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杀害自己全家的冷血杀手:洛厄尔·李·安德鲁斯

洛厄尔·李·安德鲁斯(Lowell Lee Andrews),美国最残忍的杀人魔之一。

1958年11月28日,安德鲁斯将自己一家人枪杀,爸爸身中17枪,妈妈身中6枪,女儿被一枪爆头,现场惨不忍睹。而他杀害至亲的理由仅仅是为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也是为了圆他自己的“杀手梦”。

洛厄尔·李·安德鲁斯1940年9月21日出生,父亲老安德鲁斯是一个农场主,虽然银行里存款只有1800美金,但是他有一片广袤的土地,其价值将近20万美金。

母亲奥帕尔是个全职太太,为人和气,对子女关爱有加。洛厄尔还有个叫珍妮的姐姐,正在俄克拉荷马州上大学。一家人很少吵架,家庭气氛也挺和睦的。

洛厄尔16岁就考入了堪萨斯大学,主修生物学。在教授眼里洛厄尔是个成绩很好,很聪明的孩子,不管什么东西讲一遍他基本上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同学眼里洛厄尔是个害羞内向的人,虽说不善交际,但一旦相处起来就会发现他是个很温和很好相处的人。洛厄尔还是学校乐队里的巴松管手,全面发展的他在某篇报道中被称为“全沃尔科特最好的男孩”。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洛厄尔的内心其实非常反感自己的“优等生”形象,他形容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戴着眼镜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还是个又丑又肥的恶心处男”。

洛厄尔真正想做的是杀手,视人命如蝼蚁的职业杀手,半夜在废弃的大楼顶上点上一根烟,伴着月光孤傲冷血。

洛厄尔想到的方法就是杀害他的家人,既可以圆“杀手梦”,又可以继承一笔不小的遗产,何乐而不为?

一开始洛厄尔准备在咖啡壶里下毒,毒死他的家人,把他们的尸体放床上,然后一把火烧了房子,让整个事件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意外,而他只是“侥幸”躲过一劫而已。

但是他转念一想,这个计划的破绽实在太多,

想来想去洛厄尔决定放弃这个计划,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又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这个计划简单易执行,只需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1958年11月28日,感恩节假期,在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洛厄尔上楼看书,父母和姐姐珍妮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最后一章后洛厄尔刮了胡子,换上一套干净整洁的西装,正式得就像去参加舞会一样。然后,他拿出来事先准备好的步枪和左轮手枪下了楼。

洛厄尔来到客厅,客厅当时没开照明灯看不见人,洛厄尔把灯打开,姐姐珍妮转过头来,珍妮看到弟弟这身打扮觉得很有意思,刚想开口就被洛厄尔用左轮手枪爆了头,这一枪正中眉心,珍妮立马就没气了。

父母听到枪声也转过头来,洛厄尔对着父亲开了两枪,又对着母亲开了三枪,但都没有打在要害上。

母亲中弹后颤巍巍的向洛厄尔走去,她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洛厄尔毫无罪恶感,对着母亲又开了三枪,彻底杀死了母亲。

父亲见势赶紧往厨房里爬,洛厄尔一边跟着一边开枪,直到父亲倒在血泊之中,此时他已经往父亲身上打了17枪。

杀完人洛厄尔要布置现场了,他把房子里的柜子全部打开,把里面的东西胡乱的丢在地上,然后又把房间的窗户打开,撤掉纱窗,这样整个现场看起来就像是入室抢劫一样,杀人的罪行自然就可以甩给那个压根不存在的歹徒了。

随后洛厄尔离开了现场,他开着父亲的车,用了50分钟来到劳伦斯小镇,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伪造不在场证明,伪造方法就是回到学校宿舍和管理员聊天,谎称自己是来拿打字机的,并说由于天气太糟糕,从沃尔科特到劳伦斯花了他整整两个小时。

离开学校后洛厄尔去了趟电影院,看了由帕特·布恩主演的电影《狂欢节》,期间他主动和领座以及卖爆米花的小贩聊天,这种事发生在害羞内向的洛厄尔身上还是很罕见的。

电影结束后洛厄尔原路返回,路过大桥时洛厄尔停了下来,他拆掉了枪,把零件全丢进了堪萨斯河。

回到家里,宠物狗在家门前等着洛厄尔,它不停的叫,洛厄尔知道它这是肚子饿了,想吃点东西。于是洛厄尔走进房子,跨过父亲的尸体,在厨房里给狗准备了狗粮。就在狗吃东西的时候,洛厄尔拿起了电话,对着电话那头的警察说:“你好,我叫洛厄尔·李·安德鲁斯,我想报告一起入室抢劫案……”

警察查看了现场,看起来确实像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但是有一点让警察很疑惑,为什么洛厄尔的情绪可以那么平静?

遇害的是他的至亲,就算平时关系不好也不至于这么冷酷吧,更何况这一家人感情不错。警察觉得洛厄尔有所隐瞒,就将安德鲁斯一家的牧师叫来和洛厄尔对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开导,洛厄尔最终向警方坦白了一切。

洛厄尔最终因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尽管他上诉了,但是最高法院坚持了原判。

1962年11月30日,洛厄尔被执行了绞刑,行刑前洛厄尔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后来杜鲁门出版了小说《冷血》,书中洛厄尔的事迹也占了一些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