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極難找到的燉雞鋪,創始人是一位87歲的老人

在昆明,有一家非常小眾的燉品店,只做燉雞,燉雞的是一位54歲的大叔,最開始是大叔的母親在燉,現在已經87歲了!大叔帶著我們下鄉去看看

探秘#走進深山

早上7點,大叔開著麵包車準備向這個神秘的地方出發,山路崎嶇,山間瀰漫著厚厚的霧氣,速度必須減到40km/h,(ps:前面已經發生交通事故了)

大約爬了1個小時的山路,此時海拔約2500米,山下的村莊雲霧繚繞,太美了!

繼續驅車行駛,路面很糟糕,要不是開五菱宏光還真走不了!

村子裡面大多是60年前的土基房,已經破舊不堪了!

一路的稀泥巴,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踏著豬屎牛屎。。

七八個老人正在打牌,他們早晨上山割草餵豬喂牛,下午打牌喝茶,晚上睡得比較早。

踩著牛屎,爬著山路,大叔帶我們向大山旁的人家走去!

這是一個老人家,大叔常年跟這些人打交道,哪裡有土雞隻有他了解了!從早上到天黑,尋便整個村子,最後定了40多隻,每隻土雞都要經過大叔篩選!

正在食草的土雞

會飛的土雞

會撓癢的土雞

真土雞,能吃玉米仔,能啄蟲子吃,能吃青草;早上跑到外面覓食,晚上回到自己的窩裡。大叔說,現在有耐心養土雞的人家少了,因為這種土雞餵養週期至少要1年,最長的3年,即便是人家養了,也很不願意賣。

土雞白天捉不到,只能在晚上悄悄地捉,它們最喜歡睡在樹枝上。

也有睡在自己窩裡的,這種大多是蛋雞,非常難買!!

第二天清晨,大叔開車拉到昆明,現殺現做,每隻雞都要認真清洗,衝著洗,扒著洗,擠著洗,乾乾淨淨,非常用心,從不馬虎!

泥鍋慢燉#現實中的心靈雞湯

然後用泥鍋慢燉,燉好只少要6個小時,有的土雞太老,甚至要燉10個小時。

湯汁不稠不淡,表面油色鮮黃。

除了鹽巴和生薑,不放任何調料!原汁原味!

6個小時後,雞肉耙了,從鍋裡撈出,香氣撲鼻!

雞肉色澤鮮美,在昆明市區任何地方都吃不到的純真味道。

雞脖、雞翅上面的毛孔繁密,這就是真土雞。

雞胸上面的毛孔也很密集

肉質熟嫩,不寡不淡,白皙中彰顯肉色,此乃世間少有的雞肉啊!

雞腿在油光粼粼的湯汁中凸顯光彩,看著就很想喝上一口湯,也想提起雞腿啃!

雞翅看上去也很自然生態

燉得太耙,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湯色;依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三尺。

帶上手套,撕上一塊,慢慢咀嚼,你能感受到20年前的味道,原汁原味!

土雞腿並不大,但肉質比較緊實!

雞翅也比較袖珍,肉不是很多,但在口感和味道上,每一根肉絲都很溜很滑。

雞腳是證明土雞真假的最佳部位,土雞腳杆非常細,而且咬開肉皮後,裡面的精華和黏液會流淌,有點粘嘴。

在當下快速發展,追求經濟發展,而不重視食品生態自然健康發展的社會,能夠安心地、放心地、踏實地吃上一次雞肉,已是幸事!

湯汁表面泛著淡淡的油珠,每一顆都很自然,每一顆都很生態,每一滴都能溫暖著呵護著人體的細胞。

看看這肉絲,一絲一絲的,如果覺得清淡,還可以蘸個糊辣椒蘸水!非常爽口!

尊重自然,養生有道;食材才是王道,正所謂,真味本是淡,淡味方可長。

農村老母雞順其自然下的雞蛋,哈哈!

泥鍋雞 # 食材採集·全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