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随郑和出海,登岛定居600年后子孙竟成总统,至今深受爱戴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华人广布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许多人便远赴海外开疆立国,比如负帝投海的南宋丞相陆秀夫,其子陆自立就建立了顺塔国,此外还有暹罗王国、飞龙国、兰芳共和国、戴燕王国、马来吴氏王国等等。

▲泰国郑信大帝雕像

虽然上述国家有很多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华人在这些地区的地位得以保留,有些华人后裔甚至当上了重新建国后的国家元首,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等。在南美圭亚那,华人钟亚瑟甚至成为其开国国父,闽南语也一度成为其国语。不过在历史上,还有一人生前远渡重洋,虽未掌管一国,但600多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却当上了该国总统,执政后努力改变华人地位低贱困境,深受民众爱戴。

▲始建于北宋的泉州清真寺

此人名叫陈金汉,福建晋江石狮人,本是泉州的清真寺教长,为将教义传遍天下而跟随郑和出海。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在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到达了当时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他见当地百姓生活贫困,便决定留下来进行传教。由于陈金汉为人和善、讲究公正,所以他的传教活动十分成功,逐渐成为当地伊斯兰教领袖。在成立宗教联盟组织后,陈氏也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影响力不断扩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陈金汉的子孙已逐步融入当地社会,虽然早已改名换姓,但一直保持其华人传统,而且也深知自己的根在中国泉州。

▲“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

上个世纪末,印尼陈氏家族传到了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这一代。由于独裁统治者苏哈托极度仇视富裕华人,所以该国华人都备受歧视打压,生活异常窘迫。随着苏哈托的暴政逐渐激起了全国百姓反对,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决定从政,以改变华人地位低下的境地。进入政坛后,因为其宗教背景和力图进行民主改革的意愿,越来越多的印尼民众拥护他。

对此,苏哈托很是记恨在心,曾几次策划对瓦希德的暗害行动,不过最终都被瓦希德逃过一劫。然而为了整日防范这些暗害,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瓦希德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状况每日愈下,1998年时因劳累过度而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大幅降低,几乎成了一个盲人。最终,一心为民的瓦希德还是强撑身体,参加总统大选,于次年如愿当选印尼总统,成为了印尼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总统。

▲瓦希德旧照

由于瓦希德具有很深的中国情结,上台后第一时间就解除了对华人的压制和不公平对待,并将一些华人传统节日上升到国家层面。他在街头走访时,总是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不断鼓励当地华人走出困境;出席外事活动时,他也经常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对世界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小贡献。

▲瓦希德葬礼

在他的努力下,新一届政府执行亲华政策,中印两国关系也不断加深,他也因此成为华人心中最尊敬的领袖。2009年12月30日,瓦希德因积劳成疾去世,享年69岁。逝世当日,印尼各地民众痛哭不已,下葬之日更是有数十万华人争相为其抬棺送行,其功绩永远值得后世缅怀。

参考文献:

《瓦希德传》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