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惠宗开始,蒙古对大明之间进行复国之战,为什么一直失败?

蒙古与大明对峙期间,并不是全打的复国战,也就是说并不是以复国为目的的战争,他分为两个阶段,其一,北元打复国战的时期;其二,蒙古分裂内讧时期,某简单叙述。

北元复国战时期

自从元惠宗妥欢帖木儿被逐出北京城死在应昌后,他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在位的七八年间,一直都怀抱着反攻中原光复中国帝位的希望,并为之努力,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到死也没有复国成功,他的弟弟脱古思帖木儿即位后,继承了他的复国梦想,继续为之努力。

对于明国来说,从太祖太宗,对北元的残部都认真对待,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和压制。设置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切断北元左翼,隔断他与朝鲜、女真的联系;在青海西宁设置罕东、安定、阿端、曲先四卫,招抚西藏,在西域设置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切断右翼,隔断与西藏的联络;并在辽东设立建州、兀者等卫所;明军从中路出击,反复扫荡大漠南北。

随着洪武二十一年的捕鱼儿海、哈喇哈河战役,决定了北元的命运,从此,再也不能和明国对抗,复国战争再也打不响。

随着这次的惨败,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袭击杀掉,忽必烈系后裔的黄金家族彻底丧失威信,大部分蒙古部落纷纷脱离他而自治,进入蒙古的内讧战国时代,自此,蒙古的汉文化因素彻底衰退,再没有年号和庙号的存在。

蒙古分裂内讧时期

这个时期的蒙古四分五裂,黄金家族沦为周天子的地位,群雄争霸,都想坐坐全蒙古合罕的宝座,甚至不惜向敌对国明国称臣纳贡取得支持,明国的皇帝对于这种状况很满意,因为知道这样会增加蒙古人的内部分裂。

1400年,弑君的鬼力赤被阿速部的酋长阿鲁台和斡亦剌部的酋长马合谋击败,阿鲁台和马合谋对于蒙古复国毫无兴趣,他们希望成为独立于蒙古部之外的部族,因此选择向明国朝贡,并得到明国的支持,斡亦剌趁机扩张到西蒙古,形成瓦剌;东部蒙古被称为鞑靼。

在明国的支持下,帮助新崛起的瓦剌去压制忽必烈的后裔们,扩张的胜利让瓦剌人想恢复成吉思汗的高贵经历,而明国也为之付出了一些苦果,直到也先的死去,黄金家族后裔的最后一次复辟在达延汗的手中实现,推翻了瓦剌的优势建立了东蒙古的霸权。

但是随着达延汗的死,他的儿孙们瓜分了部落,而且分的无比细致,成为联邦的形势,名义上的最高汗察哈尔汗只保留了名义上的领导权,已经彻底堕落成无组织的国家,直到被崛起的女真人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