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体质如何安全渡夏?

炎炎夏日,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尤其是去沙滩游玩,防晒措施不当,极易晒伤,引发日光性皮炎。涂抹了防晒霜,也不是万无一失了,有些皮肤敏感的人会对这些化妆品或者其他过敏原过敏,阳光、真菌、蚊虫等都可能使其出现过敏性皮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瘙痒难耐,治疗不及时还会造成更多危害。

什么是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通常被称为湿疹,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为过敏性抗原接触史,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皮肤红肿、脱皮、发痒等。本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机制紊乱有关,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患者深感烦恼,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紧张和抑郁。

首先是避免刺激。避免再次接触到可导致过敏的过敏原;切忌搔抓或用过热的水烫洗,避免强烈的日光刺激。

参考2015年《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及《2017 过敏性皮炎(湿疹)药师管理指南》,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是首选的药物,其次抗生素、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平奇)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或二线选择。其中在国内贝分糖浆是最常选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之一。

贝分糖浆是一种高亲和力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组胺和抗炎双重活性,中枢抑制作用较小。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皮炎、荨麻疹、银屑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治疗,其抗过敏效果强于氯雷他定,和扑尔敏相比,心脏安全性更高。而且因其良好的安全性美国FDA批准贝分可用于2-5岁的儿童,并建议作为首选的抗过敏性皮炎和阻断婴儿特应性鼻炎发展成哮喘的干预策略。

主要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居住环境要经常通风,勤晒被子。同时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防止紫外线伤害;夏季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露天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

3、平时注意防蚊虫;平时要注意室内外卫生,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对缺乏保护能力的婴幼儿要用蚊帐。发现有蚊虫叮咬皮肤,接触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

4、用低敏护肤品,少用护肤品;消费者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尤其是敏感性肌肤人群,要以保护皮肤为主,建议选择温和、成分纯粹、针对敏感肌肤设计的护肤品。

5、多喝白水,多吃新鲜蔬果、睡眠充足,适当运动等。另外,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过敏性皮炎,千万不要去抓,否则会导致皮损的面积扩大或引发感染,这时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是必要的选择。

总之,对于“敏感”体质的患者来讲不用过分担心,积极预防,合理用药。只要尽可能地远离过敏原、注意防护,在这“百花斗艳”的夏季也可以美美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