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基辛格的外交理念?

那年花曾落


基辛格的外交理念,某种程度可以称为万变不离其宗了,几乎可以把脉到他理念的规律。

从当年从帮助尼克松总统设计联中抗俄,发展到今天,就是推动美国政府联合俄罗斯抗中,基辛格建议特朗普,美国应该跟俄罗斯合作,遏制崛起的中国,典型的“尼克松对华策略逆转版”。

美、中、俄三大国之间的关系,基辛格的理念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拉中抗俄,或拉俄抗中。当然,中国和俄罗斯的实力到一顶量级,才有资格被基辛格战略布局。

美国《今日野兽》报7月25日发了一篇独家报道说,从2016年总统交接过渡期间开始,基辛格至少3次和特朗普会晤,建议他联合俄罗斯,以抗衡中国崛起的实力和影响力。

基辛格本人没有针对俄罗斯的恐惧症,他曾经跟普京有17次会晤。他多次倡导美俄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基辛格的整体观点似乎可以解释特朗普亲普京的态度。

对于赫尔辛基峰会,基辛格说:“这是一场必须举行的会晤。我多年来一直倡导这个”。

基辛格对俄罗斯和中国抱团取暖十分警惕。

基辛格曾对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目的表示怀疑,提出世界大国之间建立更好的力量平衡。

报道说,在政府内部,基辛格的提议得到一些人的认同,包括特朗普高级顾问,国务院、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他还专门向库什纳灌输了这些理念。

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团队的不同人物,不仅是基辛格,讨论了一个外交策略,也就是不仅跟俄罗斯联合,而且要跟日本、菲律宾、印度、中东国家联合,组成广泛同盟来对抗中国。

俄罗斯有时候是欧盟和美国的敌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卢德日前说:“中国是更大的长期战略挑战,但是在许多方面,俄罗斯是更大的近期威胁,因为它的核武库具有压倒性杀伤力,也因为俄罗斯政府展示的一些行为”。

从以上美国政界人士的观点不难看出,基辛格一罐的外交思维,其实还有相当的市场,美国内部敌视俄罗斯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共识。

在这种现实面前,特朗普也无法绥靖普京,否则会带来进一步内部分裂。

本来,特朗普试图邀请普京今秋访华盛顿,国内反弹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不得不推后了访问安排,最早也要到2019年了。通俄门调查没结束之前,特朗普这么操作的风险或超过获益。

在赫尔辛基见了一面普京,就被国内反对声音“千夫所指”,这个时候,也许特朗普又该考虑见一见基辛格了。(完)


蒋晓峰Terry


基辛格的外交理念是建立在注重美国根本利益前提下的均势外交,通过打造“美国信誉”和推行“阴谋论”,主导了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外交格局,深深地影响改变了世界,绵延至今,成就了基辛格世界外交家的美誉。


我们国人知道基辛格的原因,就是由他和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一同推动了中美建交,构建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苏大三角外交格局。今天来看,那个时代中美两国领导人可谓高瞻远瞩,胆略非凡,由此开启了中美合作友好的大门,并为后来的中美建交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基。中美交往40余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证明:握手比握枪好,合作比对抗好。尤其是这个基辛格,历经40余载痴心不改,穿梭太平洋继续沟通中美,先后与中国四代领导人交好往来,是中美关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中国人民实实在在的老朋友。


当然,尼克松的对中友好首先是基于美国利益综合考量的优先选择,体现了尼克松均势外交的精髓,那就是早先联华制苏,如今是中俄互制,自尼克松以后的福特、布什、克林顿、奥巴马,还有现今的特朗普都延揽问计尼克松为座上宾,无不有均势外交的鲜明印记。

其实基辛格的外交生涯和成就远不止和中国政府的传奇故事,他还在处理越南问题、非洲安哥拉问题和中东问题上建树非凡。例如在针对越南问题这个历史遗留老大难上,基辛格认为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信誉关乎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即使犯错误也要将错误进行到底,不能抛弃自己的义务。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讨价还价的平台,是谈判的工具和策略。因此轰炸越南包括柬埔寨的进攻进攻再进攻,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冲突,是另一个层面的以进为退。基辛格文武并用,软硬兼施,合纵连横,军事、政治双管齐下,巴黎谈判以超过百次的马拉松坚持最终成功。基辛格首战告捷,他本人也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基辛格的外交特点充满神秘外交和阴谋论,在尼克松和福特当政时期,很多事情都是先期通过个人的幕后策划、斡旋,再行展开取得成果,尤为他和尼克松可谓珠联璧合。基辛格笔耕不辍,著述丰富,是其外交理念的总结概括。


今古达观


基辛格最成功的外交成果就是促成了中美两国建交。



由于美国在1970年代遭到了苏联严重的挑战,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政府也表示愿意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根本上改善中、美两国的关系。经过巴基斯坦的从中斡旋,中、美两国商定基辛格将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秘密访华。1971年6月30日美国白宫宣布将派基辛格前往越南、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法国访问。



基辛格从1971年7月3日开始到达南越西贡、7月4日到达泰国、7月6日到达印度、7月8日到达巴基斯坦。7月9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基辛格因身体不适,需要在巴基斯坦一处疗养中心休息几天。然后一辆冒牌的插着美国和巴基斯坦国旗的汽车,开始在伊斯兰堡市区穿行,前往巴基斯坦的疗养中心。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凌晨来到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国际机场,周恩来总理派了四位中国高级官员也来到巴基斯坦专程迎接基辛格。凌晨三点基辛格乘坐的飞机从巴基斯坦直接飞往中国北京。



基辛格7月9日12点到达北京,在北京只待了48小时,先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了17个小时,基辛格在7月11日中午12点离开北京。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促成了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改善了中国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基辛格是中国和美国友谊的使者。


杜达特洛夫斯基


刚开始改革那两年基辛格感觉到是失控的改革……他很迷惘与痛苦、因为那些工作人员已经迷失方向或者被别人控制了……幸好基辛格不放弃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又找回信心与那些团队的力量了……一个固执的老家伙厉害


天上的星星ABCD


不要指望美国人对中国网开一面,他们讲私利,天王老子也不会给面子,夫妻论已过时,现在就是离婚。压仓石也被他们搬掉了,最终船也要沉。对川普这类人,纯粹利已主义,就是一个地痞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