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用一大杯涼茶換來的人生機遇

曹德旺被公認是當代中國最值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他14歲輟學,卻自學成才,成為傑出的經營管理大師;他身處偏遠的鄉鎮玻璃廠,卻做出了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塊汽車玻璃;他創立的福耀玻璃,雖是家地方民企,卻成為全球汽車巨頭的首先供應商;他從不以慈善家自居,但至今已為中國慈善公益事業捐款超過80億人民幣……

從農民成長為傑出企業家,人生的第一桶金尤為關鍵和重要,曹德旺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贏得的?

1968年,經人介紹,22歲的曹德旺和陳鳳英結婚。剛結婚他就提出和大家庭分開過日子,他母親很生氣地問:“為什麼要分開?”,曹德旺說:“我要出去闖一闖。我不想老了以後像爸爸一樣!”那時候,曾經也在上海灘闊氣過的曹德旺一家,已經家道中落,家裡時常揭不開鍋,而父親曹河仁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曹德旺看上了做白木耳的小生意,並且和媳婦商量,賣掉她的嫁妝,又借了些錢,湊了幾百元,當做種白木耳的本錢。當時,很多人都在種白木耳,政府也不反對。後來,曹德旺把白木耳賣到價格比較高的江西,但還是不賺錢,只是沒有虧而已。

曹德旺明白了,自己種是賺不到錢的。從江西回福州的時候,他盤算著,白木耳在福建賣1元,到了江西能賣3元,如果只倒賣賺差價,不就賺到了嗎?

回到老家他就和鄉親們收購白木耳,賣到江西去,一次就賺了近千元。到1970年底,曹德旺就賺到了3000元。那時,2000元就可以蓋一個房子。

曹德旺心想,用這3000元再做最後一次,就可以結束生意,好好過年了。可這最後一次卻被民兵查了,差一點弄個“投機倒把”的罪名。

賺到錢,還賠得一無所有,從江西回來曹德旺幾乎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乾了。但他很快明白,他連哭的本錢都沒了,因為還欠了人家一堆債,必須打起精神來想辦法度過難關。

回到村裡,曹德旺挨家挨戶地解釋,向鄉親們承諾:“短了的錢,我一定一分不少地給上。”

那個年代,全國各地發動人民的力量興修水利工程,去修水庫每能拿3元工錢,為了還鄉親們的債,曹德旺選擇去工地幹活。

曹德旺在工地拉車,一車土半噸,運一次要走十多公里,一天拉三個來回。他還在工地做過修車工、炊事員。當修車工是因為工地的一場大火,把他的車子給燒壞了,但他沒有圍著營長要賠償,而是申請自己修車,解決生產的問題。

他是營裡最後一個拿到賠償的,營教導員對他的行為特別讚賞,把剩下的賠償款,比如糧票、布票什麼的都讓他領走。

沒想到這些賠償變現後有1000多元,而很多吵著要賠償的工友,也就拿到幾十塊錢。曹德旺不吵不鬧,還忘了要,卻得到人家主動給的這麼大一筆賠償!

更奇妙的是,在營教導員的幫忙下,曹德旺在江西被民兵奪走的白木耳,按收購價——比市場便宜了三分之一,賣給了政府。這讓他徹底還清了鄉親們的欠款。曹德旺後來說,那段時光是他一輩子最快樂的時光。

修完水庫,還了債,曹德旺到莆田大洋農場做起了果苗技術員,這期間偶然碰到一個同鄉人。那人向他討一口井水喝,曹德旺知道暑天口渴如果猛喝生水,一定生病,就把自己的一大茶杯涼茶拿出來請這個人喝。考慮他要走的路還遠,他還請那人留下休息一晚,並幫他搭班車。

後來曹德旺才知道,那人是山兜農場的場長,名叫王以晃。當時,曹德旺只是出於做人起碼的同情心,但王以晃感恩在心,堅持請他到農場當銷售員,賣樹苗。

1973年春,曹德旺到了山兜農場,不到一年就摸清了銷售的竅門。到1975年他賺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足足6萬元。當時有這麼多錢他也不敢露富,全藏在家裡的床鋪下,鋪了厚厚一疊!

1976年,在父親的堅持下,曹德旺回到福清高山鎮異型玻璃廠當採購員。因為這個因素,他第一次接觸到玻璃行業,並最終創辦瞭如今聲名遠揚的,全球最大汽車玻璃企業之一——福耀集團。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