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个身上长“条纹”的大人吗?学会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个在 “恐吓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我有一些始终颠扑不破的“毛病”。比如说,小时候害怕老师,对于权威缺少质疑的勇气,即便质疑,也是从自身出发——我是不是错误地解读了对方。

我很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吸收能力大于辨识能力,因为在乎旁人的看法,没有勇气做一个“被讨厌的人”,所以时常会纠结,影响判断和执行力——当然也有优点,就是我的共情力很足。换一种说法,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性格决定命运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随着年龄越大,越发会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比如,有完美主义强迫症的人,拖延症一定是很严重的。而拖延所产生的低效率,无执行力,直接会导致半途而废或者压根就是一事无成。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或者说自我接受程度很高的人,则以作为先,边做边调整,很多时候反而成事的可能性更大。

但用思维两个字,去界定人与人的差距,其实是不甚公平的。一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与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都抹不开关系。

为什么很多人总找原生家庭的茬儿,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是画地为牢却冲不出去,因为很可能,是深陷在一口太多手挖出的井里,需要先把那些无形的手摆脱,再把井填平,最后,才能走出那个圈儿。

所以,我不想我给女儿的也是一口井,而是一片更为广阔自由的天空。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宁可孩子骄傲虚荣,也不希望她敏感自卑。而我恰恰就属于后一种。

所以在和女儿看完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之后,我很深的意识到,我其实也是一个身上布满了条纹的大人啊。

在大卫香浓的绘本中,这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并不是那么有名。至少,比不上《大卫,上学去》和《鸭子骑车记》。但却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本——可能我也有过相似的心路历程。

卡米拉是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可她从来不吃青豆,不是不爱吃,而是她所有的朋友都讨厌青豆,在孩子的世界里,判断是不是朋友是不是同类的标准,就是简单的,你是否和我们一样。

虽然她的衣柜里挂满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她内心的需求却是让更多人对她印象深刻。这些衣服,都没有办法满足。这时,她的身上出现了突如其来的彩色条纹。

医生对此一筹莫展,去到学校,当然是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但得到的却是嘲笑。她身上的条纹随着环境刺激不停变化,一会儿国旗图案,一会儿棋盘图案,别人的希望都在卡米拉身上一一呈现——讨好型人格的雏形,大概就是这么形成的。

卡米拉的父母请来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医生、心理治疗师,他们看似权威,但也只能从自己的有限认知里来做出错误的判断,可怜的卡米拉,不停地身不由己地变成大人预判中的样子。

大卫香浓用戏剧化的夸张手法,将大人的自以为是,和孩子的渺小无助呈现在浓郁的色彩中,卡米拉变得越来越糟糕,每当父母找来的一拨专家对她进行检查时,她都会变成他们口中的样子。水痘、细菌,甚至在吃过药后变成一个巨无霸药丸。

当最后一次来了一个环境治疗学家,让卡米拉与房间合二为一时,卡米拉慢慢地融进了房间地墙壁里。

她已经完全地失去了自己的身体。

当然,这毕竟是一本给孩子看的绘本,孩子无法对故事做出这么深刻的解读,但一定有些东西会在他们心里慢慢发酵。

故事里出现了一位像草莓一样又胖又甜美的老婆婆。她戴着帽檐上有一大朵花,花上还有蝴蝶飞舞的草帽,穿着草间弥生风格的红色波点裙子,搭配着一件草绿色的开衫,手里拎着一只有毛毛虫图案的手提包。与她布满皱纹的脸相比,这样的打扮,可谓是“前卫”了。

她说卡米拉得的是很严重的条纹病,但治疗的方法也很简单,吃一些青豆就好了。就是卡米拉明明喜欢却从不承认的普通青豆。

青豆没有魔力,但接纳了自己,却能让真实的自己回来。从此即便被同学说很怪,卡米拉也不再在意。并且,她会尽情享用自己所爱的青豆。

人是社会的产物,完全不在意他人感受,全情的放纵地做自己,显然并不是大卫香浓要表达的本意。但是在成长的课题里,接纳自己这件事,有的人天生无需做任何功课就是满分。有些人却要花费终生的力量。

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类是通过镜像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的。

小时候活在父母的期待中,老师的期待中,长大了,活在领导的期待中,情人的期待中,满足对象的期待程度越高,得到的反馈,或者说爱越多,我们会自觉自己的价值感越高。

但如果内心有自己的声音,并且与期待的声音相悖,我们就会像得了条纹病的卡米拉一样,不那么开心。

为什么诗和远方是每个人心里的一块吃不到的糖,因为满足别人,才能更好的生存,满足自己,要承担太大的风险。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里说,“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但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总是满足于别人的期待,人是会生病的。自己的生命得不到滋养,就会枯萎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生长的属性、节律,人更是个性化的产物,更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骨。

上初中的时候,我偷偷的在语文课上写诗,语文老师把我叫到走廊,告诉我,诗人不是个好职业,养活不了自己的。那只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而已。但我信了。

上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班,文科班学习氛围差,英语老师让我去理科班,结果理科学得一塌糊涂,连带高考失利。

进杂志社完全是因为大学时候开始不知天高地厚的写作,发表文章无数,才有了这样的机遇。而这是我从事最长的一个职业,因为喜欢。

后来越来越不“任性”,身上的条纹也越来越多,自己看自己也越来越模糊。

在旁人看来,似乎五花八门的事情都做得不错,但是自己却依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感。

但是,你看,任性的人,敞开自我的人,不委屈自己,不压抑自己的人,反而都有一张云淡风轻的脸。

晚上和女儿的卧谈会上,她告诉我,两个好朋友因为她不敢去拥抱老师,说她是胆小鬼。说着说着,就委屈地哭。我说我也经常说你胆小鬼啊,你怎么不生气,她说因为我知道那是玩笑。

从这么小开始,就要面对人际这个烦恼,我把我所有小时候的故事都讲给她听,我说妈妈决定从现在开始,只全力以赴做自己喜欢的,像卡米拉吃爱吃的青豆一样,不管别人怎么说。

她眨了眨眼睛,转过身去,没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是不是已经开始长出了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