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鲲号挖泥船能否用来清理黄河淤沙,让大河具有通航能力呢?

枫叶at酒未央夜阑珊


众所周知,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因为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量的泥沙堆积,使我国这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大河的通航能力十分低下,甚至远不及一些江南水乡的一些地区性河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遗憾。

而在去年,我国建造的目前世界第三大的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曾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能不能用这款亚洲最大的挖泥船来疏通黄河的河道呢?让这条大河具备一定的通航能力呢?

笔者认为,虽然这个想法理论上是似乎是可行的。(天鲲号挖泥船功率强大,看在数小时内就挖出水立方体积大小的淤泥,清理黄河淤沙当然不在话。)但是,如果真的要实行的话,将会出现很多麻烦事。

首先,天鲲号船长达140米,满载排水量达17000多吨了,所以要从黄河下游进去工作简直是比登天还难。要知道黄河下游的通航能力比上中游还低,只有部分河道具备300吨左右的船只通航能力。

其次,就算天鲲号挖泥船能成功的清理了大量的淤沙,拓宽了河道。但想要具备通航能力也要足够的水位,而这个恰恰是黄河所不具备了。我们从地理上可以知道黄河位于北方地区,该区域气候较为干燥,降水量少。机,所以黄河的径流量不大,甚至还出现过断流的极端情况。所以就算我们可以成功改造其河道淤积的状况,但是大自然的降水量却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需要改变一些人定胜天的想法,如果总是想着去用现代的高新科技去改造自然,到时候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利刃军事


不能!请见谅我的直接,因为作为天鲲船航道公司的技术人员,我想专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国之重器~天鲲号

首先介绍一下天鲲船的建造背景,随着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建设步伐加快的情况下,疏浚工程正越来越多地向深远海进军,没有大型化装备,这些复杂的远海深海工程很难实现。着眼这一点,国际知名的四大疏浚公司正加紧布局,中交疏浚集团整合天航、上航、天航三大疏浚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疏浚公司。但仅就大型化设备而言,我国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尚有差距,目前,国际最新重型绞吸挖泥船总功率达到了4.418万千瓦,是DEME集团下属在建的“Spartacus”号,计划在2019年交付,而“天鲲号”为2.58万千瓦。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要与国际疏浚巨头PK市场,走出去必须要有重型装备!

那为何不能疏通黄河,具备通航能力呢?

第一,环保不允许。当前国家基本叫停了沿海吹填造地用海审批,目前处于史上最严环保政策!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施工,会搅动影响黄河水质及河内生育的生态平衡,黄河远未有远海海洋的净化和吸收能力!

第二,施工条件不允许。按天鲲船技术规格和黄河水深、宽度,不适合天鲲船施工。天鲲船吃水不够,且尾大掉头难,进尺效率低,易搁浅安全隐患大!真若疏浚更适合“浚江”之类的环保小绞吸。再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吹填区,按天鲲船功率,半小时即可吹满一个足球场面积,深度1米的纳泥区!黄河周边能有哪一个巨型湖泊纳得了那么多浩瀚的泥水混合物?如何泄水?流向哪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经济条件不允许。造那么大的巨无霸,油耗、船机使用费每一个月没有3000万元的消耗是不可能的,假如即使能疏浚黄河,产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万方油耗会急剧增加!相当于拿着大炮打蚊子!我们的天鲲号,是定位在远海岛礁建设、深海中大展拳脚的!深海远海才是它的主战场,在那里它才能一展国之重器的雄风!

码字不易,如若有兴趣或喜欢,请关注,我们一起探讨施工领域的话题。


筑路拓荒


黄河的通航能力,不管你挖多深,都没有多大作用,因为黄河的流量决定了通航的能力。北方天然就缺水,工农业都缺水,黄河的流量还得各省分配,上游地区用多了,下游地区就没水用,黄河下游已经断流很多次了。流量少了,不管挖的多深,水深是不变的,因为水没有增加,水浅浅船的吃水深度都被限定住了,辛辛苦苦、花了大价钱挖深之后,大船还是走不了,浪费钱了。

黄河还有冰期,到了冬天是要结冰的,连小船都走不了,在从南往北流的河段,开春的时候还得炸冰,不然就会形成凌汛,所以即使挖深到了冬天大船小船都跑不了,还不如把用来挖河的钱用来修铁路,一年四季都能运输。

有人说把黄河挖深之后,把长江水调到黄河,增加黄河水量,不知道咋想的,长江水调到黄河是要花很多钱的,花那么多钱调的水然后白白从黄河流进海里,这真是烧钱,这个钱宁可把水运到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缺水城市,也不能让水再流到海里,比如南水北调东线就是从黄河底下穿过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清理黄河於沙,很可能导致黄河决堤。比如把黄河的沙挖走了,河两边堤坝的泥沙会往河中间塌陷,黄河是地上河,别的河堤坝的泥沙往中间塌陷,大不了就是河道拓宽,但黄河的堤坝都是人堆上去的,塌完了也就决堤了,想一想地上河的样子。


租房派租房


应该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此事

黄河的水流量非常小,还经常断流;黄河的含泥量非常大,淤积非常严重;黄河的河床海拔非常高,像一堵巨大的墙横亘在平原之上;决堤风险非常高,时刻威胁着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改造黄河就是要有宏观思想,结合客观现实

1、应该重新规划河流走向,截弯取直,从科学、经济、农业、工业的角度来规划好;和国家地理中心郑州相结合,在郑州打造内河最大港口,能够与郑州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相互产生更大的作用

2、首先找到疏浚产生的泥沙填埋地接收方,综合来看,日本韩国泥沙的需求非常大

3、并且拓宽河道,基本保持在2000米的宽度,这样黄河就非常时候通航,万吨海轮可以直接进入到郑州

4、建议从黄河郑州段就开始深挖,河床能够海平面以下45米,对在海平面一下的河床河堤做防水出来,防止土地盐碱化

5、对于黄河中游,产生泥沙的重灾区,应当加大植树固土,硬化河堤,减少泥沙产生量

6、从郑州到东营的700多公里通航海轮的河段,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产业,振奋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应该不会低于长江下游经济带;远期建立一个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三角洲经济区


汉之星


我认为完全能,但为了彻底治理黄河,应分以下几步,首先应疏通黄河故道,作为黄河的第二入海通道,其次,疏通并加宽大运河,使其兼作黄河的入海通道,第三,从江汉平原西部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调长江水入黄河,给黄河沖沙并兼作航运,以上工程基本在平原,完全可用冲沙船作业。若长江水不足,可从澜沧江调水入金沙江,工程不大,只要一个水库加几十公里随道即可。若此工程能完成的话,则华北变江南。


手机用户6611996851


黄河泥沙大主要就是经过黄土高原造成的,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的治理,植被的增加,泥沙是逐年减少。

设想:如果在泥沙冲刷量太大的流域,开挖一条人工河道,用混凝土铺建,这样河流就不会冲刷河道泥沙。 黄土区域下雨,通过泥沙沉淀技术,让流入新黄河的雨水不含泥沙。

另一个措施,让携带泥沙的黄河水流入到煤矿塌陷区,黄河泥沙会沉淀进入采空区,填满采空区,流出来黄河水就是清的。一举俩得!哈哈,不知道可以吗?


界首王健


凭现在的技术能力,有很多手段可以挖深黄河河床,但黄河的上游来水量就那么多,即使把河床挖很深,河底的水还是浅浅的,仍是不能航行大船的。只是改变了黄河景观一一头顶悬河变成了黄河长峡。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就不可能花大投资大力气去实施。


朴人1


鄙人在经多方查阅资料后,得出一个答案,用''天鲲号''挖泥船清理黄河淤泥,就好比战略导弹打航母是一样的话题。


天鲲号挖泥船在施工作业时,泥水混合物的吞吐量每半个小时就可以填出一个篮球场,这么大的吞吐量,在黄河沿线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消化能力(因为是泥水混合物,得要沉淀池蓄存泥沙,不然又流回到了河床)。

既然排放量大,吸收量当然更不用说,黄河河道里的淤泥,同样不够天鲲号挖泥船塞牙缝的,这样势必影响其正常工作,增加油耗成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8c64b307f0a479abf9610d9cced867c\

荆门陈威


黄河的水量决定黄河不可能搞大顿位通航,如果硬固执的挖深河道,则水流缓慢,那么黄河每年几亿吨的泥沙如何搬运出海,泥沙出不了海,挖深的河床很快又会掩埋,三门峽水库的教训尤其深刻


流水132730781


通过深挖黄河河道达到通航能力不可取,因为黄河的通航相较于两岸人民的吃水问题是次要的,近些年黄河通过调水调沙河床下切不少,但出现了两岸引水闸无法放水的情况,为两岸提供不了水很要命的,黄河尤其中下游属于严重缺水地方,用不上黄河水很影响经济民生,近年两岸种水稻的越来越少就是用不上黄河水造成的,所以鉴于黄河的特殊性,通航次要,民生更重要,需要疏浚,方法很多,前些年用泥浆泵也把大堤的背部加宽了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