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裁員”的消息,再次將小黃車ofo推到了輿論峰頂。如今,各方勢力都希望打破這個僵局。
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又不得不說。所以,今天一篇短文送上。
先說核心觀點:
第一,小黃車今天的局面確實很危險,朋友圈闢謠已經沒有意義了。
第二,一輪又一輪唱“黃”小黃車,其實是各方勢力希望打破目前的僵局。
第三,打破僵局的“姿勢”不同:有的人希望它“黃了”,有的人希望各方“妥協”。
挺心疼ofo的市場部員工,要時常出來“闢謠”,真是不容易。
一段時間以來,小黃車似乎一直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虧損,供應商欠款,挪用押金,裁員,降薪……這些傳聞似乎就沒有中斷過。
無風不起浪,無風更不會一浪緊過一浪。
然後,有消息說脈脈向ofo員工推送了這樣的信息:
再然後,ofo這一方也有人出來闢謠了:
小黃車闢謠歸闢謠,約飯歸約飯。但日子不好過這件事,應該已是行業公開秘密。當然,之前摩拜的日子也是如此,只是被收到美團麾下,現階段安全了。
如今,ofo的日子不好過,多少還是有些要“黃了”的風險:
如果靠自己扭轉局面,太難了。窟窿太大!賺錢太慢!
如果繼續融資,這麼大的窟窿,這麼強硬的創始人(戴威算得上史上最強硬的創始人了吧),還有兩個虎視眈眈的“大股東”(滴滴和阿里),哪個投資人願意進來呢?
那麼,原有的滴滴、阿里兩大個股東呢?從目前看,ofo與滴滴很難有迴旋的餘地,就是僵持。阿里呢?阿里手裡還有哈羅這一張好牌,所以對ofo的態度很含糊,不親近,也不冒進。
滴滴、阿里都與ofo僵持在這裡,關係沒再走近一步。最根本的癥結,就是卡在了主導權上——戴威想自己做成一件大事!
在中國互聯網創業史上,如此難以搞定的創業者,戴威也算頭一個了。
這麼僵持著,對誰也沒有好處。
那麼打破僵局,對誰有好處?
這個利益關係,真的很複雜。ofo畢竟還是目前共享單車市場的頭部企業,並且,它的最最最大的價值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佔有率高。
大家都知道,去年上半年的共享單車“競賽”中,ofo和摩拜瘋狂擴張,“塞”滿了很多一二線城市。去年下半年,相繼有十幾個城市管理部門宣佈限制投放,禁止新增單車投放。
這些可都是大城市啊,是共享單車的必爭之地啊!
這意味著什麼?
滴滴的共享單車(如小藍),被卡在大城市邊緣。所以我們看到小藍單車一直在大城市邊緣“徘徊”。
哈羅的共享單車也被卡在大城市邊緣。雖然阿里巴巴高管曾鳴透露哈羅日訂單總量超過摩拜和ofo之和,但是外界很多人都並不相信。
如果不能大規模進入這些大城市,滴滴和哈羅就很難施展拳腳。
ofo“死死地”站在那裡,對於ofo、滴滴、阿里、哈羅,都是僵局,也是死局。或許局面對於開始走上正軌的摩拜反而是利好。
所以,多方勢力都希望打破僵局。
當然,還有一些人更希望打破僵局——比如被ofo欠錢的供應商,以及這些供應商下面的供應商。
“ofo和滴滴、阿里的這種僵局,我們最難受。”一位供應商吐槽,如果指望ofo獨自還債,已經沒有可能了。而無論是滴滴接盤,還是阿里接盤,供應商的欠款就有著落了。這位供應商從去年年底開始已經去ofo總部催過很多次款,ofo從來不說不給,只說“再給我們一點兒時間”。但他知道,自己再等下去,公司的運轉已經難以為計了。同時,自己下面的那些供應商,也快“活”不下去了。
據懂懂筆記了解,被欠債的大戶有:飛鴿,鳳凰,科林,富士達,小米移動,偉創力……此外,還有N家規模稍小的供應商。
這位供應商告訴懂懂筆記,他並不是被欠債最多的。但是他的公司規模小,不像上述那幾家,那幾家最多隻是虧損,而他要是拿不到錢(付款給供應商),恐怕就要倒閉了。所以,他怕小黃車真的“黃了”。
可以看得出,各方勢力都希望的是,先打破今天的僵局。
當然,打破僵局的“姿勢”不同:有的人希望它“黃了”,有的人希望它“妥協”。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