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纳兰轩若


蜀地人才凋零,原因很多。

第一,蜀国地理位置偏僻,难以吸引大量人才。领有的地方,如汉中、 永安、 永昌、 巴郡、 武都、 阴平、 梓潼,不仅位置不行,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更是不如江东与中原。江东才俊多有,中原乃天下之中心,非西南地区可比。边缘地区,虽然遭到的破坏小,但是也没有什么发展动力和文化积淀。

第二,刘备号称道统、法统,但真正的法统在中原。曹操虽然号称魏王,但汉献帝这面大汉正统的招牌还在,加上曹操礼贤纳士,投奔的人很多,蜀汉的根苗与曹操相比,差太多。曹丕导演禅让后,已经成为所谓正统了。刘备举着继承大统的旗号,然而正如没有精英愿意从“上海”去“内地”一样,古代也是相似。曹魏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秩序很快重建起来。

第三,本土经济实力不够,文化教育程度低。而且,土客之别,蜀汉政权是典型的外来户控制,土人在各自习俗下并不服膺外来户的统治。即使南征打服了几个大的部落,难保不反叛。而且,体制也是羁糜性质的,没有深入建立常态制度,人才的断层显而易见。中原文明乃华夏正统,当时的西南与当下不同,少数民族众多,融合尚有限,这从军事征兵体制等方面也可以看出来。

第四,刘备在发家、建功立业过程中,其政治形态是一个大族联合体制。到了四川,权力分配是按照入伙先后、功劳大小、门第身份以及刘备等人的自我喜好,不同于科举考试,这是一种势力联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凋零是必然的——当然,曹魏、孙吴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蜀汉表现更明显。

在军功授权系统下,军事才能是核心参考。我们能够看出来,蜀汉、孙吴相比于曹魏,在文学、艺术、书法等方面,称名当世的相当少。

三国鼎立,其中有强有弱。毕竟,中原政权最强大,底子最厚;文明是正统,制度比较完善。而偏安政权,则是朝不保夕,军事化是制度设计的核心。至于文化建设,其次中的其次。总之,相对稳定的秩序、稳定的生活,才会有良好的教育和人才产生环境。

这里是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历史传讯社


三国时期,蜀国根本不是人才凋零,而是前期刘备不怎么重用蜀国的人才,后期蜀国的人才又不愿意为刘禅出力,造成了这一假象。

让对三国有着特殊研究的小编来为你细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省份:

一、四川人才,三国志记载的有名气的人才约有17人:

杨戏:眉山人;张翼:眉山人;张嶷:南充人;王平:渠县人;马忠:阆中人;黄权:阆中人;费诗:眉山人;王冲:广汉人:李巽:涪陵人;杜琼:成都人:杜微:涪陵人;谯周:西充人;秦宓:绵竹人:彭漾:广汉人:杨洪:眉山人;张裔:成都人;周群:阆中人;

二、湖北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的人才约有10人;

庞统:襄阳人;董和:枝江人;马良:宜城人:董允:枝江人;杨仪:襄阳人;费祎:江夏人;霍峻:枝江人;向朗和向宠:宜城人;廖化:襄阳人;

三、河南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的人才约有13人;

黄忠:南阳人:许靖:平與人;魏延:桐柏人:孟光:洛阳人;来敏:新野人:许慈:南阳人;

郤正:偃师人:陈震:南阳人;吕乂:南阳人;邓芝:新野人;宗预:南阳人;王连:南阳人;

陈祗:汝南人;李严:南阳人;

四、云南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的人约2人;

李恢:玉溪人;吕凯:保山人;

五、山东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的人约4人;

诸葛亮:临沂人;孙乾:昌乐人;伊籍:金乡人;刘琰:曲阜人;

六、湖南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的人约4人;

廖立;常德人;刘封:长沙人;刘巴:衡阳人;蒋琬:湘乡人;

七、陕西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人约3人:

马超:兴平人;法正:眉县人;孟达:扶风人;

八、河北人才:三国志记载有名气人约3人

张飞:保定人;赵云:正定人;简雍:涿州人;

九、其它省份:山西1人;关羽;运城人;江苏1人:糜竺:连云港人;甘肃1人:姜维:甘谷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蜀地的本土人才有名有姓的达17最多,其次是河南和湖北二省。但是蜀地人才没有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刘备和诸葛亮基本上前期用的是:他从襄阳或其它地方带过去的人:比如:武用: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人;文用马良、法正等。

后期诸葛亮以后面的蜀国武将重用的是:姜维,王平、廖化等人;除了王平是四川的,其它都是外省的。文嘛;更是用外省人了:费祎、董允是湖北的;蒋琬是湖南的;掌握大权的丞相人选居然没有四川本地人。这说明什么?刘备和诸葛亮有点不信任蜀人,造成了后面邓艾兵临城下时,没有人给刘禅卖命,大多主张投降。

这些人就是以谯周为首的蜀地人才就主张投降了。就拿谯周来说吧,他就是个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五经六略,可是只在诸葛亮手下做了个无权的文官光禄大夫,位亚九列。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

其实在刘备进入蜀地之后,非常重视湖北人才;比如:庞统、马良、董允、杨仪、费祎、霍峻、向宠、廖化等;其中,向宠好多人都不熟悉,但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特地向刘禅推荐了他。

正是由于过分重视湖北人才,以致于杨仪有有恃无恐,杀了魏延。真是一个悲剧。


老姜聪蒜


人才从何而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才。

三国时期的人才,大部分来自士族门阀,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有着家族背景势力的推荐,世代为官,人才辈出。

蜀汉也不例外,虽偏安一隅,人口基数小,但少受战乱,而且水利发达,粮食充足,自古巴蜀出人才。



但蜀汉是刘备集团主政,刘备来自哪里?来自幽州涿郡,就是现在河北省涿州市。刘备在蜀汉称帝,统治阶级属于外来势力,刘备又无宗亲门第支持,只带着一帮四处征战的军队。

刘备主政益州后,蜀汉政治势力主要有四派:

1、刘备本派。一直跟随刘备四处征战的势力,以关羽、张飞、赵云、糜竺、简雍为首。

2、荆州派。刘备在荆州笼络并跟随刘备到益洲的势力,以诸葛亮、蒋琬、费祎、魏延、黄忠为首。



3、东州派。原刘璋带到益州的势力,后归降刘备,以李俨、法正、刘巴、孟达为首。

4、益州本土派。益州本土的豪强及士族势力。

刘备统治益州采用的政治手段是:重用本派及荆州派,拉拢东州派,打压益州本土派。

蜀汉之所以人才凋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刘备及后期执政的诸葛亮等统治阶级,大力打压本应人才辈出的益州本土派,造成蜀汉人才调零。

也就是说,蜀汉人才调零的原因是政治原因。统治阶级不用本土人才,而大力重用外来势力。而同时期的东吴政权也是一样的打压本土势力。



为何不能重用本土人才?

因为本土人才来自士族豪门,拥有大量舆论、人才资源,一旦本土人才掌握政治资源,会严重威胁统治阶级,而外来势力没有太多资源,可重用以维护统治。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中国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尽管在历史上廖化并非能力一般,一钱不值的平庸之辈,但也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事实。造成蜀汉人才断档的根本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蜀汉立国的基础条件是最差的。三国中,曹魏雄据北方中原大地,在当时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地广人多,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士家大族也多聚居中原,因此曹魏人才辈出。孙吴久据江东,经营多年,代表了当地政权,人心归附。而蜀汉虽地处天府之国,可是仍位置偏远,偏安一隅,占据荆州之地也是很小很落后的那一部分,人口基数小,因此从人才产生的基础条件讲,蜀当是最差的。

二、蜀汉背负了外来政权的原罪。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刘备是河北人,打着恢复中原汉室地旗号一路颠沛流离,最后在蜀扎下脚根,因此蜀汉政权是外来政权,刘备立国后政治势力主要有以关羽、张飞、糜竺、简雍为首的创业派,以诸葛亮、蒋琬、费祎、魏延、黄忠为首的荆州派,以李俨、法正、孟达为首东州派,以及益州本土派。为了巩固政权,以刘备及以后诸葛亮主政都是重用本派及荆州派,拉拢东州派,打压益州本土派,所以益州本土的豪强及士族势力对蜀汉政权的认同感是存在问题,人才不得出。

三、蜀汉用人机制缺陷明显。在认人和人方面,曹魏的曹操强调“唯才是举”,敢于起用出身下层的寒门人物。而刘备政权用人机制不灵活,还是延续东汉的察举制,更多强调孝廉等德行方面,造成真正有治国理政,带兵打仗的人无法选出来。刘备及以后诸葛亮的用人风格都是都主张以仁德,以法治治国,所以蜀汉后期的人才,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道德标准很高,很有才学,要么像谦谦君子,要么是酸儒,就是中看不中用。在和平时期,有德有才学的人治理国家是可以的,但在开创基业,开疆拓土时期,还是要有有谋略、有血性,有开拓精神的实战型人才。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谢谢邀请@纳兰轩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才,都去了北上广深。三国时代的人才,都聚集在中原地带,因为中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后来,中原战火纷飞,一部分人才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相对安全荆州一带。



中原一带的人才大部分投靠了曹操。毕竟汉献帝在曹操那块儿,投靠曹操也相当于投靠汉献帝,投靠了合法大汉政权。再加上曹操爱才,起步也早,所以曹操人才不缺。

刘备就不一样了,他创业时间稍晚,起步也不太顺,有曹操、袁绍、孙权等大公司,谁还选择刘备这样的小公司。诸葛亮是个特例,像诸葛亮那样的人能有多少?这是其一。



再看荆州人才的去向。荆州地块儿一分为三,曹操、孙权、刘备各占一部分,这里的人才也基本上分为三部分。刘备只得到了荆州其中一部分人才。这是其二。

三国鼎立后,刘备只占有益州。益州不是人才聚集地,人才本来就少,人才资源有限。再加上诸葛亮对人才要求严苛,可选人才就更少。这是其三。



和曹魏东吴比,蜀国本来人才就少,在加上战争不断,人才损失严重,又没法得到补充。就好比无源之水,越用越少。

豫有得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欢迎评论留言关注!


豫有得


先来看看刘备,家境中落,卖席贩履,市井之人,刘、关、张,起步就有点低,没有自己管辖的州府,一直依赖和投靠诸侯。慢慢才逐步起色,庙小招不来凤凰,在徐州招了些人才,糜竺,孙乾,简雍,乃平庸之辈,没有过人之处,陈群、陈登这样一流的精英曾服务过刘备,看到了问题,还是最终离开。



在荆州投靠刘表其间,走访揽到一些高级人才,比如诸葛亮、庞统、马良,和关羽战长沙收降的黄忠、魏延。荆州的精英基本上跟刘琮归降了曹魏,益州的人才基本归了刘备,可是诸葛亮不待见。没有充分发挥本土作用。


再说入蜀等于进了保险箱,要打出去,就得相互支援,相互配合,运用起来就比较困难,从成都到阳平关都是崎岖的山路比徐州到洛阳还要远,在从阳平关攻打宝鸡,这个路程也很远,还要越过秦岭,粮草、大兵团作战难度不可想向,曹魏以关中长安为中心,往宝鸡、天水运粮调兵快捷方便。从许昌往襄樊、合肥派援兵一二天就到。边防稳固。守将心里不慌,不惧怕。

反观蜀就不行,受到一点挫折,就得退兵,否则有全军被灭的危险。不能说蜀国人才凋零,事实南方人很聪明,诸葛亮举起战刀逆天势、地势而行,当然要耗尽人才,包括自己。


兔吐2


如果用现在主流的观点回答就是诸葛亮大权独揽,任人唯亲,打击异己等等了,但是,这个时候当然要有个但是,这些标准答案往往是用结果来推导原因,且毫无根据的猜测。

蜀国人才为什么凋零,这是有根本的历史背景原因的,听我来说。

第一、我们必须明白,汉代人才的选拔采用的是举孝廉,就是由官员推荐那些名声好,有学问的人做官,而且汉代重孝,所以最重要的标准是孝顺。但是这个推举的人才是有范围的,都是地方属吏(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和儒生。这点一定要记住,非常重要。

第二、造纸术东汉汉和帝时期蔡伦改进的,距离三国多少年?也就100年左右。印刷术这时候更是没有出现。所以这时候不仅纸张昂贵,而且每本书都是需要读书人亲手抄写,导致了每一本书都是奢侈品,

举个例子,有资料记载,唐代一卷书的价格为一千文(一卷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章节,越早科技限制每卷书字越少,清代一卷一般一两万字,汉代估计一卷也就几百或一两千字)。唐代最富强的太宗年间一千文估计能买1200斤左右的米,那么按现在折算一下想想好了,估计光一本小学语文课本就要上万块了,如果换成现在我们有几个人能读的起书?

所以现在很多人用当今的眼光,大喊兴办教育,却不知道在那时候办教育是多么困难和烧钱的事情,要办好估计比美国现在的军费还要高。蜀国靠什么来兴办教育选拔人才?

第三、看完第二点,是不是有人明白了,我为什么说第一点非常的重要。读书成本如此之高,普通小康人家都不一定能供出一个识字的人,更不要说地方属吏和儒生了。

即使有一家人倾家荡产培养出一个读书人,但是他不能依靠自己的才能被选拔,而是首先看人脉。举孝廉不是任何官员都有资格的,都是达到一定级别的高级官员,每年才会推举一两个。前面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还在排队呢,可能一辈子也轮不上普通人。

所以普通人就更不可能去读书,一个村,乃至一个县可能都没有几个识字。

这些是时代的原因,而蜀国相对于中原的曹魏,和拥有富足江南的东吴,又有自己更严重的问题。

第一,如果关注新闻时事的朋友可能会看到,即使现在四川一些偏远的地方,仍然道路难行,一个孩子要去上学可能要走几十里的山路。而在古代,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即使你家里有钱,可能也很难将孩子送出去读书。


第二、四川闭塞,给蜀国造成天然屏障的同时,也造成了交流的困难。中原先进的文化知识,可能很多年后才慢慢传入蜀地,文人一般也不愿意入蜀。早期黄巾和董卓之乱的时候,为避难迁入一批,这些是蜀国本土人才的基础。后来曹操统一北方,中原相对安定,加上曹魏有意控制,就更不可能入蜀了。

第三、蜀国人口稀少。《三国志》卷33《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整个蜀国男女加起来才九十四万人。要知道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文盲率高达80%,更别说三国时期了,又是黄巾之乱,又是董卓乱政,之后一系列的乱战,十室九空,汉朝积累的人才早就所剩无几了,朝不保夕的战乱中成长起来的这批人,识字率能有1%就谢天谢地了。而蜀国还有吏四万人,算是相当厉害了。在这个人口基数下,还怎么选拔人才。中国现在的情况,很多地方还有优越政策引进人才,更不要说那是各国对人口的保护,蜀国想引都没地方引。

总结,三国时期,蜀地的人才稀缺根源来自汉朝人才选拔的弊端,教育成本的高昂,蜀国人口稀少,以及远离中原,文教难兴。并非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责任,是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


Rick潘维镛


三国时期蜀国人才凋零,主要是因为地域和制度原因,还有就是诸葛亮掌权的原因。



地域原因;《三国志》记载刘禅投降时;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人才的培养是需要资源的,蜀国仅仅只有益州一块地盘,人口94万人,人丁稀少,国力弱小。没有大量的资源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就是说蜀国仅有魏国四分之一的物力人口,相对应培养出的人才也应该是魏国的四分之一。



制度原因;蜀国的人才遴选制度是有问题的,刘备进入蜀川地区,拥有了相当一部分人才,这些人才足够管理蜀国所有地盘。而这些人才大多数属于荆州派,把控了蜀汉所有的机要部门,这样荆州派系就形成了权利的垄断,蜀汉内部其他派系没有出头之日。仅仅依靠的荆州派的内部人员,人才培养就更加困难。



诸葛亮掌权;诸葛亮作为荆州派的领袖,一直在打压以李严为首的其他派系。而且很多事情事必躬亲,虽然很多事情提高了效率,但是却导致了相应的人员没有得到锻炼。导致了人才的断代。



人口和资源缺失,还有内部派系矛盾,加上诸葛亮的事必躬亲,种种的原因加在一起完成了后世蜀汉内部人才的凋零。


我是越关


三国时期蜀国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青黄不接"。青,青壮后继者。黄,老将的年龄。这一时期的"断代",加速了孔明手头无人才可用。说凋零有理由。


蜀国人才的来源,一是荆州,二是成都,三是汉中。四是刘备本部,一路杀过来的兄弟伙。却老得厉害。荆州让关羽失策而死的死,亡的亡,几乎没剩几个。成都刘璋手下的好点的都尽了忠,如张任。至于降过来的武将,多在三,四流。汉中方面就更少了。刘备的夷陵一战,又丧张南,冯习,黄权等。诸葛亮北伐拿得出手的张苞关兴等。却又英年早夭。这时的老将余下赵云,魏廷等。赵云已年高,魏廷遭排挤,廖化马岱作先锋,后来收了姜维,收受了夏侯霸,而其他的魏国和吴国,人才济济,前仆后继,没出人才饥荒,两个国家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和平积累,正处于平稳时期。而蜀国却连年北伐,耗财耗力,损兵折将。



蜀国多事之国,地形险塞,土地肥沃,士众民殷,但赋税也重,国家连年打仗,这是出钱出力的"贡献",再强盛的国家,碰上战争,都是一场灾难。死伤的耗损怎么也赶不上二十年的人才培养和长成。


劉一千五


三国时期蜀国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蜀汉国力最弱。以东汉的州来分,曹魏占据十个半州,东吴占据两个半州,蜀汉只有一个州。以在籍人口论,曹魏人口不下五百万,东吴二百多万,蜀汉只有一百万。人口基数少了,人才自然缺乏。

其次,蜀地虽然是天府之国,物产丰饶,但正是由于本身的丰饶和险阻,所谓自成一家,从先秦到东汉这数百年间,缺乏拿得出手的军政大员。以《后汉书》为例,记载籍贯为蜀汉的名人不过20人左右,而且多数在政治军事方面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倒是文人才子不少。这和蜀汉的情况很类似。

这两点造成在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缺乏强有力的军政人才。等到刘备从天下带去的人才逐渐老死,新的人才供应不上,那么整个人力资源也就缺乏了。

有人指责这是刘备、诸葛亮的政策问题,这是不公平的。因为蜀地缺乏军政突出人才的状况并不是在刘备入蜀后才出现的,而是数百年一向如此。这个板子不能打到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