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时,蒋介石对蒋经国说:你要常去金门,事办不好,别回来

1949年12月,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惨败后,率领国民党残部逃到了中国的台湾省。在台,老蒋痛定思痛后,不甘失败的他,在艾森豪威尔的怂恿和包庇下,不断出动飞机对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轰炸。与此同时,还不断向金门、马祖等靠近大陆的岛屿增兵,至1958年夏,金、马两地的国军兵力已达10万。

金门列岛距大陆约5.5海里,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附近还有大担、二担两个小岛,这些岛屿被蒋军困守后,他们不断对福建等沿岸进行袭扰。

面对蒋介石的顽固不化,1957年12月18日,主席作出批示:“请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问题。”

1958年7月,在美、英先后出兵侵略黎巴嫩、约旦之际,台当局在美支持下,企图趁火打劫,老蒋叫嚷道:“加速进行反攻的准备。”随即,老蒋派出高级将领到金门、马祖活动、组织军事演习,甚至动用金门岛上的炮兵轰击福建沿海村镇。

7月15日至18日,主席连续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后,作出了“炮击金门”的决定。

金门炮战前,主席在北戴河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炮击金门的具体方案。总指挥叶飞将军汇报完作战计划后,主席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主席说:“你们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啊?”

福建前线部署了地面炮兵数十个营,共450余门火炮,此外,还有海军高速炮艇4个中队、鱼雷快艇3个大队、猎潜艇2个大队共80余艘舰艇,空、海军航空兵9个团卫2个大队、1个中队共200余架飞机。

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美国顾问配备到营一级。叶飞听了主席的问话后答道:那是打得到的。避免不了。

闻听此言,主席没有表态,只是宣布散会。第二天继续开会时,主席下了决心:“那好,照计划打!”

1958年8月23日下午17时30分,我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国民党军指挥机构、仓库、观测所、交通中心、要点工事及炮兵阵地等重要军事目标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炮击。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落弹达四万余发,是日落弹数更达五万七千余发。此战,击毙击伤国民党中将以下官兵600余人,两名美军顾问也在炮击中丧生。

当时,炮响之前,蒋介石的“国防部长”大维正与金门防卫总司令胡琏在招待所附近一块平地上对坐交谈。此时,人民解放军的数千发炮弹从不同发射阵地汇集北太武山。

闻听震耳欲聋的炮声吼后,“国防部长”大维本能地蜷缩身体趴在地上,紧紧抓住胡琏的手臂说:“这里不安全,你跟着我走!”

胡琏看到大维已被弹片炸伤多处,血流满面。10分钟后,待炮火稍稀时,大维被两名宪兵搀扶着进入坑道,借微弱的烛光包扎伤口。当晚,这位“国防部长”就头缠绷带,被人抬上飞机返回了台北。

“国防部长”和参谋长刘明奎以及胡琏幸运的捡得一命,但其金门防卫司令部的三位中将副司令就没那么幸运了。巨炮响后,此战,我军一炮消灭了三名中将。

金门防卫司令部中将副司令赵家骧腰部被纷飞的弹片击中,不治而亡。中将副司令官吉星文遭密集的弹片重创,救治了3天后,死亡。中将副司令章杰当场死亡。

我军一炮消灭了三名中将,使得蒋介石惶恐不安,急忙让蒋经国去督战。

在金门炮击最激烈的时刻,蒋介石让儿子蒋经国去督战。老蒋说:“我最不放心的就是金门了,那岛离大陆太近,离台却远,我10万将士抱定拼死一战的决心,坚守5日,美必会出兵助战!如3天都守不到,那就完了,没有人会来救它了。”

蒋介石还对蒋经国说:“你要常去金门,越有紧急情况越要去。金门必须确保无虞,守着大担,守着金门,就是保民国的生存!那里的事情办不好,你就不要回来!”

蒋经国听后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