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的槍從75毫米改爲76毫米有什麼意義?

漫威大宇宙


首先,題目中文的應該是謝爾曼坦克的火炮,而在英語中,Gun除了槍之外,還有火炮的意思。

而從75毫米到76毫米,表面上看火炮的口徑僅僅是提升了一毫米,變化並不是很大,但是實際上在性能上是有飛躍式的提升的,因為改變的是火炮型號。而即使是同一個口徑的不同型號火炮,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德軍的75毫米步兵炮和75毫米PAK43,在對抗坦克時性能肯定是不同的。

M4謝爾曼坦克其實最早在美軍的的設計中,和德軍的四號坦克一樣,被設計用來被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而不是後來的反坦克任務,因此其裝備的是一門短管的M3式75毫米坦克炮,用於執行反坦克任務時性能很差,其使用M72型穿甲彈時只能在100米才能擊穿德軍的四號坦克正面裝甲,而在接近敵人的過程中很容易被敵人幹掉。後來即使是有了較好的被帽穿甲彈,雖然能對抗德軍的四號坦克了,但是面對德軍更新更強的豹式坦克依然無能為力。

於是在坦克火力不足,而重型坦克又極為難產的情況下,美國人開始對謝爾曼坦克的火炮開始了改進,這就是M1式76毫米坦克炮。首先在外觀上M1式坦克炮的身管更長,而且有加裝制退器和沒有制退器兩種型號。使用專用的被帽穿甲彈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德軍虎式坦克的裝甲,而對於稍遜一籌的豹式坦克等來說更是足夠使用了,因此成了後來M4謝爾曼坦克的標準火炮。

而其實除了這兩個口徑之外,M4謝爾曼還有一些別的衍生型號,比如使用105毫米榴彈炮的自定榴彈炮版本,主要用來支援步兵作戰,進行遠程火力支援。後來M4謝爾曼在以色列人的手中被改進出了最強的改進型號,這就是M51超級謝爾曼,使用法制105毫米反坦克炮,足以對抗當時的T55等這些新銳坦克了。


戰爭之王


  謝邀!西方國家不像我們,對槍與炮這兩種武器有著嚴格的界定,比如,我們把20毫米的口徑尺寸作為區分標準,認為口徑小於等於20毫米的身管武器是槍,口徑大於20毫米的是炮。他們則對這兩種武器沒有一個明晰的區別概念,把槍和炮統稱為“gun”。提起大名鼎鼎的“謝爾曼”,人們一定會聯想到二戰期間與德軍“豹”式坦克上演顛峰對決的美軍M4型坦克,由於“謝爾曼”是歷史上第一款加裝火炮垂直穩定器、能夠實現行進間瞄準射擊的坦克,因而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謝爾曼坦克炮由75毫米升級為76毫米的意義,在於提高穿甲能力。諾曼底登陸之前,美國陸軍一直非常自負地認為謝爾曼坦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中型坦克。然而,在1944年11月德軍“萊茵河衛兵”行動的重創之下,美軍猛然意識到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謝爾曼坦克,在與德軍“豹”式坦克的較量中已經明顯處於劣勢。1944年以前出廠的謝爾曼坦克裝備一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這種坦克炮使用高爆彈時,對人員的殺傷效果相當出色;如果使用穿甲彈,其效能就會大打折扣,只能用平庸來形容。對此,二戰老兵的訪談錄中充滿了令人沮喪的回憶:謝爾曼坦克在數百米至數十米不等的距離上,向德軍“豹”式坦克開火,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炮彈擊中德軍坦克正面裝甲後即向上反彈,一直飛到幾百米的空中。對此,包括第3集團軍司令巴頓將軍在內的前線指揮官紛紛向美國防部提出質問:擁有強大工業研發技術和製造能力的美國軍火商,為什麼不能儘快給謝爾曼坦克配備更大威力的火炮呢?在前方將士的施壓之下,謝爾曼坦克的火力升級計劃迫在眉睫。

  雖然缺乏對高性能坦克炮的迫切需求,美國軍械署自1942年初以來一直主動研發76毫米坦克炮,經過近兩年的持續努力,已有多種型號的76毫米炮處於試用階段,這其中就包括為M10坦克殲擊車配備的M7型76毫米坦克炮。但這款坦克炮體積龐大,非常笨重,難以裝配到謝爾曼的炮塔內。為此,軍械署利用3個月時間,進一步研發了小型的T1型76毫米坦克炮。1944年3月25日,美國軍械署在阿伯丁試驗場對T1型76毫米坦克炮和90毫米炮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T1型坦克炮的穿甲威力優於90毫米炮。1944年12月,換裝T1型76毫米坦克炮的謝爾曼在西歐戰場上首戰告捷,終於可以擊穿“豹”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了!至此,巴頓等坦克部隊指揮官一致認為,謝爾曼的火力升級雖然只有1毫米,卻在穿甲厚度上贏得了近50毫米的提升。


慕什塔戈


謝爾曼坦克的火炮換裝意味著西線盟軍有能力與德軍裝甲部隊正面抗衡,75mm主炮與76mm主炮雖然只有1mm的口徑差距但是穿甲能力卻有著天壤之別。早起的M3型坦克設計思路比德軍的3號坦克還老,狹小的炮塔僅能安裝一門75mm40倍徑的短身管火炮,它在1000米距離上僅能擊穿62mm厚的鋼板,

但是此時的德軍主力4號坦克已經將前部裝甲加強到80mm,再加上坦克手經驗老套在作戰中採取適當角度姿勢規避盟軍的反坦克火力基本免疫了M3型坦克的火力,而4號G型坦克的75mm48倍徑主炮威力遠在謝爾曼的75mm40倍徑主炮之上,儘管只是相差了8個倍徑但4號坦克炮更加修長,炮彈可以獲得更高的速度,配合德軍鎢芯穿甲彈的優勢,4號坦克穿甲能力遠超謝爾曼。

針對謝爾曼坦克穿甲能力的不足出現了各種改進方案,最基本的就是換裝76mm53倍徑的火炮,很明顯這就是針對加強版的4號坦克而來的,但是德軍很快又推出了更強的5號豹式和6號虎式坦克,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西線盟軍又開始緊急給謝爾曼換裝火炮,這就出現了76mm52倍徑的謝爾曼主炮。

裝備這種炮的是謝爾曼M4型,如果使用M62型被帽穿甲彈的情況下,在500米距離內可以擊穿116mm裝甲板、在1000米距離內可以擊穿106mm裝甲板,美國人並沒有徹底甩開對手的意思只要夠用就可以,考慮到德軍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僅有102mm這種76mm炮完全可以扭轉細線裝甲對比的態勢。,但是在實戰中往往不是這樣,因為德軍裝甲兵一般都有一定作戰經驗,可以在坦克的對射中保持車體有一定的傾斜起到斜角裝甲的作用,因此配備76mm的謝爾曼也還是力不從心。

其實在坦克炮上做文章不是美軍的一家專利,很多主戰坦克都通過換裝主炮來提升威力。德軍坦克的幾種有名的火炮都是在原有火炮上不斷升級而來的,比如上文提到的75mmL48倍徑火炮就是將原來的75mm反坦克炮砍掉部分倍徑後安裝到坦克炮塔裡的,虎式坦克的88mmL56倍徑主炮、豹式坦克的75mmL70倍徑主炮也是原先的同口徑火炮極端極加大倍徑的產物。

對於坦克主炮來說口徑固然重要,但是倍徑也同樣不可忽視。這是因為主炮發射穿甲彈的穿甲能力不僅取決於但要爆炸威力帶來的勢能,還與炮彈擊中裝甲時的速度(動能)有關,速度越快就越能擊穿堅硬的裝甲,當然這是在彈頭足夠堅硬的情況下。德軍大範圍使用鎢芯穿甲彈解決彈頭輕度問題,利用國內優秀的火炮炮管制造工藝生產出倍徑驚人的主炮(虎王坦克的88mm主炮達到驚人的71倍徑比豹式坦克還多1呢!),確保自己的裝甲兵擁有勝過對手幾十條街的武器優勢。

當然了,炮管太長也不是沒有弊端,狹長的炮管很用以因地球的重力吸引而下垂,也就是有變彎的麻煩,德軍只能在車身前方增加一個支撐物來儘可能減小炮管的變形,這就等於將炮塔固定死了在作戰中坦克成員需要冒險鑽出車外解鎖這個裝置,如果是在遭遇戰中遇到這種事就很尷尬了,著名的獵虎坦克殲擊車在阿登反擊戰中阻擊美軍巴頓軍團救援巴斯托涅的戰鬥中,就遇到上述問題,車長差點在解鎖固定過程中被擊斃。


兵器世界


謝爾曼坦克的主炮從75mm變成76mm獲得了足以抗衡德軍豹式坦克的戰鬥力,在對付德軍加強版的四號坦克時也顯得遊刃有餘。使用76mm主炮的謝爾曼第一次生上戰場是在諾曼底海灘上,此時洶湧而來的300萬盟軍最需要能夠抗衡德軍虎式、豹式坦克的裝甲武器,而使用76mm炮的謝爾曼無意識最重要的力量支撐。

謝爾曼M3型坦克使用的75mm主炮倍徑僅有40而已,也就是說炮管非常的短,炮彈離開炮口的速度有限不足以穿透德軍坦克厚重的裝甲,根據測試在1000米距離上開火這種40倍徑的火炮僅能穿透63mm的均質裝甲。當M3型謝爾曼在非洲前線參戰時前部裝甲已經加強到了80mm,在配合德國裝甲兵老道的作戰經驗,在坦克決戰中只要保持一定車體傾斜就可以獲得斜角裝甲的防禦效果,80mm前裝甲的四號坦克是謝爾曼M3無法撼動的。

隨後盟軍推出了換裝76mm53倍徑的主炮,這種加大倍徑的火炮炮管更加修長、炮膛也更加巨大,在射擊時的後坐力也更大造成炮膛的後退空間更大,而原先狹小的謝爾曼坦克炮塔根本不能容納這種新式火炮,因此在M4型謝爾曼上使用了重新設計的巨型炮塔。76mm53倍徑的主炮穿甲能力大大提高,在1000米距離上可有效擊穿106mm的均質裝甲板,足夠打穿德軍的終極版四號和豹式坦克。

正是有了這種強火力的謝爾曼出現。細線盟軍才得以穩固諾曼底海灘陣地,並在諾曼底周邊的一些列阻擊德軍反擊的戰場上頑強死守,等待後續300多萬援兵的到來。在反撲諾曼底德軍中大量裝備了擁有80mm前裝甲和側裙裝甲的四號坦克,以及使用80mm傾斜裝甲的豹式坦克,只要採取合適的作戰策略謝爾曼的76mm53倍徑的主炮就可以應對德軍的裝甲鐵流。大量裝備這種火炮的謝爾曼組成的裝甲洪流最終淹沒了德軍強大的虎式坦、豹式、獵虎、獵豹、虎王等精銳裝甲兵器。


利刃軍事


它與內徑變化1毫米無關。76毫米炮具有更大的殼體,其中推進劑保持相當多,從而產生更高速的殼體。將更高的速度與更好的設計穿甲彈相結合意味著對敵方坦克的效率更高。將新76毫米與原來75毫米相比較的唯一原因是為了避免在訂購和提供彈藥以對抗部隊時產生混淆。外殼的直徑可能大1mm,或者不大。由於錶殼直徑和長度的差異,您無法將76毫米彈藥安裝到75毫米槍中。

關於75mm作為高爆炸炮的更好的炮,已經有人說過很多,因為76mm的更高的速度需要更厚的炮彈壁以承受炮中更大的壓力,導致更少的爆炸空間。然而,沒有什麼好理由將HE輪加載到與反坦克輪相同的速度,並且76mm HE外殼與75mm相同的載荷和有效性很容易實現。

另外,這是對敵方坦克裝甲增加的回應

謝爾曼坦克上最初的75毫米炮是一種出色的多用途武器,但它確實與德國虎和虎式坦克等較重的坦克作戰。

76毫米比謝爾曼原來的75毫米炮提供了明顯更高的護甲穿透力。這讓謝爾曼在與上述德國坦克的戰鬥中獲得了更好的機會。然而,它確實以犧牲75毫米的高效爆炸力為代價,這是為什麼它沒有在所有謝爾曼人中普及的原因之一。

謝爾曼從75毫米到76毫米槍炮的炮擊是對更重的德國坦克。76mm提供了卓越的裝甲穿透能力,其代價是降低了其多用途能力,以幫助處理德國坦克。


愛旅行的里奧


簡單講,身管更長,76炮還有炮口制退器,炮彈性能更佳,還能發射APDS,如果說75炮的謝爾曼遇到虎豹必死無疑,那麼76炮的謝爾曼(比如M4A3)1000米內,正面有能力和虎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