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與藏族的感人故事,感動所有人!

我們生息在多民族的國度,各民族在相互的交往中產生過感人的事蹟,這樣的民族關係在歲月里長存,譜寫著中國的包容偉大......

堂叔從小在青海貴德長大成人,貴德縣周邊藏族人居多,已經處在青藏高原的山腳下了。堂叔雖然居住在縣城,可從小深入藏區,與藏族人的交往中彼此熟悉信任。進入藏區的帳篷深處,阿佳優素福的名字家喻戶曉,當秋天牛羊膘肥體壯的時候,藏族人每天等候阿佳優素福來到草原,將他們的牛羊介紹賣出藏區。堂叔一口流利的藏語,從少年到鬍鬚白髮,從捎信帶話到電話聯繫,五十年來充當藏族人義務翻譯,幫助介紹賣出了很多帳篷的牛羊。

一頂雪白的號帽出沒在藏民族的帳篷深處,如同阿佳優素福的名字。堂叔說甚至有的帳篷裡藏族年輕人沒有見過他,可是他走進藏區有出賣牛羊的藏族人,見到他就直接詢問你是阿佳優素福嗎,當他告訴他是阿佳優素福的時候,藏族人讓他趕走牛羊,即使他身無分文。

“你是阿佳優素福的話,牛羊賣過了,再把錢拿回來。”就這樣一趕出去幾個月他們都放心沒事,直到他再次進藏將錢如數送到牧民們的手裡,就這樣打交道做生意從少年到鬍子頭髮晶瑩如雪。

藏族人心目中那頂雪白的號帽下的阿佳優素福與他們如此相互信任,又如此命運與共,誰也離不開誰,即使現在交通便利了,手機靈通了,藏族牧民還是給他打電話,幫助他們賣出牛羊,阿巴依舊到處聯繫為他草原深處的友人出送牛羊。當我問阿巴,堂哥們也是否會藏語,與藏族人交流時,阿巴說他們不會,他說他老了原本只想去清真寺,安度晚年,可當草原上來電話的時候,他坐不住,他說他們一年裡牛羊出欄的時候到了,他們是不放心市場和別人才找的我......說著阿巴給我講了他與一位宮保的藏族老人間的感人事蹟:

他說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一天一個藏族阿巴來到了他的家,說是宮保老人病情很重,特意讓他在去縣城的時候來找他,他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很想見阿巴最後一面,讓他在嚴冬進入藏區。阿巴說一夜他沒有合上眼,宮保老人與他做了很多次的生意,多少次他住過他的帳篷,吃過他的酥油糌粑,當班達黎明的時候,當他起床在藏族人的帳篷裡禮拜的時候,宮保老人也在黎明裡開始轉動他床頭的法輪,兩個不同的信仰在同一個牛糞燃起的帳篷裡走進各自信仰的世界,同時產生著感人的友誼。

他說第二天他就趕緊進入藏區,可是牧區是沒有車的,病人不等人,他乾脆開上自己的三輪車進入了大山深處,一路雪滑可他還是開進了帳篷深處。見到宮保老人時,老人已經骨廋如柴,奄奄一息,已經好多天沒有進食了,老人見到他枯乾的臉上淚水模糊了,他抓住那雙乾枯的手,老人說,他快要死了,該見的人都見了,就是無法見到你阿佳優素福,我們交往了一輩子,不見你最後一面心裡一直牽掛,交往了一輩子,也該做個最後的告別。老人吩咐家人拉來一隻羊讓他自己念真主的尊命宰了後招待了他,離開的時候老人吩咐兒子將他自己餵養的一隻黑色發亮的老母牛給了他,老人說那隻老母牛生了很多牛犢,他捨不得賣,捨不得宰......“今天就送給你,與你交了一輩子,就當是永別的禮物,人最終要彼此分離。”不管他如何推辭,老人還是讓孩子們將那隻給宮保老人生了很多好牛犢的大黑牛送給了他,阿巴動情地說,其實藏族人心眼踏實,說話時眼睛裡滿是淚水,交談讓他的思緒回到了草原,回到了他與宮保老人們交往的日子裡......

草原一歲一枯榮,炊煙裊裊,當阿巴雪白的號帽與藏族人的藏袍一起的時候,茫茫草原潔白羊群,與遙遠的雪山一起,世界原來如此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