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职业是可以世袭罔替的铁饭碗,在中国古代很火,但现在已消失

在中国古代,一个家族往往会把逝世的亲人埋葬在一个地方,既便于祭奠,又便于管理。守墓人就是坟墓的最高权威。守墓人多是与家族血缘远些的孤寡老者,黑衣黑裤,沉默而瘦削,也许长期在墓园吸纳朝雾和夕辉,总给人阴气弥漫的感觉。守墓人的生活费用,均由家族供给,他主要的工作有两样,一是打扫墓园,清理杂草,种植花木;二是守夜,防止盗墓贼和野兽打扰先灵。

守墓人一般都是有神论者,对亡灵在周围的活动非常清楚,他充满敬畏地看待一切偶然的事件,诸如树木死亡、墓碑垮塌、长蛇显身、蚂蚁搬家等等,他就会迅速报经家族,然后进行妥善处理。守墓人都是行善之人,对别人的请求,从不拒绝,倾力帮助,总坚信今生修行、来世有报答。墓人有很多故事,如果他愿意开口,当代的很多文学家,就不需要胡编乱造贻笑老百姓了。

当了守墓人,第一个可以保证的是世袭罔替,衣食无忧。尤其是帝王陵墓的守墓人,只要封建王朝没有灭亡,他们一家的好日子可以过上一辈子。至于世人发指的盗墓贼,一般也不敢对帝王陵墓下手。毕竟天大地大,皇帝最大,要是惹怒了当朝皇帝,盗墓贼就是得到了万两黄金,也没这个命来花。等到王朝濒临灭亡后,前来的盗墓贼根本看不见守墓人,人家也逃命去了。所以守墓人在大多数老百姓看来是个无风险高收益的职业,最重要的是钱多不累。

只可惜,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当守墓人。

守墓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清朝时期,守陵人一般分成三类:高等职官、内府守陵人和八旗守陵人。高等职官当守墓人有些屈才,不过一般都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贬谪下来的。雍正皇帝的亲弟弟胤禵就是因为夺储失败而从大将军之位变成了看守皇陵的守墓人,其他的内务守陵人和八旗守陵人就是把不重要的家族子弟给赶去陪祖宗了。

斗转星移,时代更替,墓园已经纳入政府的土地管理范畴,不得随意建造,浪费耕地。守墓人连同那些墓园和几乎凝滞的时光,好像一并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了。只是在起伏叠嶂的山区墓园里,守墓人的身影像《聊斋》中的人物,悄无声息地穿过黎明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