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三大上将军比较 司马错、白起、王翦

自秦国变法以后,国力最为强盛,不断涌现出杰出人物----名君、名相、名将。名相都是舶来品,名将都是本土产的。

变法后第一任上将军---司马错,擅长长途奔袭,战术战略总是出人意料。在平定义渠叛乱时,他只用了一万新军,而义渠叛军有十万。奇袭楚国房陵大大出乎山东六国的意料,少量的新军便战胜了数倍的楚军,这一仗是对司马错的军事才能和秦新军战力的极大肯定。司马错率领秦军歼灭了围攻秦国的山东六国联军,而后又奇袭定巴蜀。可以说司马错稳定和巩固了变法力量的政权,开创了秦国奇袭的先河,第一次歼灭六国联军,这是亘古未有的。

继司马错之后,秦国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白起。自从吴起开创了战国以来的作战风格,天下将领以其为楷模,司马错也自认为不如吴起。倘若有谁超越吴起的话,那便是白起。白起创造了一系列战争神话,比吴起、司马错都多。白起,字如其人,白手起家,从不贪军功,硬是从底层一级级做起,没有军功就是不升级。他的刚毅冷峻,在奇袭巴蜀前就引起了司马错的赏识。在司马错眼中,他就是未来上将军人选。白起在奇袭巴蜀时就初露头角,攻打宜阳时就受到高层的重视。辅助新君即位,稳定朝局,被宣太后等人视为肱骨将军。白起不负众望,又一次打败了六国联军,相比于上次,此次六国出动的是精锐部队。毫无疑问,他就是上将军了,可他硬是不要,坚持当国尉。冬日奇袭魏国河内、楚国南郡,震惊了天下,也打破了冬夏无战事的传统。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杰作,创造了等量同等精锐部队一方围歼另一方的奇迹。白起逢战必胜,每次斩首十万以上,只有偷袭廉颇的那次是八万。就战绩而论,他显然超过了吴起。

白起之后,秦国政局黯淡了很长一段时期,直到嬴政亲政才开始改变。王翦便是在这一时期的。王翦被认为是秦国雄风最弱的上将军,其作战风格与司马错、白起大大不同了。王翦执行的是灭国任务,不同与保家卫国和争城夺地的战法。其作战几乎没有什么奇绝的地方,对朝局的影响要比司马错、白起弱的多,毕竟嬴政是伟大君主,所以不用对内政怎么操心。灭赵国时,遇上了强劲的对手---李牧,两人相持不下。李牧的不幸在于赵国庙堂昏暗,自己惨死而国家灭亡。军事才能上李牧不逊于王翦,可怜了草原名将没有中原战绩,而且朝堂政治局势的把握不如王翦。与其说是赵军失败,还不如说是赵国庙堂输给了秦国。看到王氏父子功劳甚大,王翦深为不安,决定退出二线。要不是李信败给项燕,他也不会再上战场。调集了60万大军围攻楚国后,出现了最戏剧性的一幕----项燕率领的羸弱楚军前来向强大的秦军叫战,而秦军不出战。之所以这样,完全是楚国庙堂昏庸和各世族争权夺利的结果。

司马错的兵法主要侧重于战场外,例如夺取巴蜀是提供稳定、物产丰富的粮仓,日后秦国才有资本逐鹿中原。司马错用兵奇绝,几乎每一仗都出乎敌人意料,尤其擅长长途奔袭。白起更擅长攻坚战,只打有把握的战,伤亡最小,获益最大,战胜率百分百,无愧为战神。但是白起对政治不是很敏感,也只有秦国才能让白起完全放得开打仗,白起的战绩完全离不开秦国的法制基础,若是在别的国家白起难以施展才能。王翦的胜利完全是秦国庙堂的胜利。战胜李牧、项燕这样的名将,使王翦身价提高了很多。司马错、白起在年轻时军事才能已经很显著,都打败过六国联军,而王翦则不然,因为时期的关系王翦没能突出。王翦是老而弥辣,在中老年时军事才能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