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身体瘦弱,从军后武力值不断爆表,并创造从奴隶到皇帝的奇迹

中国众多的皇帝中,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皇帝刘知远似乎不怎么出名,而且一直被人们遗忘,但其实他可以被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武力值爆表的一位皇帝。他是武将出身,从军以后因军功积累一步步爬到高级军官的位置,最后又审时夺势建立国家。很少有人知道最初的他只是一个弱不经风被人欺负的人。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起来的呢?

刘知远不是汉族人,他的先祖从西域来到了中原地区,他自小身体瘦弱,也不喜欢舞枪弄棒,性格也不活泼。因为自小家里一贫如洗,就被迫入赘到一户李姓人家家里。但地位确实不高。照样干苦力干重活。有一天他放马时不小心踏坏了附近寺庙的庄稼。就被一帮恶僧人捆了起来,打的只留下一口气。通过这一次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人啊,不是牛马啊,要有尊严的活下去。于是他就去从军,到了军阀李嗣源军中当兵。

有一天李嗣源的军队和后梁军队打仗,李嗣源手下有名大将叫石敬塘,也就是历史上后晋的开国皇帝。两军混战中石敬塘的马鞍突然断裂,他从马上重重摔了下来。当时敌军看到了就冲过来,打算生擒石敬塘。就在危难时刻,恰巧旁边的士兵刘知远拼死护卫,还把自己的好马给了石敬塘。事后石敬塘非常感谢,就让刘知远在自己身边当了一名校卫。

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位置,杀的是死去活来,而石敬塘做为大将军也选择了支持其中一位公子,在一次夺位密谋时,新皇帝派来军队围住了他们,在关键的时刻,又是刘知远冲进来救了石敬塘。从这个阶段开始,刘知远自身的武力值开始爆表,开始为石敬塘立下了赫赫战功。直到公元936年,石敬塘建立后晋,但同时向契丹割地,还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契丹皇帝为义父。此时的石敬塘对刘知远也开始不放心。于是就派人监视他。君臣之间关系冷淡。后来就干脆找机会把刘知远发配到很远的地方当节度使。

刘知远在当地尽力经营自己的根据地,他轻摇薄赋,赢得了当地的民心。后来石敬塘死去,他的养子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不愿意向契丹称臣,就和契丹开战了。公元944年,刘知远两次大破契丹军。被封为太原王。于是继续受到石重贵的猜忌。这一下彻底把刘知远惹气了。于是后来再有有契丹的战斗,刘知远就避而不出。公元946年,后晋被契丹灭亡。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带兵南下中原,直到攻下洛阳

刘知远一面对契丹称臣,一方面打出复兴后晋的旗号。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国家,为了让更多人支持,国号依然是后晋。同时对于那些勇于抵抗契丹的人大大重赏。最终契丹抵挡不住各方面的不断攻击,加上刘知远亲领大军从正面攻击。耶律德光只好撤回北方。于是刘知远正式建立后汉。

按说他是个少数民族,根本就和刘姓汉朝没有一点关系,但为了争取民心,他就故意取国号为汉。至少老百姓心里认同。但可惜的是天妒英才,一年后刘知远却病死。刘知远死后后周建立,再到后来的北宋王朝建立。郭威,柴荣,赵匡胤都是武力值极其爆表的皇帝。但如果比较起来,刘知远可以说是底子最弱,但能有登基皇位的那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大概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纵观刘知远的一生,小时候瘦弱,年青时期开始从军,武力值一路爆表,并登基成为皇帝,可谓是创造了从奴隶到皇帝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