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三措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瓮安县紧紧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采取“全员培训”“精准就业”“公岗安置”,稳步推进就业扶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14年以来,共培训群众22000余人次,有力促进贫困人口通过培训掌握了技术、提升了技能,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市场推荐、劳务输出、公岗安置等方式实现建档立卡对象就业25000余人(其中县内外务工22000余人,公益性岗位安置3000余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户均1人以上就业。

全员培训“授之以渔”提升就业技能。以民情大数据APP对本地人口的精准识别为基础,对全体农村困难群众的家庭就业情况、技能情况、就业意愿等进行精准统计,建立劳动力就业管理台账,全面掌握农村困难群众就业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照因地制宜选项目、因人而异定课程、因时而动搞培训的原则,充分考虑贫困人员的培训需求和意愿,确保到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整合职业技术学校、县人社局培训资源,结合市场、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大规模全员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邀请农科院所专家、教授以村为单位,以实操的方式对我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农业技术的培训。认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我县劳动力状况,结合劳动力用工市场需求,对农村未就业的适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全员培训。先后开展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电工焊工、重型机械驾驶等十多个工种的培训,并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户每人每天发放40元生活补贴。通过培训,提升农村群众就业技能,进行推荐就业,实现就业稳定脱贫。

因人设岗“定向招聘”实现精准就业。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契机,对省内外用工企业岗位需求进行研判,梳理精选就业岗位,将岗位需求信息编印为就业口袋书10000余份通过网格员发放到村到组点对点宣传推荐就业,同时,利用我县人力资源市场每月15号举行现场招聘。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千商扶千户”活动,动员县内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开发新岗位,帮助贫困人口就业,近年来,我县500余家企业提供适合建档立卡户就业的岗位6000余个(种)。组织企业深入乡镇送岗上门,实现精准就业。全县组织专场招聘会65场次,其中,在13个乡镇(街道)送岗上门举办30场次、在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35场次,切实帮助建档立卡户适年劳动力22000余名实现了省内外就业。

公岗安置“三无两有”确保就业兜底。对无法离寨、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三无两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对象,我县整合部门资源,采取上级业务部门出一点、县级财政筹一点等方式,创造性开发村级公路保洁员,护林员、水管员、河道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三无两有”人员就业问题。结合岗位不同实际情况,每个公益性岗位每年可获得3000—10000元不等稳定性劳务报酬。2017年以来,我县开发公益性岗位共3126个(水管员350人,河道保洁员196人,公路养护员1440人,生态护林员1132人,其他公益性岗位8人),其中精准扶贫对象1150人。共支付工资报酬1270余万元,人均增收4000余元,实现了就业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确保有一份稳定收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