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核潜艇是美国建造的“俄亥俄”号吗?

teloon


单纯比大还真轮不到俄亥俄,苏联的941型台风级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

对比一下就可以了,俄亥俄级艇长170.7米,宽度12.8米,吃水10.8米,水下排水量18750吨,水下最高航速25节。台风级艇长172.8米,宽23.3米,吃水12.2米,水下排水量38000吨。长度其实二者差不多,宽度台风级几乎达到俄亥俄两倍。

至于台风级为什么做的这么大,其实完全是苏联人的无奈,他也不想做的这么巨大,苏联人不想要那个令人恐怖的龟背,那就放大尺寸呗。导弹本身尺寸巨大加上苏联的制造工艺不行造就了硕大的台风级核潜艇。

在导弹方面,虽然苏联成功将P39潜射洲际导弹成功进行了固体化,不过他们无法将导弹的尺寸和重量进一步缩小,P39实际长度达到16米,发射重量90吨,最大射程83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D5三叉戟洲际导弹将尺寸压缩在13.42米和59.1吨的发射重量,射程最高达到1.2万公里。

在工艺方面,16米长的P39导弹想要完全包裹在耐压艇壳内是根本不可能的,苏联人没有能力生产直径达到16米的耐压艇壳,以70年代末的苏联水平只能勉强制造超过10米直径。所以苏联人想了一个办法,制造两个小耐压艇壳,将导弹放在两个耐压艇壳之间也就是下面这个图看到的,中间的一个个洞就是放导弹发射筒的地方。

最终台风级宽度达到23.3米,比俄亥俄宽10.5米,排水量也变得非常巨大。但是尺寸巨大并没有给台风级带来更强大的打击能力。台风级携带20具导弹发射筒,P39洲际导弹最大射程8300公里,圆概率偏差500米左右,可携带10个10万吨核弹头,发射重量90吨,也就是说一艘3.8万吨台风级可携带最多200枚核弹头。而吨位只有1.87万吨的俄亥俄级可携带24具导弹发射筒,D5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射程11200公里,圆概率偏差120米左右,最多可携带12枚10万吨级核弹头或8枚47.5万吨级核弹头,一艘俄亥俄最多可以携带288枚核弹头,总体实力是高于台风级的。

所以,看作战能力不能只看吨位,台风级虽然体量很大,但是综合来看并不如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亥俄仍然是现役最强大的战略核潜艇,数量14艘,而台风级目前只有1艘还在服役中。


雏菊西瓜Peterpan


不是“俄亥俄”号。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目前仍是苏联建造的94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北约代号台风),现还有1艘在俄罗斯海军服役。

94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94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首舰于1977年工,1980年9月下水,1981年开始服役,在1989年完成6艘同级舰艇的全部建造工作。由于941型核潜艇是为应对美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而研发(俄亥俄级首舰于1981年11月11日),在当时奉行所谓“相互保证毁灭”原则情况下,为保障R-39(北约代号SS-N-20)潜射导弹的搭载数量,941型核潜艇的潜航排水量最高达到了48000吨,作为对比美俄亥俄级潜艇的的潜航排水量约19000吨。

R-39导弹复制品

当让这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潜射导弹的体积问题,R-39长约16.1米,直径约2.4米,种约84吨,射程约8300公里;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的UGM-96 “三叉戟 I ”型导弹,长约10.2米,直径约1.8米,重约33吨,射程约7400公里。

虽然941型潜艇排水量远高于俄亥俄级,但由于R-39导弹体积过大,仅可搭载20具发射筒,而俄亥俄级则为24具。不过,R-39较UGM-96 “三叉戟 I ”型导弹拥有更远的射程,且其搭载的核弹头总当量也是超过俄亥俄级的,美苏也算是达成了“相互保证毁灭”的原则。

在北极地区活动的94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941型战略导弹核潜艇较美潜艇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在北极地区进行活动,据称可突破冰层进行导弹发射。不过,随苏联解体,941的建造数量就停留在了6艘,其中3艘在美俄“合作降威胁”(Cooperative Threat Reduction,CTR)项目中,由美国提供部分资金进行了拆解;2艘由于运营费用高昂,且缺乏新的配套导弹被封存退役;目前仅剩的1艘则改为RSM-56“布拉瓦”导弹的试验载体。

俄亥俄级潜艇

美国方面,作为941“对手”的俄亥俄级潜艇如今仍有18艘在役,其中14艘为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4艘改为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其搭载的潜射导弹也升级成 UGM-133 “三叉戟 II ”型及“战斧”巡航导弹。


鼎盛军事


俄亥俄级确实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核潜艇,但跟真正的核潜艇狂熊苏联相比,俄亥俄级的体量并不算最大。台风级是当之无愧的最大,而后续的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同样要比俄亥俄级的吨位更为可怕一些。

在俄亥俄级之前,美苏的核潜艇吨位竞赛基本上就是一个彼此追赶的过程。毛子的667A杨基级和美帝的富兰克林级都是9000吨级别的核潜艇,长度也差不多,都在130米左右。但从667B德尔塔级开始,毛子被美帝反潜体系逼得开始放飞自我,但还算有理智,水下排水量也就是扩大到10000吨以上,船体长度突破150米而已。而美国人则被毛熊潜艇的数量优势彻底弄疯了,从70年代初开始搞完全是怪物的俄亥俄级,170米的长度,满载排水量突破18000吨,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不过冷战就是一个人吓人的游戏。美国俄亥俄级预研的情报反过来把毛熊也给吓疯了,大就是美本来就是毛熊的暴力美学。因此R-39弹这样的巨型潜射导弹出现,并最终在1973年催生了绝世怪物台风级。因为R-39是美国同级别“三叉戟”长度的差不过两倍,重量是后者的近三倍,直接导致台风虽然长度也在170米(172米)左右,但艇宽达到惊人的23.3米(俄亥俄级直径应该在13米左右)。23米什么概念,大约是“墨尔本”号航母飞行甲板的宽度,铺上甲板就能起降S-2反潜机。台风级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8000吨,正好是史上第二大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满载排水量的两倍。

不过实话实说,就算毛子不在台风级上彻底发疯,德尔塔IV也就是667BDRM的满载排水量也会达到18000吨。但美国俄亥俄还是有理由自豪的,相比于台风级,它的静音性更好,而且24枚三叉戟也要比台风级的20枚更大。从这点来看,北风之神级显得很悲催,虽然终于让俄罗斯人能够在南半球恢复核潜艇巡航,但24000吨的水下排水量只能赛16枚不算成功的“布拉瓦”。而传说中能够带20枚弹的955A型虽然签了合同,沙皇殿下也参加了龙骨安放仪式,但前景真的不让人乐观。


强武堂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是俄罗斯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苏联时期建造),排水量第二大的是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只能排第三!
5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并排停靠的景象已无法再现!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长172.8米、宽\t 23.3米、水上排水量24500吨、水下排水量46000吨,最大水下航速27节、最大潜深潜深500米,最大自持力120天,可携带20枚P-39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搭载8-10分导弹头!“台风级”共建造6艘、目前现役1艘,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
24000吨的“北风之神级”在46000吨的“台风级”面前显得“小巧玲珑”

“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一级战略核潜艇,艇长170米、宽13.5米、水上排水量17000吨、水下排水量24000吨,最大潜深450米、最大航速29节,最大自持力90昼夜。“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携带16枚“圆锤”潜射弹道导弹,每枚搭载6-8枚分导式多弹头,目前已服役2艘,第3艘海试中。


“北风之神级”是俄罗斯未来海基核力量的中坚!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是美国目前唯一的一级战略核潜艇,艇长170.7米、宽12.8米、水上排水量 16760吨、水下排水量 18,750吨,潜深240米、最大航速25节、自持力45天。“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可携带24枚“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10-12枚分导核弹头。“俄亥俄级”目前在役18艘,其中早期建造的4艘已改装为搭载“战斧”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俄亥俄级”吨位虽然不是最大,但确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战略核潜艇!

虽然“俄亥俄级”吨位不是最大的,但是从载弹量、核弹头数量、打击精度等方面来说,确实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战略核潜艇,这样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在导弹小型化、弹头小型化、制导系统以及核潜艇系统优化设计方面深厚的功底!即使是上世纪70年代的技术,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路还很长,继续前行吧!


威呐解析


ohio是美国的俄亥俄级,Typhoon为俄罗斯台风级,从体型上看台风级尾部要粗壮不少,排水量台风级可达3万吨甚至更高,而俄亥俄级勉强达到2万吨。长度上看,两者差不多。

上图为两者的一些基本数据对比,吨位、航速、深潜台风级都要比俄亥俄强不少。台风级之所以要退役主要是因为美俄有核弹头削减条约,台风级一艘最多能带200枚核弹头,实在太多,加之北风之神和布拉瓦潜射导弹的实验成功,俄罗斯没有太大必要维持庞大的台风级潜艇编队,目前服役的只有一艘,也被美国视为俄亥俄级的重量级对手。

俄亥俄级每艘可以携带二十四枚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SLBM),从水下发射,可以打击1.1万公里以外的目标,可以实现全球打击。按照目前美国对核潜艇的发展设计看,俄亥俄级将在20世纪20年代末(2027年左右)退役,不排除进行接受一些额外的声学隐身升级,直到俄亥俄被继任者取代,美国目前发展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被称为哥伦比亚级,估计每艘的生产成本达到40-60亿美元,


军机图


941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Typhoon-class ,译文:台风级),是苏联/俄罗斯海军隶下的一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本级艇是是苏联/俄罗斯海军最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截至到2017年世界最大体积和吨位潜艇纪录保持者,是典型的冷战产物。

本级艇在1976-1989年间共建造了6艘,首艇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1年建成服役,最后一艘于1989年服役,截至2017年只有一艘仍处于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