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跌落神坛?“神药”阿司匹林会大大增加黑色素瘤风险!

说到阿司匹林,想必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了。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它已走进千家万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阿司匹林还与青霉素、安定一起被认为是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杰作。

阿司匹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药。不仅经历过从古代的止痛药到麻风病药,还经历过拿破仑的海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再到现在的又一次新的各种预防性用途。甚至伴随了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且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西班牙哲学家加赛特(Jose O. Gasset)还将二十世纪称作阿司匹林的世纪。

它不仅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关节痛、牙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还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或许能用于治疗或延缓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甚至可用于降低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载誉满满,一度被奉为“神药”。

每年全球阿司匹林的产量多达五万吨。如果把他们都制成500毫克每片的片剂,其数量就可达1000亿片,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00万公里,足足可以绕地球25圈

而研究表明,一半65岁以上的人每天或隔天服用阿司匹林而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美一半的成年人定期使用阿司匹林。

但近日,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撼动了阿司匹林“神药”的地位,阿司匹林竟会大大增加男性黑色素瘤的风险。

选取了2005年至2006年期间每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的20万名无黑色素瘤病史的患者进行研究,年龄在18-89岁,服用剂量为81或325mg。结果显示,195,140名患者中有1,187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在1,187名患者中,有26名(2.19%)被诊断为黑色素瘤,而未服用阿司匹林的黑色素瘤患者这一比例仅占0.86%。

引发大家好奇的是,黑色素瘤似乎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这个庞大的患者群体中,女性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并没有增加。

可为什么会仅“偏爱”男性呢?

研究人员推测,极有可能是与男性保护性酶(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表达较低有关。而这些较低水平的保护性酶表明,男性更高水平的氧化性细胞损伤可能会导致发展成黑色素瘤。

虽说黑色素瘤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且极易出现远处转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男性应立刻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应建议增加患者接受日光照射的健康宣教,定期找皮肤科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尤其是针对皮肤瘤高风险患者。

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阿司匹林也可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而所谓的“神药”不过是无稽之谈,我们只有辩证而理性地看待药物,才不会被“神药”的表象所迷,,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以及关注,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