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沈荩:他冒死公布卖国条约《中俄密约》,被慈禧下令杖毙

1903年,俄国拒不履行《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反而提出,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及其他领土主权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

慈禧太后不想惹他们生气,便同意签约。这本是见不得人的机密,却让一个叫沈荩的记者从贵族的口中得知。

他为阻止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搞到了《中俄密约》草稿的原文,再通过天津的一家英文报纸披露《中俄密约》草案,国内外一片哗然,国人愤怒。

中俄密约因此泡了汤,老佛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7月21日,沈荩被捕,7月31日被处以极刑,从被捕到处死仅仅20天,他的罪状并没有公布。

沈荩下狱那个月正值光绪帝生日,老佛爷开恩,"立毙杖下"。当时刑部没有行刑工具,只得临时特制一块大木板,打了二百多下,直打得血肉飞裂,骨头如粉,沈荩都未出一声。

行刑者都以为他死了,不料血肉模糊的他发出声音:"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他们只好用绳索把已奄奄一息的沈荩勒死了。

沈荩惨死,震动中外。经此一案,清廷试图通过变法而树立的开明形象便成了一个笑话,清廷专制的遮羞布就这样被揭开。

《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把慈禧叫做"那个该杀的凶恶老妇人",在沈荩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下:"沈克诚,杖毙,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现在回顾百年中国言论史,沈荩实在开了个头,他是中国第一位殉职的新闻记者,年仅31岁。

沈荩,原名克诚,字愚溪,湖南善化人,性直倔强,雄于胆略,他曾参与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成为了革命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

沈荩被捕后,他知道清政府不会放过自己,做《尽命诗》。

狱中铁锁出郎当,宣武门前感北堂。

菜市故人流血地,五忠六士共翱翔。

今年三十有一岁,赢得浮名不值钱。

从此兴亡都不管,灵魂回往乐诸天。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翻开历史,我还真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英雄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