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上西天,古稀之年返东土,耄耋之年作游记,谁这么厉害?

在中国人西天取经的历史中,最早的西行取经者叫朱士行,他的法名为“八戒”,这位“朱八戒”才是正宗的取经大师,高老庄那个是搞笑的;名气最大的西行取经者自然是所有中国人都熟知的“唐僧”玄奘大师,只是“唐僧”并非像小说中那样窝囊不堪;而年龄最大的西行取经者,则是法显老和尚,他以62岁高龄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创造了佛教史上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场壮举,也创造了一项空前绝后的西行取经纪录。

法显铜像

法显生于公元337年,自幼体弱多病,父母不得已在他3岁时将其送入寺庙,以求佛祖保佑。法显出家的寺庙就是现在的山西襄垣仙堂寺,20岁时法显正式剃度受比丘戒,此后一直在仙堂寺修行,几十年的青灯古佛的清静佛寺生活,使得原本病弱的身体变得逐渐精壮,这是支撑其日后西行的强大生命基础。也许这正是佛祖保佑的结果。

山西襄垣的仙堂寺

50多岁时法显离开仙堂寺,前往长安。在长安,法显拜会了众多高僧,也亲耳聆听过当时的佛教领袖道安大师的弘法,但对于当时佛教混乱缺失的律藏,法显始终感到忧虑,虽然道安大师也编著了《僧尼规范》,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严谨和权威,无法在中国大地上进行推广。

据《高僧传》记载,律藏的缺失,是法显决意西行求法的主要动机,找到僧人修行遵循的律藏,是一个虔诚佛教徒应该担负的使命。

公元399年,62岁的法显不顾花甲高龄,毅然组织了一个11人的西行团队,离开长安,西行求法。

62岁的法显开始西行

取经团队经河西走廊,穿过300公里白龙堆沙漠,经过楼兰古国(今已不存在),而后又穿越中国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东西长1000公里,狂风经常吹起沙墙,飞沙走石,不见天日,是个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行人常常以白骨为路标,但往往还是走不出沙漠,也成为了路标。法显在他的《佛国记》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

穿过两个大沙漠,经过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开始翻越葱岭。葱岭即现在的帕米尔高原,也是中国传说中的“不周山”,被共工撞折了,从此中国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葱岭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常年为冰雪覆盖,更要命的是经常有雪崩。

飞鸟绝迹的葱岭

整整走了三年,取经团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竺(今印度)。作为旅行者,法显已经超越了开辟丝绸之路的西汉张骞,两大死亡沙漠和飞鸟绝迹的严寒高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年逾花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幸运的是,法显11人团队并未损失1人。到了印度后,取经团队开始分开,因为各有个的具体目的,只有道景和道整2人一直跟着法显。接着,法显三人由北往南,游历整个天竺,但在翻越中印度的“小雪山”时,道景不幸死亡,令法显大为伤感。

法显在巴连弗城的大乘寺学习三年,抄写了佛教五大戒律之一的《摩诃僧袛律》和《萨婆多众律》,以及其它经论。在天竺游历5年后,法显准备回国,而此时法显唯一的同伴道整却选择留下来,而法显不为所动,没有贪恋天竺优越的佛教氛围,他不忘初心,此行必须把佛祖的律藏带回急需律藏规范的东方家乡。

然而,此时已年逾古稀的法显,孤身一人,携带大量经书,实在无法再翻越多重严寒高山和穿越以白骨为路标的死亡沙漠,只能选择水路返回。

在归途中,途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法显被当地浓厚的佛学氛围所吸引,又逗留了几年,在今天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的卡鲁塔还保存着一块“法显石”,以纪念这位文化交流先驱。公元411年,74岁的法显登上了一艘开往东方的商船,正式返航。

凶险的印度洋风暴

在浩瀚的印度洋里,有一次突遭风暴,商船几近沉没,而船上的婆罗门教徒差点把法显这位佛教徒扔到大海里祭祀海神,辛亏一位中国商人挺身营救。

商船航行了1年,终于抵达青州的长广郡(今青岛崂山),登陆后的法显没有回到因战火而满目疮痍的长安,而是南下来到了东晋首都建康(南京)。在建康的道场寺,法显和来自天竺的一位僧人共同翻译了《摩诃僧袛律》,而后又独自翻译了《大般涅槃经》。

据载,法显带回的经书共12部,60余卷,上百万言。

法显在翻译完经书后,自觉写下了著名的《佛国记》,而玄奘写《大唐西域记》则是奉太宗之命。由于古印度人只重视精神世界,而忽略现实世界,所以印度历史史籍很少。现代印度历史学家往往要借助于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来研究他们的历史。1987年,印度历史学家阿里在写给北大教授季羡林的信中说:没有法显等高僧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

法显创作的《佛国记》

公元423年,法显在荆州江陵的辛寺里圆寂,享年86岁。

法显西行的意义:其一,拓展了中国信众的视野,引发了后世西行求法的热潮,230年后,玄奘西行;其二,花甲之龄西行求法,古稀之年返乡并翻译佛经,耄耋之年创作游记《佛国记》,其刚毅的意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奇迹;其三,为汉传佛教律藏的规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纠正作用;其四,为印度的历史重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和尚法显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法显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