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人间正道陈德立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应该说啊,八大臣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败在一个26岁的寡妇手里,一个半文盲在后宫的女人手里,而咸丰皇帝地下有知,他的贵妃会有如此魄力。真是小瞧人了啊。他们的失败就是小看了慈禧,小看了以恭亲奕䜣王为首的帝胤集团。更没有想到他们联合,咸丰让八大臣辅政真是瞎了眼。


公元1861年,生命垂危的咸丰立下遗诏由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同时设立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咸丰临终前,又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在八大臣里有宗室三人端华,载垣,肃顺,皇亲一人景寿。余下四人是军机大臣。八大臣是负责朝廷政务。但必须谕旨有两宫太后印章才有效。咸丰希望辅政集团和帝后集团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辅佐皇帝。但咸丰却忘记了在北京的势力最强大的以恭亲奕䜣王为首的帝胤集团和留守大臣,咸丰的安排引起了帝胤集团的强烈不满。

应该说,慈禧原本希望和八大臣合作。但双方都想拥有最高统治权,而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集团根本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而且无人臣之礼。八大臣的行为就把帝后集团和帝胤集团联合到了一起。慈禧和奕䜣秘密为了夺取最高全力而开始积极筹备。

第一就是利用奕䜣掌控北京的时候,把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的入侵的责任都推卸给了八大臣集团,争取舆论导向,应该说八大臣的权力和两宫太后是相等的,没有两宫太后用印。顾命八大臣就是摆设,因此上说,以恭亲奕䜣手里。为首的帝胤集团得慈禧支持就是得到皇帝,在朝中中立大臣的支持,但八大臣自持是辅政大臣却是自恃太高,把所有的人都给得罪了。

第二辛酉政变,实际上是一场无关正义的纯粹是最高权力的争夺。八大臣尤其是肃顺太自信了,认为在地方督抚中,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是他肃顺的人。他应该掌控大清的兵权,但肃顺忘了,北京的军权却在恭亲奕䜣。在北京的最高武将胜保作为一军统帅,却已经站在了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这边,八大臣和肃顺却对此一无所知。失败就是在所难免了。

第三慈禧之所以要提前4天回京,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好做好政治和军事准备,而八大臣这时候既没有控制皇帝,也没有控制慈禧,就让慈禧带着皇帝先走了,他们自己带着咸丰的梓宫慢慢走,在政治上简直幼稚无知,而慈禧就好比一个天生的政治动物。八大臣轻视慈禧,毫无远见,严重低估慈安、慈禧以及奕䜣的力量,这带来的政治结果是致命的,在八大臣回京之前就已经被解除了兵权,结果就是束手就擒。

1861年11月1日慈禧京以后,两宫太后就召集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文祥等商议对策,第二天,奕訢手捧圣旨,当场缉拿了载垣、端华;又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职查办,又迅速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肃顺。最后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咸丰确立的八大臣和太后的辅政体系宣告破产。由此也正式拉开了慈禧48的的统治。


清水空流

其实这件事(史称“辛酉政变”),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为主以及联合恭亲王奕䜣的势力能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以载垣为首,且掌握当时满清实权的顾命八大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载垣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料到慈禧要对自己动手。这件事输就输在慈禧他们在暗,顾命八大臣在明,又没有情报,等到被削权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完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逝,唯一的儿子,年仅6岁的载淳即位,既同治帝。同时令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五大个军机大臣中的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既“顾命八大臣”。

新帝年幼,最高权力自然都落到了“顾命八大臣”手中,所以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和咸丰帝皇后慈安就准备改变这个现状。密谋被顾命八大臣所排斥的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军机大臣文祥以及站队慈禧的御史董元醇。

首先,他们先让御史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顾命八大臣自然不允,所以两宫太后提议连同咸丰灵柩回京再议。在这过程中,他们让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有实际军权的奕譞分走步军统领端华的部分权力(顾命八大臣这个还没察觉有变),而在这之前,兵部侍郎胜保已经下令各地统兵大臣前往承德祭奠了。然后在返回途中,两宫太后以小皇帝年幼,道路泥泞为借口,脱离大部队先一步回到北京皇宫,而这个目的自然就是先去控制整个京城的兵权已经为政变做好部署。

所以等到30日,等两宫太后抵达北京安排好一切事项之后,立马宣布以载垣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罪状,把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抢、咸丰逃亡的责任全部扣在了八大臣头上。次月1日,奕䜣代替载垣成为新的议政王和军机大臣统领,接着文祥奏请两宫垂帘听政。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辛酉政变之后,原本在叱咤道光咸丰两朝风云的顾命八大臣,除去额驸景寿被削职,后来又被重用以外。其余全部被斩的被斩,自杀的自杀,革职流放的流放,结局凄惨无比,令人唏嘘。

可真“权,盛之猛如虎;衰之,亦猛如虎”。


三观粉碎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咸丰被迫逃至热河,最终还没有回到北京就病死在了热河行宫。在病逝之前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赞襄一切政务,也就是在新皇帝亲政之前拥有决断朝政的一切权力,称之为“顾命八大臣”。



同时为了克制八大臣的权力,授予了慈安“御赏”印章,授予了同治“同道堂”印章(因同治年幼,所以由慈禧掌管)。八大臣的决议必须加盖两个印章,这样一来等于是平衡了八大臣和后宫势力。



当咸丰去世之后,慈禧就开始了秘密谋划除掉顾命八大臣,首先慈禧拉拢了恭亲王奕訢,奕訢到达热河行宫后,在八大臣的眼皮底下和慈禧会面,商议了先发制人,除掉顾命八大臣的计划,然而这一次会面八大臣竟然不以为意。

护送咸丰灵柩会京之时,奕訢提前回到了北京,联络了兵部侍郎胜保,开始调动军队,为政变做好了准备。



走到半路之时,慈禧和慈安以同治年龄太小,自己又是妇道人家,不方便同行为由,离开了队伍,先行回到了北京,回京之后,迅速会见了奕訢等人,之后下旨派兵将顾命八大臣革职拿问。

这时顾命八大臣根本就来不及串通,迅速被逮捕,肃顺被斩于菜市口,端华、载垣赐白绫自缢,其余人等或革职或发配。



这次政变之中顾命八大臣根本没有觉悟。犯了巨大的失误;

在咸丰授予他们顾命大臣之后,他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拥有了朝廷中的大部分权力,慈禧慈安只拥有批红的权力,而且朝廷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是由肃顺提拔而来,所以在巨大的优势面前丧失了忧患意识,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在奕訢会见慈禧之时不加阻止。而且肃顺虽然为满族人,但是极为看不起八旗子弟,所以在旗人中的基础薄弱。而当时北京的军队都是八旗子弟,所以导致了北京城内八大臣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



慈禧行动迅速隐蔽

反观慈禧在这次政变之中,行动果决,在热河行宫之时,面对八大臣的任何奏章和决议,都是果断同意,这样一来已经麻痹了八大臣。之后联络了实际控制北京城的奕訢指挥军队,在八大臣没有察觉之时,便动手除掉了这几个人。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掌权生涯。




我是越关

这与慈禧擅于专权、洞察各种关联的能耐,与咸丰帝生前不经意间的设计、肃顺的狂妄粗心、奕訢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

咸丰帝死于避暑山庄,遗诏6岁唯一的皇子载淳继位,并托孤他的亲信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同时还将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慈禧),并下旨说,此后小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有这两枚印章方为有效。以此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直到儿子载淳亲政。

这一安排,可以说咸丰帝的用心良苦,想用两宫太后行裁定懿旨制衡八大臣总揽朝政之权,以确保皇权。看似周全完美,实则埋有隐患。问题是有了这两枚印章,两宫太后就有了裁定八大臣决议的大权;没了两枚印章,八大臣的决议难以执行。咸丰帝这样的安排,给擅于专权懿贵妃、载淳的生母、后来的慈禧太后掌握宫中大权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清廷有三股势力,一是两宫太后带着年幼的皇帝,二是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三是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咸丰帝的遗命没有考虑奕訢集团。三方势力犹如三角关系,谁争取到奕訢一方,谁就稳操胜券。然而,骄傲糊涂粗心的八大臣把奕訢推向了两宫太后。

此时此刻如果八大臣争取到奕訢,把慈禧和慈安孤立起来,任慈禧多么精明也是无济于事。但是肃顺他们没注意这一点,也不愿意分权给奕訢,反而被两宫太后和奕訢孤立起来。自认为掌握了生杀大权的肃顺忽略的,恰恰是慈禧看准的,在热河行宫有限时间内,迅速同奕訢达成了协议。

咸丰帝把手足兄弟恭亲王奕訢排除在外,为慈禧政变夺权创造了机遇。当时,留守北京与英法议和的主要有宗室大学士桂良、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户部侍郎文祥,而掌管圆明园八旗和内务府三旗兵马的兵部侍郎胜保又兼领各地来京勤王的部队,这些人都站在奕訢一边,还有被咸丰帝排除在外的僧格林沁和奕譞,组成了北京政治集团。他们既有军权,又有在京旗人的支持。正是身在北京的奕訢集团决定了肃顺等人的失败。

最终,由咸丰帝生前不经意间的设计,26岁的慈禧亲自导演,顾命八大臣充当演员,奕訢积极配合的夺权大戏,以慈禧胜出而告终。从此,拉开了垂帘听政长达47年的帷幕,成就了一代臭名昭著的晚清掌权人——慈禧太后。

【下午历史茶】浅见,请关注探讨!


下午历史茶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正是风云激荡之际,这个接受传统教育的帝王不得不面对五花八门的西方挑战。

到了1861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朝局变得暗流涌动,扑朔迷离,实力派们都在摩拳擦掌。8月22日,咸丰帝临终之前做了三个部署,希望能够平衡朝廷内部的争斗和派系,应对日益加深的危机,以免斗争太剧,他的遗命规定,

第一,确认传位于年幼的载淳,希望朝野和各个大臣要尽力扶助。第二,指定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四个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共同处理朝政。第三,给予皇后和懿贵妃极大的权力,用来制约八大臣。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赏赐给二人,并规定诏书合盖才有效。

但是,雄心勃勃的叶赫那拉氏可不满这种现状,恭亲王正好也想洗牌,投机政治,实现自己不得志的私心。积极抢占先机,充分准备,试图打倒八大臣,改天换地。

他们拉拢了掌握军权的醇郡王奕譞,搞定了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10月7日解除了载垣领禁卫军兵权,同时发动御史制造太后要理政的舆论,加快了处理八大臣的步骤。

在咸丰帝灵柩回北京的路上,顾命大臣们其实已经有所防范,但是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没有随大行皇帝灵柩同行,摆脱了顾命大臣的控制与监视,并从间道提前返回,获得了胜利的筹码。僧格林沁也被游说成功,开始支持两宫太后和恭亲王。
于是在10月1日,咸丰帝去世不到50天,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慈安太后钮祜禄氏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宫廷政变。

正式命奕䜣为议政王、军机大臣,清洗了咸丰帝临终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载垣,肃顺,端华等人被杀的杀,自尽的自尽,流放的流放,被边缘化的边缘化,成为朝廷颜面不保的替罪羊。

发动政变时,三个人都正值壮年,慈安皇太后二十五岁,慈禧皇太后二十七岁,恭亲王奕䜣三十岁。他们以八大臣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为理由,实施了政变。可以说是朝廷内部的利益协作与权力争夺,属于宗室贵族同帝胤贵族的矛盾与拼杀。此次政变,历史学家称之为辛酉政变,他的影响不仅在于朝廷重大人事变动,而且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既定模式,军机处的亲贵一满人2一汉人2的格局也建构起来,长远形成了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小皇帝在位的历史意义。

咸丰帝部署的互相制约体制的平衡被打破,慈安死后,甲申易枢之后,恭亲王下野,慈禧成为把持朝政的蛀虫,更加僵化,使得国力持续性没落。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什么八大顾命大臣斗不过慈禧太后呢?应该这样讲斗不过两宫皇太后。因为当时的慈安太后还在位,咸丰皇帝在临终时想破了脑筋,想要平衡国家的权力不弱于顾命大臣手里。给两宫皇太后留着密召,十八大臣很多块定矽奏章都要加盖两宫皇太后的手玉才能实行分布实施,极大的削弱,八大顾命大臣的权力,虽然八大顾命大臣受咸丰皇帝遗诏委托辅佐幼主,但又怕八大臣权力过大把皇帝权力架空,不听皇帝指挥,咸丰皇帝为了防止八大臣有图谋不轨的野心,特意留了一道密诏,八大臣做出的任何决定,必须加盖两宫皇太后的印章,极大的削弱,八大臣作出重大事情决定的权力,八大臣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本身也存在内部的问题,在一致对抗两宫皇太后,这件问题上内部也不团结,存在重大的分歧。慈禧太后敏捷的政治头脑嗅到了危机。先下手为强,联合朝中亲贵大臣与恭亲王为首的皇家贵族,对八大顾命大臣痛下杀手,八大臣在安排咸丰皇帝把尸体从承德避暑山庄运回北京清东陵下葬的路上,被慈禧与恭亲王为首的集团在半路上截杀,以两宫皇太后和皇帝的名义下诏剥夺顾命大臣的权力,并把肃顺八大臣捉拿抄家灭族,在这一场因为咸丰皇帝留下密照争夺权力的斗争,当中,由于八大臣犹豫不决,没有先下手为强痛失先机,如果八大臣聪明一点,选择隐瞒皇帝的死讯,以皇帝的名义先发制人,夺得朝中权利,再来发一斤咸丰皇帝的死讯为时不晚,秘不发丧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八大臣没有做,也没有与皇帝的命令,挟天子与令诸侯讨代以恭亲王慈禧太后的反对势力,先稳住朝中大局,再对咸丰皇帝的尸体善后。


铁木真165163663

历来政治斗争都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斗而不破,斗争各派都要尽力维护一个政治平衡,因为如果一旦政治平衡被打破,那么各方都会受到损失,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而之所以会有辛酉政变,也就是这个原因,主要责任人就是咸丰。虽然咸丰挂掉之前,为了填补自己死后的政治真空,做出了如下安排,即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同治,并给予了皇后(慈安)、皇贵妃(慈禧)两人印信。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让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相互牵制,以维持政治平衡。而实际上,这种安排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漏洞,那就是咸丰忽视了自己两个亲弟弟,也就是弈訢和奕譞两人。

作为皇亲贵胄,这两位自然不会甘心被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而两人以亲王以及未来的皇叔这一身份,也会有不小的势力,毕竟年轻小伙气血方刚,怎会寄人篱下。如果考虑到这一层,引入弈訢和奕譞这一股势力,让三方在政治中心进行博弈,是政治上最好的安排。但是咸丰没有这样做,而且,咸丰不用自己亲兄弟,自然也会招致弈訢和奕譞的不满,从而,他们和两宫联手干掉顾命八大臣,跻身政治漩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由此来看,这是咸丰对于后事安排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