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之战,为何曹操只给了张辽七千多守军?有四大原因

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张辽几乎活捉孙权一战成名,这场战役的胜利给张辽带来了相当多的好处,他战后升职,日后位居五子良将第一人和跻身武庙七十二将都和这次大战有莫大关系。虽然逍遥津之战战果很辉煌,可是比较少为人所知的是,当时张辽的合肥守军只有区区七千多人,“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问题是合肥如此重要一个地方,曹操为何只给张辽七千多人?结合当时的形势来看,主要有四大原因,我们分析下。

第一,曹操当时在忙着打汉中张鲁。215年3月曹操率军十万进攻汉中张鲁,11月张鲁才投降;孙权率军十万攻打合肥是在8月,当时正是攻打张鲁的关键时刻,曹操根本没办法抽调兵力来支持合肥。

第二,曹操对形势估计不足,或者说是误判了刘备的决心,没能料到孙刘双方能那么快达成妥协。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占据了整个南阳郡,刘备占据了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孙权白忙活只是占据了江夏郡一部分以及从曹操手中夺得的南郡南部(南郡北部还在曹操手中),也就是说一场赤壁大战,孙权出力最多得到的却是最少,所以孙权很不满意,孙刘双方为荆州归顺问题吵得很凶,甚至不惜兵戎相见:215年夏,孙权命吕蒙带兵二万攻取长沙等三郡,又使鲁肃率兵万人驻屯益阳,自己亲自到陆口督战,刘备也不示弱亲自赶到公安,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曹操进攻东川(汉中)张鲁而且战事顺利拿下了阳平关,刘备怕曹操拿下汉中之后会顺势进入西川,生恐益州有失,于是迅速调整战略主动和孙权讲和,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南郡(南部)、武陵、零陵三郡归刘备,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孙权并以此换得孙权进攻合肥以缓解益州压力。也许曹操以为孙刘双方为了荆州归属会大打出手,孙权会被荆州分心根本无力合肥方向,在自己拿下汉中之前合肥不会有大的战役打响,所以曹操才会只安排了区区七千多人给张辽。只能说曹操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没想到刘备这么果敢壮士断腕主动求和,换取孙权率大军进攻合肥。

第三,和合肥地形有关,合肥易守难攻:北面是曹操控制下的淮河,偏南方和西面以及东面被大别山和丘陵所挡,不利于行军,孙权只能从正南方的巢湖方向进攻,张辽等人守合肥无后顾之忧只要守住南面就行了;其次合肥在前扬州刺史刘馥手上修建得非常牢固,209年第一次合肥之战时孙权无奈退兵也和合肥城池牢固不无关系,所以曹操认为即使有战事七千多人也能支撑很长时间,事实上这一次孙权退兵同样和无法攻克合肥有很大关系。

第四,曹操虽然只给了张辽七千多士卒,但是人员配备却是非常强悍也很合理,不仅有张辽,还有乐进和李典,这三人随便拿一人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有三人通力配合即使孙权大军前来也不怕,事实证明曹操识人的眼光还是相当厉害的,虽然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有旧怨,平时磕磕碰碰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放下私怨鼎力合作,正是在三人通力配合之下才创造了以七千余人击退孙权十万大军的奇迹,同时也成就了张辽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