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闵王以一敌五,国灭身死,欲效仿秦国抗纵称霸,结果东施效颦!

战国之世,提到合纵,大家一定想到的是山东六国合纵抗秦,但万事皆有例外,秦国也有一次加入了合纵,一起攻击齐国。齐国是当时的东方大国,强横无比,也想学习秦国抗击合纵经验,想一举打败五国联军,然后统一天下。结果却是齐国国王田地被千刀万剐,齐国几乎被灭国,正所谓东施效颦,齐王田地之谓也!

一、齐国的强盛之下,危机四伏。

战国初期,天下霸主是魏国,齐威王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打败了魏国,成为了东方六国的第一强国。齐威王死后,其子田辟疆即位,后世称为齐宣王。齐宣王是一代明君,他在齐国大兴文明之风,又任用苏秦在齐国第二次变法,使齐国国力空前强盛。燕国的子之之乱,使燕国一团乱麻,燕国太子姬平请求齐宣王出兵平定子之之乱,并辅助姬平登上燕国王位。

齐宣王派兵进入燕国,一通乱杀,不仅杀了燕国丞相子之,燕国国王姬哙,更是在蓟城大开杀戒,屠杀了很多无辜燕人。最后齐军把蓟城的王宫一把火烧了,然后掠夺了燕国无数财富后方才撤出燕国。之后姬平(燕昭王)继位,筑黄金台招揽人才,先后有名将乐毅、名士剧辛等人才入燕治国。燕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变法治理,终于富强起来了,而乐毅在辽东练得精兵二十万,准备向齐国复仇。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田地即位,是为齐闵王。田地醉心军事,上台后增加赋税,扩充军队,先后成军60万有余,国内民众苦不堪言。田地与其它五国一起合纵攻秦,派30万齐军参战,然后趁五国合纵之机,秘密进军宋国,一举灭掉了宋国。齐国这次主导的合纵大军共60万,在伊阙之战中三晋24万大军被白起斩首;齐国略有伤亡,但及时退出战场归齐;楚国步军10万被秦军斩首,春申君及时退军回楚;燕国派出的2万步军为齐国断后,全部被秦军斩首!这次合纵唯有齐国得利最大,其它五国均损兵折将,三晋与楚国更是丧土败师。

韩、赵、魏、燕、楚五国对齐国恨之入骨,又畏于齐国尚有60万大军,而五国又无法同心合纵攻齐,还得防备秦军进攻,最终竞不了了之。但仇恨的种子是完全种下了!

二、燕国提出合纵,秦国加入合纵,五国攻灭齐国。

燕国强军训练完成后,燕昭王让乐毅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攻击齐国。此次合纵的关键是秦国,只要秦国加入合纵,则三晋必然加入联军灭齐分地。

因秦昭襄王嬴稷以及宣太后芈月母子在燕国为人质十多年,幸得乐毅多方照顾,才没有在子之之乱中丧生,同时削弱齐国、连横燕国也是秦国的大利所在。因此乐毅入秦后,很快获得秦国支持,出兵5万助燕灭齐。韩、赵、魏三国得知秦国加入燕国的合纵,纷纷各出兵8万加入合纵,目的是要瓜分宋国与齐国部分土地。

楚国新王芈横原本在齐国为人质,在芈横认田地为义父且割给齐国三百里土地后,方得回楚国继承王位。因此楚国名义上与齐国结盟抗击其它五国,实则引兵10万欲收复割给齐国三百里土地,并进一步占领齐楚相接的部分齐国领土。

齐王田地得知五国联兵攻齐,总兵力50万,而齐国有大军60万,尚有楚国在背后支持齐国。田地认为这是一举打败五国的最佳时机!等打败联军后,再兵分两路,一路北上灭燕,一路西进灭三晋,然后再合军灭秦,最后灭楚,则齐国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于是齐王发兵攻打五国,却不想两战两败,齐国60万大军灰飞烟灭!

齐国主力大军被灭后,秦军退回秦国,三晋忙着去瓜分老宋国以及齐国与本土相接的土地。而燕军则横扫齐鲁大地,半年不到占领齐国七十余城。唯余两城不下,齐人坚守六年后,乐毅被燕国新王贬黜,然后齐国又快速复国。

从此燕齐两衰,山东六国仅有赵国成为了秦国的强劲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