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女儿为什么会爱上一个野和尚?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房遗爱才是羞耻。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是骄傲。辩机已死,已经不再骄傲了

个性聪慧,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死。

高阳公主开始与僧人寻欢作乐。三位僧道怂恿高阳公主推翻李治造反,后来李治登基。被赐死,年仅二十七岁。

既不用像王子们一样,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公主本是世界上最好混的一个职位。为了争权夺利,不是吃了就是吃了;也不用像嫔妃们一样,为了抢后宫里惟一的一个男人机关算尽,多数人还得终生守寡;

吆五喝六便够了但是享受了皇室带给她尊荣和富贵,公主只需要在宫廷里吃香喝辣。就必需分担皇室的风险和危机,必要时还得作为一个政治筹码,去交换边界的安定,笼络宠臣的忠心。

天生活泼,高阳公主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运。老爹唐太宗的第十七女。毫无保管地绽放着自己的热烈性格,众女儿中最得唐太宗宠爱。高阳就像鲜花一般骄傲。

嫁的家世,但是高阳公主还是被许配给丞相房玄龄之次子房遗爱。嫁人嫁的不是人。房玄龄是凌烟阁上的大功臣,唐太宗把高阳公主嫁给他儿子是出于对高阳的抬爱。

外面给他看门。投桃报李,可笑的驸马房遗爱居然像尽忠的良犬。公主特别送给房遗爱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史上,太后、皇后与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则天、胡太后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过是女王们性奴,人品卑鄙,有污清门。

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学问僧,可辩机不是辩机是玄奘的高足。翻译了大唐西域记》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

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万载。当然,作为一个大德。才气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价值和份量。这足以说明年轻的高阳绝非贪图情欲,而是真心倾慕。

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再见到高阳了但是躲藏着高阳赠送的玉枕,就这样过了八九年了自我情感中四处逃避的辩机被选去译经。被小偷偷了进去,与高阳的私情也就大白于天下。

立刻下诏,唐太宗大怒。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高贵的辩机,就在市井小儿幸灾乐祸的围观中,迎接了最污浊和最惨烈的生命终结方式。

虽然,李世民帝王心术玩的熟练,但是最后还是“打了一辈子雁,被雁啄了眼睛”。据史书记载: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卧病,对太子李治说:“英国公李勣这人很忠义,但你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恐怕日后他无法尽心辅佐你。我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我死后,你应当授给他仆射的官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不久,唐太宗果然将李勣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都督。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根据唐太宗的遗命恢复了他的职位,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

名人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赐萧瑀》原文翻译及赏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

⑴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⑵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⑶板荡:动乱之世。

⑷勇夫:有胆量的人。⑸智者:有见识的人。

【作品鉴赏】

《赐萧瑀》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

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赐萧瑀》诗意浅显,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名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张剑:全诗简劲精辟,境界宏大。前两句描写看似寻常,却是从长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中提炼出的宝贵人生经验,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格言;后两句议论高远,显示出推仁天下的雄伟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