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李善长为什么敢造反?

高程马甲


胡惟庸不过朱元璋扶植起来弱化刘伯温棋子,作用达到自然该去死。

李善长不过某事不周看客,最后时刻选择失误丢掉自己性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朱元璋杀胡李,意在废除丞相制度

以上就是我对这二个人最终结局总结,他们二人造反与否,不再他们做过什么,而在朱元璋想做什么,朱元璋最终目的不是胡惟庸,不是李善长,而是丞相制度,是加强自己权力,进一步中央集权,仅此而已。

这件事要从刘伯温胡惟庸丞相之争说起

这场争斗,最终胜利者是谁,胡惟庸。那么胡惟庸比刘伯温强吗,在我看来绝对不可能,那么胡惟庸怎么胜利的?这就是胡惟庸没弄明白的地方,也是他丢性命的关键。

胡惟庸并不明白自己为何胜利。其实根本原因不过是,胡惟庸在争斗之中站在朱元璋这一边而已。作为上位者的朱元璋,对手下两大集团斗争是很清楚的,而他之所以没出来调解,无非是因为,坐山观虎斗是最符合他利益。无论谁输谁赢,他都是胜利者。

无论胡惟庸胜利还是刘伯温胜利,只要保证朱元璋地位就行。

因为胡惟庸,和刘伯温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一群利益集团在后面,刘伯温代表的是传统士大夫阶层和地主知识分子阶层,胡惟庸代表的是朱元璋起家的将领利益(淮西集团)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很强,相反,正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更小,而刘伯温背后势力力量更大而已。

也正因此,朱元璋才让胡惟庸成胜利者,而愚蠢或者说小聪明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

他在彻底打垮最大对手刘伯温之后,变得越发猖狂,不仅贪污受贿,还排除异己,甚至敢挑战朱元璋,干出截留奏章,任命官员升降,处决犯人,等不该他做决定的事情。


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我们肯定会想,朱元璋为何如此,在我看来,朱元璋是故意放纵他如此的。

朱元璋何许人也,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一个在血火中奋战出来的人,一个当时最杰出的人才。

他所有的隐忍和放纵都在完成一个阴谋。

阴谋是什么,在不同事件中会有不同解释,在这次胡惟庸事件中,我觉得用“欲擒故纵”,“捧杀”比较合适,俗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让他彻底疯狂,如何才能彻底毁灭。他越疯狂,越证明朱元璋做的选择越对。

那么他的阴谋到底针对谁,需要如此委屈自己,不过因为这个对手很强大,这个对手,他不是一群人,不是一个利益集团,而是丞相制度。

自朱元璋当皇帝后,就看丞相制度很不爽,天下是我打下了的,你凭什么过来分权,岂有此理! 可是贸然废除,又不可取,民意不可取,官意也不可取,无论大臣百姓都认为丞相必不可少。要废除,必须有充分理由,而胡惟庸这样无德之人,担任丞相,任意妄为正好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借口。

于是他就无所作为,只是用阴暗的眼睛👀,注视胡惟庸,等待时机。

胡惟庸不聪明,但也不蠢,他是小人,可是不笨,随自己行为越来越出格,他也越来越害怕,因为他深知自己主子,朱元璋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从不妥协的强人。

于是他开动脑经,在长时间思考后,想出一个妙计,那就是拉人下水,营造势力,古话有云,法不责众吗,我弄几万人在我身后,全部是国家精英,你总不能一网打尽吧?

他不仅想,也是如此做(知行合一)

手段很简单,不停找合适的对象,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然后封官许愿。不停的做感情投资,培养兄弟之情,于是他和自己合作者们,都成了好兄弟,然后当然就是结盟发誓,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吗。这胡惟庸摇身一变,就成了淮西将领的领袖人物。

被他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等一批重臣。

于是一时之间,朝中都是胡惟庸眼线。

可是胡惟庸还是害怕啊,他觉得这些人分量都不够,老朱要杀他们不会下不了手,不行不行,必须找个重量级保护伞。于是他就盯上了李善长。

李善长是谁,说他是开明第一功臣也许算不上,但是功劳前三一定有他,再加上德高望重,还有那传说中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铁券,和他混一起绝不会错,能保命。

可免死铁券,不过看着牛逼,该杀还不是杀,原因简单,皇帝给的解释权归皇帝,就像现在很多小广告,都会备注一条(最终解释权归本司所有)

我们是很难想象皇帝下决心杀掉某人,会为自己开出的口头支票而改变主意,那他就不是皇帝。就算他认账,不杀你,也可以把你关起来,先打你个半死,然后在监狱弄点事情,你说你是死还是活?

在我看来,胡惟庸李善长看重这废铁,无非证明他们极端幼稚。

胡惟庸不断接近李善长,不断讨好李善长,并进一步暴露自己企图,李善长可没有理睬他,不是因为他很聪明,而是因为他很害怕。作为跟随朱元璋最早一批人,李善长可是亲眼看过朱元璋手段,无数人败在他手下,让他了解朱元璋的可怕,和朱元璋作对这是不自量力。

再加上他也看不上胡惟庸,当然坚定的拒绝胡惟庸要求。

可是胡惟庸也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他发现李善长不吃,套交情,吃吃喝喝那套,就开始换思路,亲戚路线是他下一招,李善长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儿女亲家,于是胡惟庸先吧李存义拉下水,成自己人,在不断对李存义洗脑,让他劝说李善长。李善长在坚守原则,话听多了也会改变态度,于是说出这样一句话。

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如此态度,算是默认吧?组团成功,胡惟庸终于放心了。

他在心里对朱元璋默念,朱八八啊朱八八,现场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能把我怎么样,自以为性命无忧之后的他开始野心膨胀。

小样,你一个和尚可以做皇帝,为啥我不能!

于是他的所作所为,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

可朱元璋不是一般人,他是皇帝,还是千古以来数得上号,最有决断力皇帝。

看着肆无忌惮的胡惟庸,看着密探报号的胡惟庸反常举动,还有各个官员反常举动,只说了一句话就将所有威胁一并解除。

“党羽甚多,那就都杀掉吧”

朱元璋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特质在这件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冷眼旁观胡惟庸一举一动,不过是看他能玩什么花样,他看着胡惟庸积极应对自己,培植势力,不过也是要将反对派一网打尽而已。隐忍还有决绝才是他的标签。

决战日子来临,起因不过一小事。

一次出游,胡惟庸儿子坠马,死于路过车轮下,跋扈惯了的胡惟庸,不经审判就杀了马车夫。这事传到朱元璋那,正是好机会,于是他就命令胡惟庸解释情况,胡惟庸一见朱元璋,忙不迭诉苦,说自己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元璋态度奇怪,什么也不说,就看着他,最后来一句,“杀人偿命”

这句话让胡惟庸惊呆了,他拼命压抑自己的恐惧,可是无济于事,他拼命想着谁可以救他,可是无济于事,这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其实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算。

他也才明白,为什么李善长不愿意和朱元璋为敌,不是他没有野心,而是因为畏惧。

从这刻开始胡惟庸明白,他快死了。

这件事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有史料记载啦

胡惟庸准备谋反,被揭发,揭发着是谁,我认为是假意投靠胡惟庸的朱元璋暗线,揭发了总要查,于是朱元璋开始自己动手解决胡惟庸。

这一解决就牵扯极广。

胡惟庸为自保,找那么多人给自己站台,刀已经架在胡惟庸脖子上,何时砍下只是时间问题 ,他并没有等太久,有个叫涂节的胡惟庸死党,眼见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阴谋上报皇帝,并将一大串人一起告发了。

朱元璋等的就是这刻,决然处死胡惟庸,并批捕陈宁和胡党中所有重要成员,这还不算完,他还杀胡惟庸三族。并且下令深入调查此事,有牵连的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于是胡惟庸案拉开序幕。

本着查证太麻烦原则,在杀一个不多杀一群也不多办事思路指导下,刑讯逼供开始,喝茶那是没有的,喝酒别想,先来顿鞭子再说,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家伙,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反正也是办公事,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就询问同党,读书人精贵,又不讲义气,仗义每多屠狗累,负心皆是读书人,是有道理的,他们可谓是一打就招,还喜欢瞎说。

于是为了免打,就开始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自己认识的,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做过情人的,抢过老婆的,反正只要是个人就说。

眼看战果不断扩大,审案子也兴奋,人越多功劳越大,就越发干劲十足。

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起,连查好几年,被杀者近3万人。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团队就这么被摧毁,还拉上李善长垫背,事实证明,上位者朱元璋要消灭他十分容易,就如捏死蚂蚁。 胡惟庸不过跳梁小丑,最大成就就是,近3万多人给他陪葬。

胡惟庸死了,并且牵连如此之广,事件反应如此恶劣,在加上他在任丞相之时恶行,让朱元璋找到理由废除他真正的眼中钉丞相制度。

这个结果才是朱元璋真正需要的,龙椅上的他,看着下面大臣们,看着他们心中的恐惧。满意的笑了,皇权再一次集中并且没有任何分散。

标注:参考当年明月综合考虑而成


阿斗不傻


《明史》记载,自刘伯温不明不白死去后,胡惟庸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他大权独揽,朝中生杀陟黜之事,他不待上奏,就自行决断。对于各地送来的奏章,他都敢先行拆阅,凡有不利于自己的奏报,他就将之藏匿起来不往上呈。朝中的势利之徒,纷纷趋附于他的门下,一时间,胡府里珍宝金帛,堆积如山。

耿直的魏国公徐达看胡惟庸不顺眼,就到朱元璋那儿秘密参了他一本,说胡惟庸乃奸佞之辈,肆意贪赃枉法,应该加以革除。朱元璋不信徐达的话,反而将此事故意透露给胡惟庸,胡由此深恨徐达。一次,胡惟庸偷偷买通徐达府里的守门人,让他诬告徐达图谋不轨,不料弄巧成拙,阴计外泄,被徐达知道了, 胡反遭朱元璋的猜疑,于是他每日上朝都提心吊胆,害怕遭遇不测之祸。过了几天,啥事也没发生,他才逐渐放下心来。

胡惟庸收敛了一阵子,之后又觉得必须找个靠得住的后台,于是就瞄上了李善长。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武将功勋最著者,当属徐达、常遇春,文臣论功一、二当推李善长、刘伯温。李善长虽然已经不当丞相了,但朱元璋仍很器重他,经常请他出入宫廷,向他讨教问策。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姻亲。他借此关系逐渐和太师李善长交厚,有了李善长这一靠山,他又开始弄权贪贿,无所顾忌起来。

恰在此时,传闻胡家定远祖屋的井中忽然长出几支竹笋,钻出水面数尺;他家的祖坟上,一到夜间就有红光照耀天际,数里外都能看见。一班趋炎附势之辈都争夸祥瑞,胡惟庸听后觉得是吉兆,于是愈发得意,野心勃发,不可一世。

不久,德庆侯廖永忠、平遥训导叶伯巨、安吉候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人相继被朱元璋贬斥或诛杀。汪广洋第二次被罢相后,遭流放云南,不久便被赐死。朝廷文武官员动辄得咎,使得庙堂上人人自危,其心惶惶,深怕祸及自己。尤其是汪广洋被赐死,更使胡惟庸感到震怖,他觉得朱元璋迟早要惩治自己,于是渐生反叛之心。继而,朱元璋又追究起刘伯温的真正死因来。胡惟庸顿感不妙,预感到自己奸谋行将败露,即将大祸临头。他暗自思忖:“皇上对功臣勋戚都随意处置,更何况对我,恐怕很难逃过此劫。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先发制人,或许可以侥幸成功。否则,就只能坐以待毙了”。于是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起策划谋反之事。

首先,他把一批遭到朱元璋惩治而心怀不满的官员争取过来,结成党羽。然后又托亲家李存义到其兄李善长那儿去探听口风。李善长知道这是牵连九族的凶事,起初坚决不应允,经李存义再三声明厉害关系,加之他又亲眼目睹了朱元璋替子孙“削棘”时的血腥手段,最后还是默许了。

见李善长改变态度,胡惟庸有了底气,加紧了举兵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暗中召集了许多亡命之徒,又偷偷招募了一批勇士结为心腹,并把明朝在各地的兵力部署了解的清清楚楚,再派锦衣卫指挥使林贤赴东南沿海招纳倭军(日本海寇),引为外援,还结交了一批掌握兵权的将领,约好一旦事发,就起兵响应。同时,他还秘密结好日本国派来的使节,准备一旦事败后就携带金银细软退往岛国。

洪武十三年( 1380年)正月初六,胡惟庸感觉一切布置妥当,于是谎称在其府中的水井中突然涌出甜酒,奏请太祖御驾临幸品赏。元璋不疑有诈,欣然决定前往。当车驾刚出西华门,一位叫云奇的内使突然冲出来挡驾,但因气喘吁吁竟一时词不达意。元璋以为不敬,勃然大怒,令卫士予以重击。云奇被打的两臂折断,气息奄奄,却仍强忍痛楚,以手指胡府方向。

元璋终于猛省,急忙登上城楼眺望,果然见胡府内人头攒动,隐隐有刀兵之气,端的是杀气腾腾。太祖大惊,一面向云奇道歉,许诺重加褒奖,一面令人搀扶他去治伤;然后他急调御林军团团围住胡府,将胡惟庸以及埋伏在帷幕、夹墙后的甲兵、死士全部捉拿归案,遂一举平叛。

因人赃俱获,胡惟庸无法抵赖,只得承认谋反。胡惟庸被凌迟处死,并被诛灭三族。其党羽陈宁、涂节、林贤等皆被处死,均祸及亲族。朱元璋并未善罢甘休,他派出官吏,顺藤摸瓜,四处株连,把胡惟庸案的新账老账一次算清,由擅权枉法到私通日本、蒙古,再到串通李善长、陆仲亨等人阴欲谋反,由此牵连到胡惟庸的亲族、老乡、门生、故旧、同僚以及其他关系的人均被连坐诛杀,先后有多达3万人因胡案而遇害 。就连被他誉为“勋臣第一”的韩国公、年已76岁的李善长也被处死,并祸灭满门。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这个问题分析起来还是有点复杂的,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争议也比较大。

如果说一场不平凡的争论,注定要由一个天才出面摆平的话,那么元末那个乱成麻团的社会,就必须由朱元璋把它理顺。闲言少叙,我们书归正传。



第1 反驳朱元璋性格缺陷论

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朱元璋性格缺陷的帖子,说其自卑,弑杀,多疑之类的。

那么,敢问你们,一个自卑之人如何能从乱世之中的最底层爬到万万人之上的?

如果说刘邦好歹还算的上是基层干部出身的话,那么朱元璋就完全称得上是真正的布衣天子了。

在刀口舔血的环境之下,你认为一个出身低微,又自卑,多疑之人能够服众么?

我认为我们的朱皇帝非但没有什么所谓的性格缺陷,而且还是一个智力爆表,勇敢果断之人,尤其是他的大局观可谓前无古人。看看我们朱皇帝取天下的战略方针,那是一部堪称教科书般的存在。

第2 关键词“大局观”。

如果你通透明史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朱皇帝大局观之强,强如一个博弈的高手一样,不落子则已,落子必看七步。

其实关于明朝发展的战略方针早在朱皇帝屁股坐上龙椅的那一刻起,就了然于心中了。

总结起来十五个字:

相互制衡,稳定过度。

铁血手腕,集君权。

从这个战略方针在朱皇帝心中定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刘伯温,蓝玉,徐达,胡惟庸,李善长…………等等一票人的悲剧命运。



第3 反驳蓝玉,胡惟庸洗白论

如果说朱元璋杀其他人是为了集君权的话,那么杀胡,蓝这两位大兄弟就属于公仇私愤一起报了。“胡蓝之案”受牵连者达4.5万之多,如果说仅仅是为了集权,根本没必要牵连如此之广。

那么这俩大兄弟被朱皇帝恨得咬牙切齿就只有两种可能:(1)胡蓝确有谋反之实(2)胡蓝可能无谋反之实,但确实有谋之意


反证法: 胡惟庸,李善长此等精明之人会不了解朱元璋么?毕竟前面那么多血淋淋的教训,傻子都看的出来朱皇帝想要干什么。

那么此二人如确实无其他想法的话,就必定夹紧尾巴,又怎么敢公然拉帮结派挑战朱皇帝的权威?

所以说李,胡二人确有反心是无疑的,而他俩没有的是他们朱领导的远见和雷霆手段。

且不论李善长,胡惟庸之辈。纵观朱元璋的一生,倒下他脚下的能人猛士数不胜数,这绝不是偶然,更不是什么性格缺陷。

无有大才,安能治国平天下?


Arsenic醉人


说胡惟庸、李善长造反我认为有些抬举他俩了,至少在朱元璋面前他们任何一个都不是老朱的对手就是把他俩绑一块也不行。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案发后朱元璋就废除丞相并立下规矩:“议立丞相者,斩!”这或许就是朱元璋让胡惟庸在自己眼皮底下蹦哒这么长时间的最终原因。胡以为他的所做所为朱元璋不知情,殊不知朱元璋正在阴影里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好像在看一出大戏,而这出戏什么时候谢幕取决于朱元璋而不是胡惟庸。

说朱元璋对胡惟庸的放纵是故意为之有以下几点说明:

一、朱元璋对权利有近乎疯狂的掌控欲,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别人干涉他一丁点权利任谁也不行。例如刘基因为太聪明被朱元璋视为威胁,其实刘基对朱元璋有个毛线威胁,全是老朱自己意淫的结果,但是没办法老大说月亮是四方形的小弟也不能说是圆的。

所以说潜在的危险朱元璋都不放过,就胡惟庸这明目张胆的折腾好几年朱元璋就是一点脾气也没有说明什么?四个字:欲擒故纵。


二、朱元璋一手创建了锦衣卫,锦衣卫在当时就是政府的特殊部门,拥有独立自主的行政权利,后来也因此被朱元璋废除了。锦衣卫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情报工作。他们监视一切皇帝关心的事情,上到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孔不入。

所以胡惟庸的所做所为朱元璋肯定早就从锦衣卫处得到消息只是他依然当观众,这也能说明朱元璋另有所图。

三、我们将胡惟庸案、郭恒案、空印案以及蓝玉案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以办案之名行屠杀之实。杀谁?杀权臣和功臣。这四大案办完以后丞相没了,权臣也没了。朱元璋为“子孙计”彻底扫除了一切障碍。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欢迎各位看官讨论。


一门土炮


胡惟庸与李善长是明朝初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中李善长更是朱元璋起兵的得力谋臣,可谓是功勋卓著,为朱元璋从最初的一个起义军的小头目成为建立大明帝国的皇帝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智囊作用,可以说是大明的建国元老!而胡惟庸是在朱元璋势力已经成行的时候,才借着淮西老乡的身份走上了大明的权利中枢!



可以说李善长与胡惟庸代表的是一类人的利益,那就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淮西勋贵,又被刘伯温称之为骄兵悍将,相对而言李善长与胡惟庸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即李善长虽然仍然在维护淮西勋贵的利益所得,这也源于他们一起创业的情分,同时他还极力的维系朱元璋的皇权,仍然存着一定的公心,这也是李善长最后能被朱元璋留下血脉的原因!而胡惟庸则完全是以维护和取悦淮西勋贵的利益,让自己成为淮西勋贵的利益代表,虽然能够在朝廷中拉拢众多亲信和党羽,然而最终还是走上了对抗朝廷和皇权的地步!



实际上胡惟庸和李善长都没有造反,甚至连买个骄奢淫逸而又战功呵呵的蓝玉也不曾造反,他们最终能被送上断头台完全是因为他们这个团体已经威胁到大明帝国的健康发展和后世之君的权威!



随着朱元璋的衰老,后世之君培养也是迫在眉睫的,太子朱彪生性柔弱,这些老谋深算和功勋卓著的骄兵悍将岂能是他若能驾驭的,不趁早除之再给太子培养几个可用之人还等什么!



尤其是太子朱彪的早逝,让朱元璋更是下定了决心,从这一点来看刘伯温始终是保持一个公心在对待朱元璋,虽然刘伯温在朝廷内部不受待见,官职也不是太高,但却始终是为大明的长治久安在思考问题,这一点就让朱元璋比较喜欢!



所以刘伯温即使告老还乡都一直是朱元璋比较依赖的智囊,而胡惟庸毒杀刘伯温才是他最终让朱元璋杀他的根本原因!所以他的死法有点带走羞辱性的!


嘟嘟超


胡惟庸是明初政治当中绕不开的一个人。一方面,他的政治能力出众,使他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这是其他庸碌的官员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胡惟庸这个人富有心计,他看到了前任纷纷被贬黜乃至于处决的悲惨境地,因此处处逢迎朱元璋,可朱元璋也不是傻子,他对胡反而倍加警惕。



更让朱感到不满的是,胡惟庸还与前任宰相李善长有姻亲关系。在古代政治当中,大臣之间交结姻亲是帝王最敏感的,因此朱对二人势力的扩张十分忧虑。

当胡察觉到朱的这种疑心后,胡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于是,他选择借邀请朱元璋来府内做客时机,埋伏刀斧手进行下克上的行动。



可是,朱的太监发现了府内的精兵,然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了朱元璋,朱本来就疑心重,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即派兵诛戮胡惟庸全家,并在之后又以相互勾结为名杀死了李善长和他的家属,朱因此不再设丞相,明代政治也开启了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时期。



该文论述漏洞甚多,如有感兴趣者,可继续阅读吴晗先生的两部著作《朱元璋传》与《胡惟庸党案考》。


寒江阁一道人


胡惟庸和李善长究竟有没有造反真的不好说,不过知识分子与农民阶层起家的朱元璋着眼点明显是不同的:一个是由宋代流传下来的立言立行思想,对君权明显没有那么重视,还停留在宋代重文轻武、礼重士大夫的层面;一个是饱经剥削,对统治阶层明显抱有强烈不信任的态度,虽然朱元璋自己站在统治的顶端,但我觉得他明显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个角色,不明白或者说不想明白宋代为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缘故(可能是因为宋代拥有那么多的文臣死忠可依然亡了的缘故,导致朱元璋对文臣明显没有太多好感)。所以朱元璋对于武将功臣相对宽松-水平高的杀了,水平一般的尚可一用;而对于文臣就严苛多了,一有事就株连,大事大株连,小事小株连。明代初期的思想哲学几乎空白,这种情形直到明中叶朱明皇室适应了皇帝的角色才有所改观,然而成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受教于明经硕儒之辈的大明皇帝们可能是骨子里的传承,虽然承认了士人阶层的重要性,但明显不配合的态度却贯穿始终。所谓物极必反,宋对士人的优待在多年之后发生截然相反的结局。各行各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某一时期内的政治优待可能在历史长河中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东滨之鸟


对于胡惟庸是否真的像造反,还是朱元璋给他安了一个造反的罪名。这一点还存在疑虑。要我说,无论胡惟庸是否真的想要造反,以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最后一刀。

胡惟庸之所以被朱元璋猜忌,主要在于:

一、胡惟庸官居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国家许多事情完全可以一言以决。也就是说许多事不需要通过朱元璋,胡惟庸以宰相的身份做决策,下命令就行。这对于控制欲很强的老朱来说,相当于让他退居二线啊,他怎么会高兴的。

二、胡惟庸为了让自己说的话有人听,大肆提拔淮西人士,四处拉拢朝廷官员,组成了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的松散的政治联盟。这个联盟的能量足以动摇皇帝的统治。试想,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忍受身边有这么一个政治联盟的存在。所以,老朱要对胡惟庸及其背后的联盟动手。


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件事尽信明史不如不信。当然,此事按明史所说已经演绎出诸多惟妙惟肖的版本,有的扣人心弦,有的丝丝入扣,让人很难怀疑他是不真实的,哪怕是一点不真实。

在大多数对此事的叙述中,胡惟庸被描述成一个玩弄权术的势利小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丑。但是你们应该明白,一个没有丞相之能的人是不会走上丞相之位的,何况还是在一代明君朱元璋当皇帝的时代,怎么可能让一个小丑折腾这么久呢?有人说这是朱元璋设的计,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何事需要阴谋诡计?皇帝都要玩阴谋,这是在褒扬朱元璋还是在损他?



还有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就是胡惟庸诈称自己府里出了祥瑞,邀朱元璋前去观赏,朱元璋竟然毫无防备的就去了!这怎么可能?朱元璋当时设立的锦衣卫遍布朝野,胡惟庸要杀朱元璋,在府内要安排刀斧手,这么大动静,锦衣卫不知道还是隐瞒不报?如果这么大动静都能瞒过锦衣卫,那简直是对锦衣卫的侮辱不是?


有人说胡惟庸不知道收敛,为相期间,串联结交淮西勋贵,贪赃枉法,甚至草菅人命,早就让朱元璋不满了,所以借谋反之罪杀之,以正纲纪。那么我告诉你,谁在胡惟庸那个位置上,都不会比他做的更好,权力这种东西是有它自身的特点的,就别说一国宰相,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只管两三人的小队长,都能跟打了鸡血一样,绞尽脑汁盘剥手下,尽显淫威。

历史江山如画,荡气回肠的,自然有他的写法,但事实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说不清,只能按照留下来这些史料,自我分析一下而已。

朱元璋原是一个为糊口而出家的小沙弥,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当了皇帝,并一统天下,实是古代罕有。以朱元璋的经验和认识,对于他来说,只有两件事是重要的,已是将这来之不易的皇位永久的传下去,二是照顾好百姓的生活,其他的都可以为之牺牲。


说白了,其实这两件事就是一件事。百姓稳,则皇朝安,其余造成皇位危机的人或事都好对付。收回相权就是其中之一,胡惟庸绝对有宰相之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以朱元璋的威望,胡惟庸是不敢也不能造反的,但是朱元璋要为大明千秋万代计,就不能不杀他,因为相权的权力朱元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绝不允许自己死后,自己一手创立的这个王朝因为这个原因易手在他人手上,绝不!

朱元璋奉行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做绝的理念,他终于拗不过心里的废相想法,手上举起了屠刀,胡惟庸,连着他勾结的淮西勋贵,朝廷大臣,一起吧,全杀掉!历史怎么写?历史永远是胜利者来写,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所以胡惟庸肯定谋反了,至于故事嘛,肯定选写个大家都看得过去的不就行了。

至于李善长,这个朱元璋的第一谋臣,有很多人觉得他冤枉,我看一点都不冤枉,不是说胡惟庸得到李善长的默许后才胆肥的吗?无论有没有这回事,至少你可以看出李善长的威望,在政治上的分量,就这,灭了他族都不亏他!



有人问,为啥要杀那么多功臣,不能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样吗?你们别忘了,朱元璋是啥出身,他由不得贵族依靠特权盘剥百姓,他心里一头是皇权,一头是百姓,对于官僚,从来都不会手软。


所以,要说胡惟庸,李善长谋反,我看他们没那胆量,要说此二人死的冤枉,倒也不冤枉,谁让他们赶上朱元璋这么个主子呢?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史书上冬眠的蛇


中国古代历来都有皇权与相权争夺权力的问题。明朝嘉靖初的“大礼议”就是典型,虽然最后是嘉靖皇帝的皇权赢了;张居正却也曾经将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万历皇帝一辈子都被相权压着,文官集体太牛,所以也就懒得上朝了。个人猜想,老朱内心最根本的想法其实是将相权收回来,他也确实这么做了,杀宰相,废相位,将皇权、相权二合一,集中到皇帝手里来,想想这样做世子孙就可免除掉一大内部敌人,自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可惜天不遂人愿,显然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大明亡于东林党争,也就是变相亡于相权强势。说实话,胡惟庸到底有没有造反真的很难说,感觉和刘瑾造反一样,杀了后随便栽赃无所谓,反正死人又不会辩解,史书又是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