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慈禧老佛爷发布宣战诏书,正式向西方列强宣战一决雌雄

话说在1900年的6月21日,也就是农历的5月25日,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亲手策划制造了一件另世界咋舌堪称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大事情,代表清朝廷向全世界发布了宣战诏书,在宣战诏书中信誓旦旦的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气势,完全不是我心目中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的作风

八国联军

其实这件事也让史学界匪夷所思,因为30年前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就是被洋鬼子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热河承德,然后一命呜呼,慈禧太后对于这段历史她是不会忘记的,洋人有多么厉害,他是领略过的,而且她更不会忘记仅仅发生在五年之前的甲午惨败,那么她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举动呢?

慈禧太后

作为一个已经统治中国40多年的慈禧太后,应该说最善长的就是玩弄权术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做出了这么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的?所以小编就翻阅了一些资料,大概就是有以下4点说法

第一种说法,说当时西摩尔洋兵当时已经向京城进犯,另一方面列强强索和进攻大沽,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当时慈禧在统治者那个位置就得考虑这些问题,最后没辙就得死磕,慈禧就是被逼的才向列强宣战。

瓜尔佳·荣禄

第二种说法,说是慈禧因为听信了他最信任的一名大臣叫做荣禄,关于天津大沽口战斗的假捷报而备受鼓舞、信心大增因而世界列强宣战,大沽口是作为天津和京城的重要门户,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慈溪在得知洋人强索大沽炮台的时候并没有立即选择宣战,而是对前方的情形拭目以待

在6月21号的时候大沽口炮台前线的600里加急公文到了,描述的是清军在大沽口炮台,如何把洋人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慈禧就被这虚假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当天就发布了宣战诏书,但实际上,大沽口炮台已经在当时沦陷了三天

义和团士兵

第三种说法是这样说的,说当时朝廷受到义和团强大的压力,被迫无奈才对外进行宣战,因为当时义和团打的是扶清灭洋的大旗,这是符合当时百姓的心理,因为大家都受够了洋人,又遭受那么多的耻辱

这种说法,以著名学者胡绳为代表,他曾在他的一本书中说道”清朝廷之所以对外宣战,是因为害怕义和团的声势,想借对外战争之名来躲过人民的锋芒“坦白的说就是一种转移社会矛盾

胡绳先生(青年)

后来胡绳在他的”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文中又说,慈禧太后之所下的宣战诏书,根本上是为了避免义和团的刀锋落到以她为代表的统治权力的头上,并且把义和团推到了同帝国主义侵略军作战的第一线上,让双方进行厮杀,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消灭了义和团,义和团也挫败了帝国主义的企图,因此说这个宣战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伪宣战书

西摩尔

最后一种说法的比较主流,当时的背景是义和团举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该运动很快就席卷了山东等地,由于义和团进攻目标主要是教堂、洋人,所以各国驻华公使不断的向慈禧施压,希望她能够迅速的平定内乱,但是慈禧一直在扶持还围剿的问题上是犹豫不决,因为她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最好是能让义和团直接和洋人进行龙虎斗,最后朝廷可以渔翁得利,可洋人也不傻呀,于是各国公使就决定用武力的方式迫使朝廷消灭义和团

在1900年的6月10号,八国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的统率下,从天津直指京城,形势是极为紧张,就在这个时候,慈禧收到了一份情报,内容就是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勒令慈禧皇太后归政,让光绪皇帝主持对义和团的剿灭活动。

光绪皇帝

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慈禧太后那是不尽老泪纵横、悲愤交集,洋人是要自己的老命啊,如今就只有一条路,就只能和洋人拼了,所以在第二天清晨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是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当她把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全场惊呼,之后是满朝大臣相拥哭成一片,当然悲愤激动之余这些朝廷的当权派发誓要效忠皇太后,要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

签定辛丑条约

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哪是那些洋人洋枪洋炮的对手,但是还是很悲壮的做了最后的动员,她对大臣们讲”既然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就这样,御前会议变成了战前动员会,于是京师九门打开,大批义和团将士进入京城,后面的故事就是八国联军以保护侨民为名,大举入侵中国,占领京城,7月4日,慈禧太后同光绪皇帝在北京城未被占领之前逃往西安,之后就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转发、点赞、评论、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