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程咬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被历史黑了无数次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人。和评书中与母亲相依为命为生活所迫去贩私盐不同,历史上的程咬金祖上三代都是州郡一级官员,是地道的官N代。虽然程咬金家的出身不算当时的顶级士族,也算地方大族了。隋末天下大乱,程咬金组织乡兵数百自保家乡,可见其家族势力。

程咬金这个人物,无论在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对他的描述都是: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考证古籍后可以看到,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国号为唐。武德三年,李世民受封秦王,程咬金隋李世民南征北战,击破窦建德、王世充的势力,程咬金以战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太子李建成欲剪除秦王羽翼,向高祖进谗以诬程咬金。李渊信以为真,欲使程咬金外放为康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刺史,程咬金向秦王求助,李世民介入其中,这才去了李渊的贬谪之心,不久,程咬金“拜太子右卫率”,又过一段时间,被加封为右武卫大将军。

程咬金能一路官运亨通的重要原因就是会看人,他先后跟过李密、王世充、李世民等多位枭雄人物,但最后他就认准了秦王李世民能成大事,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对抗中李世民的弱势很明显,李世民的手下先后被调离的时候程咬金不离不弃、生死相随,最后更是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

程咬金能历经多位帝王还能永享富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进退、安守臣子本分。随着李世民的几个儿子日渐长大,当年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牵扯进了储位之争,比如房玄龄家族、杜如晦家族、魏征家族、侯君集家族、长孙无忌家族,这些家族的下场最后都不咋好。

可以说,无论对于大唐王朝的开国史,还是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逆袭史,有勇有谋的程知节,都是地位功劳无比重要的一代良将。也正因这一辈子的功劳苦劳,程知节的画像也被李世民请入凌烟阁,排名大唐功臣中的第十九位。

但就是这样一位大英雄,后来六十七岁高龄时,即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却是意外栽了跟斗。当时的程知节受命征讨西突厥,可那时的他老迈昏聩,不但指挥乱七八糟,脑筋更犯了糊涂,听凭副手王文度胡乱出主意。结果战事劳而无功,打了一辈子胜仗的程知节,也被唐高宗一怒免官,九年后善终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