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共度了30年的夫妻生活,无论在戎马倥惚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治理国家的宫廷生活中,两人始终互相尊重、彼此支持。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

马皇后,名秀英,安徽宿州人,为元末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的义女。朱元璋25岁那年投奔义军郭子兴军中充当歩卒,后来调到郭府当差。郭子兴见他豁达大度、才能出众,十分器重,引为心腹,并把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马秀英知书达礼、聪明果敢、性格倔强。当时的女人从小就得裹脚,偏偏马秀英执意不肯,结果,她就成了有名的“马大脚”。

朱元璋与马秀英成婚后,因为马秀英非常忠诚和贤惠,所以对她十分敬重。据说,朱元璋曾遭郭子兴猜忌被禁闭并断其饮食之时,马秀英偷着将滚热的烙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把胸脯都烫红了。行军作战时,她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拿出准备好的干粮让朱元璋吃饱。她还统领将士的妻妾们搞好后勤工作,随军慰劳军卒。特别是在一次战斗中,马秀英竟扮成村姑,不顾死活地将受伤的朱元璋背出重围,救了丈夫一命。

朱元璋称帝后专宠马皇后,是出于对她的尊重。他们原本是在患难中结合,又在富贵中相互支持,情深意笃。马皇后在15年的宫廷生活中,始终严于律己,并设法使朱元璋少犯大错,对巩固明朝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朱元璋为使朱氏王朝能够长治久安,对前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后宫管理方面,她坚决反对后妃干预朝政,把戒谕后妃之词高悬宫中,严令一一照办。马皇后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朱元璋为了表示对她的感激,曾主动提出录访她的族人以加官赐爵,均被马皇后谢绝了。在她的影响下,洪武年间,朝廷从不滥封公爵,位列三公者都是开国功臣。朱元璋对擅权枉法、图谋不轨的臣子非常痛恨,常施以酷刑,乃至诛杀,甚至祸灭九族,难免会殃及无辜。马皇后见无人敢冒死劝谏,遂想方设法委婉进谏,使朱元璋得以接受。在她的努力下,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吴兴富豪沈秀、太子的老师宋濂都因为她从中斡旋,免遭杀身之祸。一次有人密告和州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欲杀其父,朱元璋不问真假,即下令杀其子。亏得马皇后劝他先调查再处理,从而避免了一场冤狱。

尽管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但朱元璋还是忌恨别人说马皇后脚大。据说,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朱元璋微服出行,市上有花灯,绘有灯谜。其中有一幅画叫别人猜谜,画为一妇女怀抱着一个西瓜,安坐在马上,马蹄很大。朱元璋立马回宫吩咐军士调查,看看哪些人曾去围观,这幅画出自什么人的手笔,统统记下来。对于没有参与嬉笑的住户,都一律在他们家门口贴一个“福”字。过了两天,军士便据此到没有“福”的百姓家中捉人。当被捉人被朱元璋要杖死时,有官替其求情。朱元璋怒道:“妇女怀里抱西瓜是指淮西的妇女,马皇后即是淮西人,而马的蹄子大,即指的是皇后脚大。”于是凡参与此事的人都被杖击而死。从此以后,每逢农历除夕,各地住户便在门上贴一个“福”字,以示“安分守己”。于是也有了,马皇后脚有多么多么大的传说了。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危,群臣请祷祀,求良医诊治,马皇后自知难以痊愈,怕朱元璋杀了良医,坚决不肯。她对朱元璋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祈祷祭神有什么益处呢?且医生只能治病,不能治命,得了死症的人,良医也无力救活,假使服药无效,岂不是因为我的缘故而使医生蒙受‘无能’或‘不尽职’之罪吗?”她临终嘱咐朱元璋:“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盍然而逝。朱元璋放声大哭,文武百官无不垂泪,连边陲龙州(今四川江邮)百粤也上表吊唁。有宫人怀念她,作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马皇后临死的这番话并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其思想的真正体现。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生在乱世,颇具胆识,在艰难逆境中,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在大富大贵时,不奢不骄,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曾改变勤俭本色,并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影响皇帝朱元璋,做出极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