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赵飞燕都爱的胡旋舞,究竟如何舞乱了大唐?

杨玉环、赵飞燕都爱的胡旋舞,究竟如何舞乱了大唐?

在我国古代的盛世王朝中,首推的当然还是大唐王朝。这个王朝与其它中原王朝相比,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有着浓浓的国际范儿,大唐都城长安里随处可见各国的使臣、商人和游客,使得唐都俨然成为了一座兼容并包的都市,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不光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还使得具有明显异域风情的胡旋舞开始盛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舞蹈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那就追求的是娱乐和休闲。但在上古时期出现的舞蹈,却是用来祭祀使用,既庄严整肃又不具观赏性,到了夏商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娱乐色彩的舞蹈,周灭商以后开始重新确立周礼使得舞蹈又开始回到了追求实用的套路上,这也使得当时的诸侯国君们对于这种庄严整肃的舞蹈非常排斥,而对来自民间的那种娱乐性强的舞蹈十分欢迎,针对这一现象,当时的文人如孔夫子都怒斥简直是礼崩乐坏,但却无力阻挡舞蹈向着娱乐方向发展。

在远离中原的西域就出现了一种这样的舞蹈,由于民族特色丰富、文化结构多元,再加上缺少了中原王朝繁琐的条条框框限制,这种舞蹈十分的注重技艺性和观赏性,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种旋转的舞步动作,这使得舞蹈的艺术表现力被极大地开发出来。随着大汉王朝的张骞数次往返西域,才使得这种舞蹈开始到达中原。宫廷中很快就有爱好者学习这种胡舞并随之翩翩起舞,比如在历史上看到的那位绝色美人赵飞燕。

此后三国、两晋以及南北朝的长期乱世,使得周边的游牧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也使得他们的文化包括舞蹈也随之流入中原,等到大唐建立的时候,太宗皇帝的宫廷舞乐中,竟然有八成都是胡乐。而我们所指的这种胡旋舞,具备了传统西域舞蹈旋转的特性,又有了更多的音乐节奏,并且表演形式、舞蹈技术都有了更高的技巧性,出现了独舞、对舞以及群舞等,当时的玄宗皇帝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与艺术素养,他还和杨贵妃独创了霓裳羽衣曲等舞蹈曲作,并对于这种舞蹈十分的痴迷。

君王爱看,自然有下面的人会一味的奉迎,其中跳的最好的,有一男一女。女的自然是倍受宠爱的杨玉环贵妃。这位杨贵妃是历史上有名的舞者,她不光能够带领舞女们翩翩起舞,而且对于这种胡旋舞更是极为擅长。男的就是那个后来起兵反叛的安禄山,很少有人知道他居然以肥胖之体,能够将这种极高难度挑战性的胡旋舞,跳的旋转如风,让玄宗皇帝对他也是更为宠信。

但是令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男一女的胡旋,竟然使得英明神舞的玄宗皇帝的脑袋开始胡旋,使得大唐王朝的盛世朝堂开始胡旋,进而使得君王不早朝,进而使得安史之乱爆发,进而使得大唐从此由盛转衰,虽然历经艰险终于平叛得以复国,但大唐的威仪却从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后来的皇帝们也就再没有人敢于去欣赏这种祸乱朝政的胡旋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