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只要能搏你一笑,便是舍了这天下又何妨

褒姒一笑而周失天下

这应该是历史上最贵的一个笑容吧,真正的一笑倾国,倾世红颜、祸国殃民,或许也是许多女子所羡慕的吧,谁不想有那般风华绝代的姿容、谁不想有那爱美人不爱江山舍了天下博一笑的夫君。

《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史记》:“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褒姒何许人也?

褒姒,姒其实是她的姓,因为她是是褒国(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人,故称为褒姒。

妖孽传说,相传在夏朝末期之时,两条神龙降临在夏王的庭院中,自称为“裹国”以前的两位君主,夏王不知所措就让占卜师占卜,得知杀之不祥、放之不祥、留之也不祥,只有留下神龙的涎液(精液)才算是上策,就请求神龙留下涎液,神灵留下涎液后,夏朝王就将之存放在了一个匣子里面。就这样从夏传到商,从商又传到周,直到周厉王之时将匣子打开,但是打开之后涎液就流得宫中都是而且还去除不掉,周厉王就命宫女赤身对唾液大声呼喊,涎液便变成一只黑蜥蜴流窜,被宫中一个年仅七岁的侍女碰到了,到了周宣王时,这个侍女成年后没有丈夫便怀孕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将那个孩子丢弃在了荒郊野外,刚好被一个逃难的夫妇救起来,带到了褒国。

绝美却不爱笑的王后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于是献出大美女褒姒乞求投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喜爱非常,宠冠周王宫,第二年,褒姒生子伯服(亦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在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

褒姒并不爱笑,入宫后就几乎没笑过,本身就过不惯宫中生活,又心中忧恨养父被太子宜臼所杀,郁郁寡欢、冷冷冰冰的,偶尔露出的笑容,更加的艳丽迷人、倾国倾城。

但博一笑,烽火戏诸侯

如此美人,不笑多可惜。周幽王想尽各种办法逗褒姒笑,譬如开音乐会、撕绸缎的脆响、甚至爬在地上学狗汪汪叫,只是徒劳无功,褒姒还是郁郁寡欢,冷冷的不笑。于是,周幽王颁旨重赏天下:谁能博得王后一笑,升官进爵,赐赏千金。有个名叫虢石父的佞臣献计点燃骊山烽火,出其不意使娘娘动容。周幽王听了大喜,立即准奏传令执行,周幽王偕褒姒登上华清宫,专门来观赏这场胜景。笑了,真的笑了,看着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赶来救驾,却找不到入侵之敌,转来转去,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嘘,周幽王宣布这是为了王后开心,平安无事,只得又退兵回去,一队队的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这时惊艳绝伦的笑容绽放了,周幽王觉得值了。

倾国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周幽王再次燃起烽火,只是这次诸侯不再出兵救援了,最终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褒姒也下落不明,西周至此灭亡。

周幽王爱美人不爱江山,这是爱情,天下如何、苍生如何,不管了,我只要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