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用奇谋消除青徐割据势力,实现北方真正统一

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其实也很聪明,继承了曹操的优良基因。

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辨析了曹丕广陵征吴的问题,认为曹丕有很深的政治考量,借此平定了青徐臧霸等人的割据势力。

臧霸是徐州北部地头蛇,曾附庸于陶谦、刘备、吕布,在曹操攻克徐州时降伏于曹操,在青州与袁谭作战有功,进一步扩大了势力范围。

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

史学家田余庆评价曹丕消除青徐割据势力说:“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

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