数民族的服装是左衽的,右衽左衽也分汉人和胡人。因此从服装来看这些石像不仅有游历民族,而且还有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


姿态有着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都是双双并立的,两手前拱姿态极为恭敬,仿佛在这里列队迎候皇帝一样。后人也把这61尊石像定性为“外国使者”,被人们习惯的称为“六十一蕃像”。

在中国历史上用“外国使者”守陵这也是空前绝后的事。关于头像无头的原因人们是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被人砍掉的,还有人说是有一年地震,这些石像材质不好脑袋被震坏了,另外还有一种说发说当年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被破坏的,总之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武则天墓前的这61尊无头“蕃像”也成了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