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朝,只要不会掉脑袋的创新,都值得做!

在大清朝,只要不会掉脑袋的创新,都值得做!大家都在说清朝的那些事,不过都是以皇帝为主,皇帝家的故事,感情也好趣闻也好,很多都被大家称道,毕竟听听这些有趣的事还是挺好玩的。

不过其实在清朝,中国的很多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很多好的文化也在那个时候发展到了最好的时候。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戏曲。在古代唱戏的人都有自己的班子,班子不仅是光有班主啊,得有台柱子不是。这台柱子还得是真的人才,这样才能唱红。

不过这些想当然的事,在古代可不是那么容易。毕竟在古代可不像是现在一样觉得戏曲有多高尚,多可贵。对古代人来说戏子是最下贱的,没人看得起。所以能坚持做这件事的都得经历很多,且不说赚不赚钱,坚持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觉得还是该被敬佩的,毕竟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下能做到这些是很难能可贵的。毕竟都是自身的本事,不是什么拿不出手的。

把戏曲弄到那么高的位置的人是李渔,他可不是什么唱戏的人,唱戏的还得是女孩,声音多好听。不过会唱歌的人多了去了,唱什么?瞎唱谁听啊,是歌曲就得词句,不能干哼哼曲子。可是一般的曲子都被唱过了,能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李渔的班子能火起来,这原因就多了。首先就得说说唱歌的人,是姓王和姓乔的两位姑娘,她们的声音把昆曲弄得比平时好听了好几倍。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歌曲好听。那么这些歌曲究竟是谁创作出来的呢?就是李渔。他的歌曲好听在哪呢,怎么那么多人喜欢?

每个人都喜欢与众不同的东西,李渔写的东西就是和其他人的创作不一样。敢于打破常规的东西都是创新,创新的东西要是有人喜欢就能流行。不过要是大家都不喜欢就会从此没落。这也是定数,就算是现在很多创新也没能流行起来。不过创新就是被需要的,没有李渔的话昆曲就不会发展的那么快。不过任何的创新创作都得有能把它灵魂展现出来的人,所以说没有李渔不行,没有两个声音好听的女子去唱的话昆曲也不能让那么多人知道。

随着两位女子的去世,这个李渔的戏班也就结束了。其实我觉得敢于创新的就是英雄,英雄的特点就是敢做。现在也是敢做第一人的通常都很厉害。在现代也好第一人是很厉害的,其实失败也就失败了,也不会掉脑袋,死不了的事都不是大事。既然没什么特别大的损失那为什么不做呢?我最敬佩的就是敢于在古代那个陈腐的条件下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那一类人,因为那个特定的,大家都不敢瞎去做什么的年代,敢去做的人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出人意料的决心。能具备这些的人其实就是想不成功都难得。现在的很多特色还是应该好好得到传承的,不然不是对不起古代人费那么大劲的努力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