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数学不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让自己的数学突飞猛进?除了努力,还应该注意什么?

疾芪IdHW8788


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短时间内迅速实现数学成绩的突飞猛进,是很难的。虽然每一单元的知识点不同,但数学终究是一个系统性的学科,要实现整体成绩的进步并且稳定下来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而方法决定了这个时间的长短以及容易程度。

答主曾经在高一的时候数学考了53分(总分150),在高考的是文科数学126分。高一时拼了老命在学数学,学得非常吃力,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呀,但还是考得如此不如人意。但高考那一次,我却是以一种得心应手的姿态完成了那一场考试,没有高于预期也没有不尽人意。

从班级倒数到100分,我花了2年:努力听课、努力做笔记、努力刷题、努力提问……但那时的我眼中只有公式、概念和题目,是麻木的。为了保持100分以上的成绩,是吃力的。

从100到120,我花了1个月,就是高考前最后一个寒假。在那一个月里,我认真审视了往年的高考试卷和模拟题,我开始在找寻规律:题型分布、对应知识点、难度系数。

以2013年高考为例,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在题型分布上,如选择题第一题是集合、难度很低;填空第一题是数列;解答题为三角函数、概率和图形解析。在一定数量的分析基础之上,你会发现自己一看题目就知道出题者的意图,他要考的知识点是什么,你甚至能够猜到下一题会问什么。不要惊讶,量变引起质变,这是可以做到的。

在难度系数上,每一题型下的题目,或每一大题下的小题,都是越到后面越难。当我们的天赋或能力无法解决靠后的难题时,我们是否考虑换一种思路:会答的都答对,只要拿下80%的分数就可以达到120分.不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攻克难题上,将这些时间用来检查,确保属于我的分数都拿到。

什么是属于我的分数?比如最后一道大题,分为3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的分数可以轻松拿下,第二小问按照答题规范来,可以拿下一半的分数,最后一题在仔细审题的情况下,一时间没有思路,就可以直接放弃了,放弃这7分。

因此,提高数学成绩,努力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

掌握方法,就是要对自己的弱项和优势项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判断,可以同时拿出几份过往的考卷,看看自己的错题分布情况,都跪在了函数、图形解析还是概率,由此判断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点比较弱。

在知识点弱项清楚的情况下,再看具体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是概念掌握的不明晰还是粗心大意计算失误,再逐一突破。

对全盘布局了如指掌,对单一题型心中有数。一定可以拿下数学的!

加油!


教育面面观


对于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要想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除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整体上来说,造成数学学不好主要是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高一高二的学习之中,对于基础知识不够重视,造成在高三的复习之中感觉力不从心。

高考是对高中阶段的综合性的考察,因此大部分题目都不可能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有的题目甚至会跨章节的进行考察。

对于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在做题的时候,不是所有的题目自己都不会,而是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会一点,如果让自己独立的去完成,自己又做不出来。

第二是,基本的题型、基本的方法没有掌握牢固。

高考的数学不仅是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会考查学生在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比如像在高考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化简,仅仅知道公式还是不能够完成题目的,还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下化简角度?什么样的情况下化简三角函数名称?以及有哪些常见的化简方法。

第三是,数学学习中有问题不及时解决,喜欢拖延,并且往往比较自卑。

数学的学习并不在于自己的积累了多少,而在于对于某一个知识点自己理解到什么程度。

在平时的学习之中,有的同学喜欢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遇见一个不会的问题,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自欺欺人的认为这个只是自己已经会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就跳开这个知识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可能自己的一些问题,就慢慢的暴露出来,然后再想学习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无从下手,感觉所有的问题都不会。

第四是,不注重效率,要么是花大量的时间在整理,要么是刷大量的题目。

不论是整理知识还是做练习题目,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检测和辅助知识的掌握。

有些同学往往本末倒置,要么是每天都在整理笔记,把自己的笔记整理得相当完美,但是自己什么都没记住,要么是一直在做题,追求题目的数量,盲目的做一些难题,而忽略了实际的学习效果。

因此,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要想让自己的成绩能有一个快速的进步,其实有三点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要循序渐进的抓牢基础。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在复习的时候,肯定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因此,除了跟随老师的复习之外,还需要来搭建自己的复习体系。

在复习的时候,不妨先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或者简单的章节入手,给自己的学习找到一个突破口,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慢慢前进,不要一开始的时候都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如果自己现在的成绩只有60分,那么这时候不妨先把一些简单的,比如向量、三角函数这些问题弄明白,而不要一开始都给自己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一开始就给自己定很高的目标自己往往容易放弃。

另外是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稳打稳扎,学会一部分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知识自己要一定要保证,在下次考试的时候有90%的可能是不会出错的。

第二是,要去善于总结,及时的去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

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的惰性,在做题的时候害怕自己犯错而不敢做题,但是做题是检验学习成果,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当每学会一个知识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找到对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如果是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感觉到没有思路的时候,不妨先静下心来,慢慢的尝试去做几道题目,做完每一道题目后不仅是检查结果对不对?而且要思考下这个题型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然后要把知识和题型解题方法都要总结到位。

第三是,给自己形成外在的监督,通过各种办法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不少数学比较差的同学,可能并不是高中的时候数学比较差,而是数学一直比较差,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这时候就需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说在某个考试之中,自己先集中精力学数学,让自己的数学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依次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另外,还可以尝试给自己寻找一些学习伙伴,通过外在的约束来督促自己的学习。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