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新说唱》?

哇哇乐娱乐


【综艺 中国新说唱 娱评】

犹豫再三,我还是写了《中国新说唱》的评论。

踌躇徘徊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去年的那场大风波,所以至今写这类题材都心有余悸。久而久之,便发现了一条铁律最是好用:对待一个喜欢的Rapper,别挖得太深,别了解太多,只安心听歌。

我虽听了说唱音乐很多年,但并不懂其中的玄妙,会的几个词儿都是最近两年才了解的,所以看节目只听个热闹,偶尔发发牢骚和感慨罢了。好多人说《中国新说唱》这个名字不好,不如《某某某某某2》。然则叶秋臣却认为改的恰到好处,因为它少了去年那种浓烈的火药味,完全少了上一届的针锋相对,更像一个新的说唱节目。这一届的选手普遍很“乖”,也可能是剪辑把不该我们看到的都剪走了。同时,节目组在出场顺序上也是煞费苦心,先是清华大学的校园说唱歌手多雷成功晋级,然后是北京大学背景的孔令奇全程解说,为了体现中西合璧还有了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留学生歌手杨和苏。直到学霸们依次登场了,才陆陆续续出来许多大家熟悉的underground rappers。

这好像在告诉你,说唱音乐是不会让孩子变坏的,你看他们学习很好,他们也玩说唱。

我个人很偏向英文好的说唱歌手,因为英文韵脚压起来很好听,再就是粤语,然后才是普通话。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说唱音乐里显得略硬,不够顺畅。所以我很喜欢Al Rocco,虽然帅气不如周汤豪,但胜在独有特色。

而满舒克、万妮达这些在上一届就活在字幕中名气响当当的人物,其实现在还没真正炸到这个舞台。马俊、艾热感觉都是值得尊敬的前辈级人物,情怀比歌更好听。那些因为节目时长问题而被淹没在几秒内就解决的选手里,后续在1V1里应该会表现更充分些,就像上一届的黄旭,越到后来越是炸。

最喜欢的两个选手,是那吾克热和ICE。

一个很带劲,一个很多元。

当时我刚看完所有选手的60s,然后心里默默念叨着那吾克热和ICE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其余都有点过于稳和过于不稳了。结果想着想着,他俩竟然1V1对上了……就有些像上次Jony J和鬼卞,小青龙和辉子那样难以割舍。不过我大胆预测一下应该是ICE进,最后导师把那吾克热复活。又或者,根据那个闪火说的惊讶词“啥”,推测结果属于非正常现象,比如——两个都晋级,刚好免去淘汰谁的烦恼。

显然这一次比去年的节奏更快,去除了海选环节,直接上了60s。普遍来看,这一届Rapper都较为紧张,因为上一届的选手当时参加这个综艺也不知道能不能火,故而心态相对放松,发挥也比较正常。而这一届参赛者大概知道上一季的热度会就此延续,便更想将自己秀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而越是这样的心态,越是没办法平复内心的紧张情绪,所以我们看到好多知名的Rapper都失了准,连小青龙都说自己难的部分没有唱错,反而简单的部分却出现了失误。还有上一届在1V1环节被小白PK掉的辛巴,这一次更是紧张到完全乱了拍子。邓紫棋其实评价的很对,好多人不懂嘻哈音乐,也就听个舒服不舒服,这一届听起来舒服的60s,的确不多。

印象深的,反而是导师的口头禅。满脑子都是热狗给众多小弟的毒奶,还有吴亦凡评价选手的SkrSkr,以及邓紫棋不知道说了多少次的我可以帮你唱Hook。

隐隐感觉这一届可能没有上一届精彩。

也许是失掉了新鲜感,也许是轰炸下的审美疲劳。

不过我依然期待后续他们的表现,也会每集追看的。

以上。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叶秋臣


万众期待的“skr孵化器”《中国新说唱》,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上线了。

五位制作人的开场说唱Cypher,可以说是燃炸了!

最让人惊艳的,应该是这位——利用AI高科技与大数据结合“选”出来的,和潘玮柏匹配度在90%左右的邓紫棋了。

“这是女孩站起来的时代......”,邓紫棋秀出了节目中第一段饶舌。

不得不说,顶级专业的音乐人转来Rap真的有先天优势,节拍和Flow完全挑不出来毛病。

而她的加盟,无疑为《中国新说唱》提供了女性视角,也更加强了节目效果。


首先与去年的《中国有嘻哈》相比,这一季节目平淡了不少。

2018年的上半年,各种选秀综艺层出不穷,并成为了新的网络主流节目形态,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红人。

但是,不少节目组仅为了商业利益,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导致大量艺人被爆出负面消息,甚至还有一张自拍众筹了400W+的事件。

因为担心红人文化误导了青少年盲目崇拜,于是上面发出了一条“限秀令”。

在此令下,无论是哪个节目,都不敢乱来,深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再加上2018年初,红花会所有歌曲全部被下架,预示着嘻哈正式被严控。

也就导致了《中国新说唱》的第一期,整体看起来气氛很peace,“少了很多火药味儿,强行披上了正能量”。

有网友的总结的很形象:

去年选手:我被淘汰是导师不懂,导师沙雕。

今年选手:我被淘汰是我发挥不好,老师我错了。

但是rapper之间互相diss撕逼,其实也是观众爱看的一个点,也是第一季火爆的原因之一。甚至有很多小伙伴呼喊:好想PG One和GAI啊。

回想起他们上一季互怼的场面,还真是精彩。

GAI: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

PG One:你那种破歌我一天能写四公斤。

还是喜欢看rapper们怼天怼地,互相diss的样子!

节目方反复强调,这不是《中国有嘻哈》第二季,“它是新说唱”。

作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剧集式”叙事理念制作的真人秀节目,节目方把它定义为rap的二次生长。

从第一期开始,就跳过海选,直接来到了60秒表演。号称“全球万人海选不足1%晋级”的高标准严苛海选战场在节目中并没有呈现,只有一份入围选手名单。

这实际上代表着节目对上一季的反思,上一季海选过程其实出现了不少争议,而《中国新说唱》采取了“海选+海搜”的方式,线上线下集结了1万多人。

通过四大音乐网站、百所高校预选赛、奇秀、爱奇艺VIP、北美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分赛区,共二十五场比赛。

既挖掘出不知名的新rapper,也主动接触厂牌,找寻成名rapper。其实目标都是——找到最好的选手。

然后通过60秒表演这种方式,直接将节目代入高潮。


但是通过第一期节目看来,节目方“找到最好选手”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很多选手好像不是为了晋级而来,只是大家能记住我就可以,整体水平不如上一季高。

这从吴老师一次次露出小学老师般无奈的表情中就能看出来。

吴亦凡一次次提醒大家要注意拍子。

“抢拍、不稳我觉得这块非常重要,这是说唱的一个灵魂,当节拍不准,在我这关就很难过关。”

最终吴亦凡忍不住爆发了,直接将今年的选手和去年做了比较。

“我坦白说今年很失望,是对每个人,去年我没有见到这么多的,同样失误的选手......"

最后,甚至放下狠话:“我不希望到最后,连名额都不够下面的比赛!我不希望看到今年还没去年强。”

但这种担忧未必真的变成现实,从老牌OG再到年轻新秀,一些实力选手并不输《有嘻哈》。

先说本期节目最具热议的,低调却炸裂的新疆选手,那吾克热。

出场前无人认识他,但他在60秒内,凭一首《儿子娃娃》收获了全场的respect。


非常严格的吴亦凡更是激动到起立鼓掌,直言他“太skr了,像匹黑马一样”。

再比如有“节目内定冠军”传言的周汤豪,人狠话不多,上来就是一段rap,是可以看出实力的选手。


其实他来节目之前,在台湾就有一定知名度了,还和邓紫棋一起参加过节目。

能放下艺人标签重新出发,就已经是一件勇气十足的事情。

颜值与实力并存,被制作人们打趣说是“年轻瘦版潘玮柏”的周汤豪,想必会走得很远,未来实在可期。

除了男选手,还有“抛家弃子”来参加节目的女rapper,呆宝静。

她可以说是中文说唱的女OG人物——原天王星成员,拥有“亚洲旋风快嘴女神”、“华语饶舌女王”等称号。

在VAVA和万妮达没火起来之前,大陆说唱女神就是呆宝静。

在天王星时就已经小有名气,在事业上升时期回归家庭,嫁给了顽童的小春,当起了宝妈。

如今重新站上了说唱舞台。她表示:“我希望在我已经为家庭付出了所有的时候,还可以顾到自己的梦想”。


60秒淘汰赛里,她以一首《当我成了你》轻轻松松拿下3pass,期待接下来静静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带着GOSH力的王齐铭、Trap天才刘柏辛、《中国好声音》的陈梓童和《偶像练习生》的徐圣恩等等,也都来势汹汹。

节目的最后,还留下了一个悬念:备受瞩目的AL Rocco,在一段炸裂的英文Flow之后,能否晋级?

如果他的下一段Verce不是中文,是不是就要重蹈上一季覆辙了?

从本质上说,所有网综成功的根本逻辑在于,它们成为了青年文化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当下年轻人中最酷的东西,成为了潮流的最前端。

创造潮流意味着突破,也意味着冒险。

上一季节目证明了中国可以有嘻哈,但那场仗在去年已经打完了。

这一季能否打造新的热度还是未知数。

但是,这才第一期,相信有凡凡这么严格负责的制作人在,也一定不会让节目垮掉的。


关乎in Music演唱会,每天一条现场Live送给你


inMusic演唱会


《中国有嘻哈》更名为《中国新说唱》,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无奈。

去年的《中国有嘻哈》过去成功,把嘻哈音乐从地下推到了大众面前。但物极必反,皮几万、Gai这些人虽然获得了成功,也遭受到了很多质疑,有的人还从天堂跌落地狱,从此销声匿迹。

《中国新说唱》更加规范,但却没了灵魂,没有了嘻哈音乐的灵魂。选手们中间有很多成名已久的嘻哈歌手,为了走上台前,做了很多妥协。



最明显的一点,火药味没有了,选手们之间,选手和导师之间没有了剑拔弩张,少了很多看点。大家都在被迫收起自己的个性,但嘻哈歌手没有了个性,演唱会特别乏味。

大家仔细想想,去年的《中国有嘻哈》,从头到尾都有人与人之间,厂牌与厂牌之间,场内和场外之间的互相diss,就算总决赛皮几万和Gai拥抱在一起,但仍然看得出来他们彼此视对方为敌人,根本不可能和解。



导师阵容多了一个邓紫棋,也算多了一点活力。惊喜的是阿岳开始唱嘻哈了,不变的是吴亦凡依然十分严格。

一如既往的在造流行词,吴亦凡的skr,潘玮柏的“邓紫棋说得对”,邓紫棋的“我给你唱副歌”,但总觉得缺少激情。

除了那吾克热的《儿子娃娃》外,没有特别炸的。

节目中有一个地方感触很深,就是练习生出道的参赛选手,他们每次都是唱同一个主题,什么练习生不容易啊,融不进地下嘻哈圈之内的。

我自己听得很烦,导师们也很凡,吴亦凡就直截了当点了出来,以后不要在写这种东西,不要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练习生。

节目刚播出了一期,应该有个慢热的过程,期待中,希望后面的选手能炸翻天。

路过的朋友们同学们点个赞点个关注呦,爱你们!


迷影生活


《中国新说唱》的前身是《中国有嘻哈》。

虽然改了名字的新节目被灿星一起并入了《中国新XX》的行列顿时觉得有点土气,但好歹也是播出了。(我一个在组里的朋友和我说,在上前的一个礼拜,这个节目还在不安之中,看来审查真的很严苛了)

毕竟经历了PGONE事件,嘻哈艺人素质低下等事件,《中国有嘻哈》差点就变成了《中国有吸D》。

好了,说回《中国新说唱》,从第一集的表现看,直接过滤掉了之前的海选镜头,也就意味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经过一轮筛选之后的选手演出,在质量上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保证,导致了一个娱乐性的综艺节目缺失了他的趣味性质。毕竟,很多网友还在等待着看GIAO哥这样的选手来比赛呢,怎么节目组说不给镜头就不给镜头啊!

起点是高了,而且导师们的水准也比上一届更高了,这一届的吴亦凡依旧很严苛,总是第一个就按下FAIL键的人。

而且这一届的选手直接60s,有备而来,在曲风也偏向单一,更多的是trap的风格,oldschool都很少听到了,不像去年60s的时候百花齐放,还有鬼卞这样的电锯嗓,gosh的方言说唱也特别有范儿,孙八一的商务oldschool也很惊艳,最后嘻哈侠欧阳靖更是用国际一流的技巧惊艳全场。

所以,光从第一集看下来,觉得整体的娱乐性和多样性没有第一季好,但是选手的起点都高了,希望下一集能够有新的内容吧!


香港电影


这节目太能编了,不断制造噱头博人眼球,但我想说导演还是没能hold住演员,让节目风格定位很尴尬,比如热狗、潘玮柏、邓紫棋三位的轻松氛围跟吴亦凡、张震岳两个装逼犯的肃杀氛围对比显得格外违和,让人觉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张震岳没有资格但又资历,吴亦凡啥都没有还坐中间板着个逼脸恶心大家,好好的一个节目就被这坨屎搅黄了。


ITT7


《中国新说唱》作为《中国有嘻哈》的第二季,在一开场就展现的跟去年不一样了,首先选人的范围更大,这次不再局限在国内,而是其他国家都有,毕竟说唱文化起源于外国,很多优秀的说唱歌手都是在国外进行学习的,所以可以更好的选人。

而且这一季看下来,感觉还是挺新鲜的,首先加入了女性制作人,而且邓紫棋其实还挺适合这个明星制作人身份的,因为她足够年轻,可以很好的接受说唱文化,她在开场前的那段说唱也非常的精彩,而且她本人的音乐素养绝对是够的。

这次看制作人的座位安排也会发现,邓紫棋跟潘玮柏是一组,张震岳和热狗是一组,吴亦凡单独一组,三组每组一票,有的时候制作人需要商量着来,但是还好目前没有看到有分歧的时候,可见他们现在还是就最基础的一些歌词、节拍在考核选手,还没有形成不同风格之间的冲突。

这一季的选手感觉上就像吴亦凡说的,似乎没有上一季的好,上一季的一些黑马犯的错结果这一季依旧在犯,比如小青龙。这一季上的很多rapper其实都是有自己的圈子,已经有一定的名气了,大家很多都彼此认识,可见这是一个老手的比赛,所以他们在上节目的时候一点没有新人选手的那种紧张焦虑和想要获得认可,而是大部分都过于急着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这也就出现了吴亦凡说的拍子问题,他们只想要在节目上表现自己,这种态度其实挺不好的。

还是期待选手新的表现,希望大家不要再犯最简单的错误了。


颜公子看剧


看了第一期的中国新说唱,虽然上场接受考核的选手不是全部,已然感觉水平方面和去年的差别不大,(造型没有以前的夸张了,这个是我预想到的)。希望在下一期可以看到更出色的高手。

我喜欢说唱,但是更希望将说唱和歌唱融合起来,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