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应届毕业生刚毕业的时候斗志满满,是精神状态和体力最好的时候,也是需要快速学习、积累实力的时候,第一份工作当然是比较重要的。

遇到一个好的老板,好的公司,会在职场观念的形成和能力提升上有很大的帮助。

这需要我们在大四的时候就进行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做什么,期待怎样的工作氛围,并对相应的企业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有些人在短时间内频繁换工作,就是因为对自己和公司的认知不够清晰。

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比如说自己平常喜欢干什么?我当时纠结了很久,因为我从小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什么,也没什么特长。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特别喜欢的什么。

此时就需要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文化氛围。比如说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毋庸置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行业现在是朝阳产业,非常地火热。接着是看员工平常的工作面貌和休息时的状态,这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一个参考。

如果家里不是急需用钱的话,第一份工作还是以学习、提升为主,钱是次要的,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但是要注意公司是否按时发放工资。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找相应的工作。这样即使工作辛苦,心里也不会那么苦。


——EN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看到的一篇深度文字,写的是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深表以为然。根据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感觉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选择。

文章如下:

当我还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我和老板喝咖啡,老板问:“你对工作或者说职业发展有什么困惑吗?”我想了想,说:“我希望在工作中看到我10年后能成为的那个人。”

  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老板表示这个问题非常好,他要回去想一想。但其实我自己对这个答案也有些震惊。这是否真的反应了我对工作的困惑呢?尤其是当我即将离职的时候,我想了很久,第一份工作对于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也和很多在工作、想换工作、或者已经辞职的同学聊了聊,听了听他们的看法。

  后来我突然明白了,第一份工作对于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找到方向”。

  大学毕业直接工作还是个挺有趣的体验。因为大多数同事都比我大,而我的同学几乎全都在上学,所以我完全没有什么 peer pressure,有空还可以观摩一下年长同事的工作状态,学习一下政治斗争经验,然后做点有趣的项目,十分愉快。

  在这个观摩学习活动中,我很快明白了一个以前我不懂的词,那就是“中年危机”。这个词我以前经常听到,却从不明白。观察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总体来说,人们在毕业后的几年,薪资和职位都会迅速上升。然而这种上升并不是永无止境的。职位和年龄绝不是线性相关。几年后,很多人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个中层领导。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更高的成就。对于那些止步不前的中年人来说,“中年危机”就来了。

  当我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职业生涯的要点原来是避免陷入“中年危机”的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我开始继续观察如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比较简单。从结果来看,那些“想继续前进”的人,终究就会继续前进。

  这听上去有些荒谬,人人都“想继续前进”,难道那些陷入瓶颈的人不想在职业上继续发展吗?问题在于,希望继续前进,和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大多数人都有职业发展的愿望,却既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前景,于是虽有成就之心,最终却无成果之实。

  在我即将离职的时候,我在闲暇时间中研究了各种人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发现真是千奇古怪,和他们后来取得的成就几乎毫无关系。比如说,奥巴马在我这么大的时候,好像并没有固定工作,每天在搞一些街头活动。然而,如果顺着他们的履历一路看上去,会发现他们的职业生涯并不是线性上升的,而是在几个时点出现了跳跃,一跃上升到职业高峰。对于奥巴马而言,最显著的跳跃应该出现在他读法学院的时点。他在法学院的几年异军突起,从普通学生快速升级为政坛新星,进入了新的世界。

  总体而言,通过在LinkedIn上研究各种人的履历,我发现要想打破线性职业生涯的局面,关键在于要在某些时刻成为明星员工。只有明星员工,才能有脱离职业惯性的机会,最终开拓新的天地。

  这就解释了“想继续前进”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想继续前进”的人,才会反复思考自己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自己想要什么,从而走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去。职业生涯和学生生涯的重要区别在于,学生生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路很难走,但是只有一条。职业生涯总体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然而人们面对的是一片旷野,上面有无数条路,甚至看上去没有路的地方也能走,关键问题在于哪条路适合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想继续前进”的人就会反复试探着去找自己适合的路,然后在自己的道路上大放异彩。而没有很多想法的人往往就会随便选一条路,然后跋涉着走下去,也不知道这路为什么不好走。


  所以我觉得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帮你找到职业方向,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因为在工作的前两年,转换职业领域代价非常小,至少比工作四五年之后的代价要小得多。对于我这样没有读硕士的人来说,如果发现自己想做的事和现在的方向差的太远,甚至再去读个其他方向硕士都来得及。所以第一份工作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于要发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能否在工作中看到十年后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和很多工作了的同学都聊过这个问题,他们全都谈起了自己对于年长同事的观察,包括他们的工作内容、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发展路径等等。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看到了自己满意的方向,他们一般对工作也会比较满意。但如果他们觉得年长同事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相对就会比较痛苦。老板们经常表示不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我想对于像我这么大的同学来说,在工作中看到一个可期的未来,也许才是最重要的事。

  当然,我觉得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待遇也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工作第一年估计是一生中最穷的时光。这时既失去了家长的资金支持,又要购置很多装备,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多挣些钱过得比较愉快。然而若是为了一份高工资的收入,困在一个既没前景自己又不喜欢的发展方向上,那就陷入大麻烦了。关于这一点,我有时会向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你还要做40年你今天的工作,你觉得怎么样?”这时,有些人就会露出惊恐的表情。但事实的确如此,即使提前退休,我们也要工作至少20-30年,如果现在已经觉得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还是应该放眼未来几十年,早做改变。

  不过回到文章开头,既然我向前老板提了这个问题,说明我也没有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看到我觉得未来可以成为的那个人。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虽然我没有看到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我却看到了我希望从事的工作领域,这也是促使我选择现在这份工作的一个动因。工作的一个优点是,你可以在工作中接触到你在学校里不可能见到的一些行业,从而有更大的机会见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成功的,因此应该特别感谢我的前同事们,他们带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Data Science (数据科学)。以后我会重点讲讲,数据科学究竟是在做什么,我现在的工作又在做什么。这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值得好好讲一讲。

  我前几天还统计了一下,我的同学中大概有70%-80%依然在上学,看起来是我开始工作的太早了。但从我短暂的工作生涯中,我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要花40年做自己不擅长且不喜欢的工作,那真是个深重的灾难。因此希望我的同学们能尽量找到一份让自己舒适一些的工作,这样人生的大多数时光还能更愉快一些。


电影美剧世界

第一份工作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从工作上说,它会对你工作的行业、工作中养成的习惯、做事风格,甚至之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整个人生的角度去看,它甚至在你初出校园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对你想问题看事情的方式、处理方法,乃至你的三观塑造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首先要想清楚究竟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如果只是简单的符合专业、工作环境好、地段好、工资多几百、年假多几天就是好工作,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存在离职这件事了。在我眼里,一份可以算得上还不错的工作,第一是能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价值,只有能力不断提高,你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具有竞争力。第二是收入要能足够应付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份工作长期让你入不敷出,除去自身原因,那么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份工作值不值得你继续做了。第三是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帮助你积极构建三观。如果你做一份工作每天都很压抑,让你怀疑人生,那么这份工作必然是不适合你的。

其次,我们要如何选择一份好工作呢?我认为在关键程度上,应该是行业>公司>职位的。行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和公司的发展趋势,夕阳产业各方面都走下坡路,发展肯定不如新兴产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公司决定了你的起始平台,也决定了你中短期内的上升空间。最后,你在什么职位决定了你能否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你有无上升的可能。远离那些换了任何人都能做的、可以毫不动脑思考的重复事务性工作,这样的工作你不但得不到任何能力或眼界上的提高,做久了整个人都会丧失斗志。

最后,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好工作,有的只是一步一步攻破难关不停前进的自己。一个自律、有目标、责任心强的人,走到哪儿都不会差。


老李校长

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毕业的季节了,很多朋友说:我很纠正啊,是该找一个专业相关的单位?还是找一个离家近的单位?是该先就业后择业?

诚然,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那些初出校门的大学生,面临形形色色的工作岗位,面对国企、外资企业、私企的不断选择,面对薪资、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种种因素的困扰?如何选择一份工作确实是较为困难,但是不能因为较为困难,就随意选择一份工作,更不能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思维视野,有些人一毕业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小,那么他以后可能一直都是在格局较小的企业间转悠,尽管收入还可以,但是眼界和圈子都被限制了;有些人一开始进入的企业格局比较大,那么他以后既可以跳到同等格局的企业,也可以跳到格局较小的企业,虽然一开始收入比较低,但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可盼的。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很多同学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殊不知,一步慢,步步慢,毕业1、2年同学之间,还看不出太大的差距,但是到了3年之后、5年之后、10年之后呢?差距就很明显了。而从你离开校园,到能看出差距的3年、5年、10年,给应届生在个人职业发展上去摸索、试错的时间真心不多。

因此,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你很可能在你的第一份给个人发展并不能带来多少意义的工作中,浪费掉你黄金 3,5年中的1-2年,比起你的同龄人,落后的不是一两个档次。

那么如何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工作的本质,你要明白工作不是让你变得更有趣、更健康、更漂亮,而是你通过工作可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值钱、越来越有能力。因此,选择工作中什么兴趣问题、什么专业问题根本不是重点,不然也不会存在那么多的离职现象了。

那么,怎么定义一份好工作呢?

首先,一份好工作能显著提高你的价值,提升你的能力。只有能力不断提高,你的单位工作时间,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享有有更好的价格,从而在未来,当你的体力已经远远不及年轻人的时候,却能过上更自由的生活。

第二,一份好工作能改善你的生活,通过这份工作,你能让你和家人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眼光要长远,在你才入职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准确判断这一点。但是你可以通过观察公司其他员工的生活状况来对公司有个大致的评价。如果公司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同事在核心岗位上,那些整体无所事事、业务能力不强的同事处于边缘化,付出有汇报,那么这家公司必定是靠谱的,这份工作应该是一份好工作。

第三,一份好工作能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三观。很多人在一个岗位干了一段时间,都会感到压抑、麻木、浪费时间,那么请放弃这份工作。

说了那么多,你肯定会问,那这么找一份好工作呢?

首先,你要选择对的行业,雷军当年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

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学会看行业大势,如果你选择一个夕阳产业,哪怕你能力再强,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如我认识的两个朋友,2013年毕业,一个去了石油单位,一个去了互联网公司。4年过去了,石油单位的朋友,单位由于效益不好,工资不涨反跌,互联网单位的朋友现在已经年入40W。

第二,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为什么毕业后,有的人进步神速,有的人却还在原地徘徊呢。都是因为没有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的职业目标,那么工作几年后,还是个到处打零工的小职员。因此为了避免才毕业的你们,迷茫、浪费时间,我必须强调: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要浑浑噩噩过日子了。

第三,要选择一家业绩稳步提升的公司。

公司的发展前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很多同学会认为自己是否升职加薪,取决于自己跟主管的关系,其实那根本就不叫个事。最根本的原因是这家公司有没有这个空间给大家升职加薪。

试想一下,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业绩逐年下降,哪怕你是本公司表现最好的员工,公司也不见得会对你提高多少薪水,心有力而力不足。如果你所在公司业绩稳步逐年提升,哪怕你工作平平,工资也会随着年限的时间增长而增长。

最后,在已过来人的身份,给一点小小的建议:

(1)如果当你面对两份offer,难以抉择的时候,不要问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他们的水平和你差不多,问对这行业领先的大牛或者你身边比较牛的朋友。

(2)一个愿意敲打你、批评你的直接主管,要珍惜。

(3)不要进厂做操作工,不听重复的机械上班,趁年轻多学点东西。

(4)不要想着积累所谓的社会经验,未来你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去体会什么叫职场人的社会经验,刚毕业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花个几年的时间去适应社会,你唯一需要做到的是使自己升值,其他的你所需要的自然回来。

更多财税职场学习资讯,关注秀财网


秀财网

如果让很多人回顾过去,他们会告诉你人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为:

1、好工作会提升你的身价,为什么那么多毕业要去BAT,不就是去了好企业跳槽行情就不一样。

2、好工作不是钱多,就是机会多,钱多可以让你在起步阶段更多投资自己成长,机会多可以让你得以全面锻炼自己的才干,这对你在职场长远发展好处很大。

3、好工作不等于好单位,好单位遇到坏领导,比普通公司遇对一个好领导,你觉得哪种算运气好?在职场遇到的第一个职场导师对你塑造健康积极的三观很重要。

要说找工作,普通人想的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反而容易被忽略三个很重要的因素。

1、你的行业(岗位)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加速还是衰退?——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要学会看行业大势

2、你进入的公司最近三年的业绩是稳定还是在快速成长?——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要学会查公司业绩

3、你入职的部门,主管是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要主动评估你对面的主管

以上简称“入对行,进对门,跟对人”。

最后:

2、找你身边最牛的那个人去咨询,而不是你最信任的。

3、不知道一家公司牛不牛,看看他的合作伙伴牛不牛。


秋叶大叔

应届毕业生选择第一份工作,对他的一生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喜欢招聘应届毕业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工作经验。

第一份工作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不会是你一辈子从事的工作,有可能不会是你一辈子从事的职业,但是却会对你未来的职业、工作习惯和做事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再接着影响你的职业发展方向,你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等等。

通俗的来说,如果你毕业后第一份工作选择了一个小公司,公司环境不怎么样,老板为人处世不怎么样,一起工作的同事也不怎么样。那么,这就等同于温水煮青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劝你赶紧走出来,寻找一个更好的,更适合你发展的公司。

我毕业之后工作过,应聘过,后来创业,也到处招聘过。十多年中我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年纪轻轻却对世界和人生充满了疑惑,走到哪里都透露出满满的负能量。其实在我看来,他们的职业生涯才刚迈开第一步,但是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前途渺茫。这种人我肯定是不要的,因为不仅他的负能量对我公司没有很多帮助,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激情,更夸张的是可能会对我的客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假如是你,相信你也不会招聘这种人吧。

但是,我很多同事都是正能量满满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当然,我也不会刻意避开应届毕业生。在华英教育,乃至新足迹,我都不会拒绝那些性格开朗的,积极进取的,乐于学习的人,因为他们的潜力,从来都不会给我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

感觉有点跑题了,但是我想说的是,第一份工作,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对这个公司有一定的权衡,在一些方面要尽量考察:

第一,公司的大环境,软实力如何,也就是公司的产品、服务的客户如何。如果这个公司的产品好、服务好、客户反馈好,那么,这个公司肯定在某方面非常出色,他们的工作环境也一定不会差。

第二,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否清晰明确,也就是老板的决策力和领导力如何。你可以仔细的留意一下公司员工的背景和经历,问一下他们加入公司的时间。在这个公司老板的带领下,他自己的职业有没有得到提升,公司未来有哪些成长机遇。当然,如果不好回答,那么第一肯定就是,你入职公司,是否会有晋升的机会,未来发展是否明朗。

第三,公司整体氛围好不好,是不是充满活力。面试的时候,你一走进公司,大家是不是很忙碌,对工作全身心投入,或者是群龙无首,乱糟糟的?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好,对工作充满了活力,那么,这家公司至少可以说是正面向上的,你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所谓跟对人,做对事,我始终相信,能学到东西,能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帮助,就是好的。因为那个对的人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应届生没关系,就是少了一些工作经验而已,积累几年,就会成长为好的苗子。但是,在做人方面,一定要正直,自信,有追求。这样不管走到哪里,你都会很受欢迎。


曾敏敏老师

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原地,对后续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非常重要——

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前三年是一个“坎儿”,拼的就是一个成长速度。三年内不能出头的,往后的通道将愈发狭窄、艰辛,机遇曲线跟着就会慢慢衰落。更残酷的现实是,等到三十岁左右,市场看你的眼光就固化了,很少有企业愿意给这个年龄段的人重新开始学习新领域的机会,职业自此宣告定型。

因此,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推助器,加速职场新人突破成长瓶颈、登上新台阶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一步错步步错”的失败定律,第一份工作也是找准方向、做尝试性改变的基石。

负责任的说,社会是一个严格的金字塔,突破起来异常困难,且真正能往上走的人数量很少。大凡试错,都要趁早。

当今社会,一方面,行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了,热门行业层出不穷,新的职业类型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如今新晋的毕业生(95、00后)的好奇心、关注度、可选择性都比以往的毕业生要强很多。

所以,对于应届生来说,选择第一份工作,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1、 专业相关性

明确专业相关与否,决定了职业的起点和路径的差异:

专业相关,最大的好处是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认可度,在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专业不相关,完全出于爱好也完全可以。任何一份工作一定时间过后差异性都不会太大,此时爱好与否就成为一个重要变量。

在专业和爱好当中做选择时,爱好的权重往往更大。

一方面,“意志力”并不存在。比如,一个人因为减肥去运动和因为爱好去运动,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后者坚持的时间长、取得的效果好,只有爱好能通往坚持。另一方面,爱好意味着愿意付出更多努力,补足专业缺失的同时比其他人得到的更多。在专业导向不强的情境下,HR也会欢迎态度积极、目标明确的毕业生去做适合自己的选择。反之,没有爱好意味着抗拒吸收工作技能。最明显的莫过于技术工种,如果没有热情仅仅是机械完成任务,几年之内很有可能因为怠于掌握新技能而被职业环境淘汰。

这里需要反复强调的是,爱好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拥有更为积极与严谨的钻研精神。

比如,很多行政人员看了像《杜拉拉升职记》那样的荒诞职场童话后,觉得HR“风光”于是纷纷转行,结果90%都是失败的。首先,他们不了解HR具体的工作情景、低估了HR的专业难度,只对表面现象产生了误解。其次,行政转职HR思维方式没有转变,依然习惯于原先的定位,事无巨细的处理、自下而上的推进;而HR需要抓住核心问题、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HR做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自己够不够高看自己。

由此,为了判定是否对爱好有所误解,需要先进行积累和探索。

2、 职业规模

将“大公司”作为第一选择会好。

第一,大公司最大的好处在于职业流程、类型的广泛、成熟与全面。因为大公司规模、业务庞杂,你几乎可以一次性穷尽职业范畴内的所有业务类型,得到最完整的职业操作认知,这些都是巨大的经验财富,从而帮助到之后的从业历程。相应的,大公司的培训机制完整、规范,专人引导对于新人的职业精进大有裨益,从而节省大量独自探索的成本。

第二,大公司有利于没有职业经验的应届生习得基本的办公室工作规范,学会如何让自己适应、融入并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很多大公司会践行源于日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5S”现场管理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如此有助于产出高质量的交付成果、构建可行有效的沟通规则、并在一个人的整体职业生涯中打上良好的习惯烙印。

如果公司规模不大,那也至少要体验一个比较大的行业。

比如,金融、消费、餐饮虽然是传统行业,但不可或缺。行业规模大意味着其中的细分领域多、从业者多、职能多,因此,年轻人在其间伸展、学习的空间就大。

反之,小行业相对脆弱,因为圈子太小,知识、技能、人际都趋于闭塞,久而久之就会感到枯燥,再择业时也会因为行业局限缺乏回旋的余地。

之前的眼界决定了后续的高度,故此,选择“大”职业,本质上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过程。

3、待遇

这里更准确的说法就是“钱”,一个投入产出当中可衡量的介质。不排除有部分应届毕业的同学会因为生活所迫优先考虑金钱导向的工作,也不排除有志于完成原始积累以便开启更多选项的创业种子选手。但是,钱毕竟不是长远利益。

客观来说,当前的社会价格基本是固定的。个人能力很强的学生,一毕业可以拿到阿里、华为给出的价值50-100万年薪的offer,然而,这个群体在全国范围内一年最多两三千个,绝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还是走向常规的薪资路径。

主观来说,眼前利益终究是“过不去”的。任何一份薪资都扎实的代表了此前四到五年的努力成果,从零开始的职场新人则需要接受短期内酬劳不会发生太大改变的事实。因此,应届毕业生考虑钱,除非出于“爱好”,否则没有必要。

身为一个从业经历超过二十年的HR,我诚恳的建议:长远规划不及当下的选择重要。

现在的职场新人里,有太多工作经历短到一年半年。可能有人觉得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面接受的认知不多,而真相在于他们最初择业时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搞清楚自己的爱好,并据此做出相应选择,再判断是否能长期进行,才有长久职业规划的正确步骤。

最后,提供几个关于“如何找到爱好”的tips:

B,行业从业者适当提供诸如需要规避哪些难点或误区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从而帮助你找寻并作证职业爱好;

C,实习经历或者与HR谈话,会更有针对性的探讨出某个行业在达到一个目标时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推动你不断发掘自己的节奏和潜力,成为一个因爱好而生的完美の职人。

Michael ,多年HR行业老兵,超过15年从业经历。有过HR管理咨询经验,熟悉HR各模块。有着丰富的处理各类员工劳动相关事务经验。曾任某法律和财务类出版外资公司北亚区HRD,与劳动合同法编委会的律师合作,从而对《劳动法》有更深的理解。


以太创服

应届毕业生刚出校门,并不知道社会的残酷,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对社会的认知。我见过一个朋友,因为第一份工作很磨人,磨的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找工作。

所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比如我想在运营上有所建树,那么你就专门围绕着运营去找工作,去完善自己的运营框架。

第二个问题:公司的稳定性,个人不建议毕业生去找那种流动性很大,或者创业型的公司,流动性很大的公司往往是一些类似电话销售之类的,我见过很多毕业生进去待了三个月没有业绩做出来,很伤心的离开了,这对他们以后找工作特别敏感,还有创业公司本来就是一种风险。

第三个问题:职业的专业性,比如你以后想成为一个产品经理,那么你一定要去找一些做产品比较厉害的公司工作,或者重视产品的公司工作,这样你的成长会更快一些。

第四个问题:心要静,很多毕业生喜欢随便找一个工作,干不好就跳槽,我不建议这么做,跳槽的风险很大,除非是真干不下去,否则不要轻易跳槽,尤其你什么都没学到的情况下跳槽依旧是低工资。

第五个问题:福利待遇要谈清楚,很多企业认为学生是免费劳动力,所以在待遇上可能会进行压榨,所以你一定要问清楚,你入职给多少钱,未来的加薪晋升机会,以及是否有五险一金之类的等。

第六个问题:老板开不开明,老板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你在公司的舒适程度,遇到一个很扣,业绩不好又喜欢开人,自己又很自负的老板,那最好就不要加入了。


槽八点

第一份工作重要到,这可能决定着你未来几十年的职场生涯都要做哪些事儿,且这些事是不论你喜欢或是讨厌!

职场里最多的是哪些人?

经常换行业,总觉得其他人做的事情比较轻松,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
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敢跳槽,又羡慕其他人工作的高收入,好待遇,整天纠结的;

原因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第一份工作没有选好,也就是说在工作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而那些有目标、有规划的人就是我们羡慕的人,是少数人。

如何选择一份工作,并通过努力成为少数人呢?

四大原则,选择一份最适合你的工作。

01-职位02-行业03-公司04-薪水

01-职位

只有做你想做的、做你擅长的事儿,才有更大可能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才可以在工作中有一番作为。

举个例子,假如说你本意是做市场营销,现在有两个offer给你,一份是市场实习生,薪资2000,;一份是行政管理实习生,薪资3000。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选择可能是行政管理实习生,毕竟薪资高了1000元。那你能选嘛?显然不能,因为这不是你想做的工作呀,哪怕工资低。

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很可能决定你未来多年的工作选择方向。第一份工作由于薪资选择自己不大喜欢的,但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跳槽时能够拿到高薪,这时候让你再换市场营销的工作,先不说你能拿多少薪资,能不能找到工作都另说,而且你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嘛?

所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选自己想要从事的;若是没想好自己想做什么,那就选择自己擅长的。“破窗效应”说明,你做得越好,会收到更多的鼓励,越会主动做得更好!

02-行业

行业的选择两个基本点:发展前景与平均薪资。

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受益的是同整个行业行业相关的人。同样是前台,阿里巴巴的童文红,摇身一变就成了菜鸟首席运营官、资深副总裁,这便得益于选择行业的前瞻性。

而行业的发展必然遵循由低级的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利用和低级的人工劳务输出,逐步向规模经济、科技密集型、金融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知识经济型,从输出自然资源,逐步转向输出工业产品、知识产权、高科技人才等。也就是说, 你公司所属行业则应当是在未来有很好发展的,例如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新型能源物流配送等;那些已逐渐没落的行业则尽可能的避开,例如普通家电、纺织、冶金、白酒等。

化妆品行业的平均薪资高,还是软件公司的平均薪资高?这个答案,显而易见。除非特例,软件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高、人员能力要求高,平均薪资自然要高。短期可能没法体现两者的差异,但是在5年后、10年后,整体行业的发展会带动着从业人员的天壤之别。

03-公司

外企、国企还是民企?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真是一个问题。

实话说,不管什么类型的公司,不管公司的大小,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同工作一样,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

平台很重要,个人能力更重要。选择平台,不如选择做更好的自己。

因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有其本身的优劣势,只看你更适合哪种。

大型外企,良好的薪资待遇和完善的培训体系,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其严格的秩序,一个萝卜一个坑,众多的优秀人才,在里面出人头地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进了国企就如同拿到铁饭碗,稳定的工作和还不错的薪资,同样让很多人心痒难耐,但近来的国企更多的是负面消息:裙带关系、行事拖沓、溜须拍马、等级森严等等官僚主义作风,还真不是一般年轻人能够接受的;

能够代表大部分民企的,我想到4个字:野蛮生长。一个人顶三个人是很正常的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迅速提升,同时能更多的接触到不同职位的职能,更有机会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哪种职位,擅长什么。但是其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不够优秀的同事,不够具有前瞻性的老板都有可能成为你前进道路的阻碍。

所以,与其将宝压在公司上,不如尽可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的能力能够去到任何一家公司且混得很好的时候,那才说明你拥有了“铁饭碗”。你越值钱,你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04-薪资

不得不说一个残酷的现实:工作的前3年,基本上是挣不到钱的,更别说存钱了。

市场上对同一岗位的薪资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招聘信息上经常看到:文案策划,6k-8k。什么意思呢?这个岗位现在的薪水范围是6k-8k,大部分公司都是这各价位,而至于你能拿多少,是根据你面试时展示出的实力和个人能力,能力强点那就8k,能力弱点那就6k。你说有些人拿的比这多很多,要么是人家能力强,有更好的title;要么人家运气好,去到一家普遍薪资高的公司,无外乎这两种情况。

同样的起跑线,职场的前3年,大家的薪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而差距的体现在于你如何度过自己的这3年,是拼命努力提升自己,还是不经诱惑想跳就跳,3年后,差距会因时间而展现。

总而言之,工作好找,好工作不容易找,适合自己的好工作更不好找;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愈发值钱,那么挣钱就水到渠成了。

倘若你的工作依据这4个原则进行选择,不能说未来会怎样,但至少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加油吧,少年!


周末里

从人之初角度,任何的第一次都非常重要。但职场火锅实事求是地讲,第一份工作,从长期实践来看,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份重要。人的职场生涯中,换几次工作实属正常。我的意见是,不必纠结于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好起点当然很好,没有也不要患得患失,你还有许多重新开始的机会,就当一次试验一次积累吧。

首先,举重若轻,战略上放平心态,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因为选到一个好工作,当然最好,如果出师不利,也不要过于消沉。许多人毕业生都学习职业规划,作为资深HR,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意义,但现实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也不会过分夸大,否则把毕业生们都弄的太患得患失了。有多少人按照职业规划来行走江湖的?很多人都是骑驴找马,不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如果是G企或G务序列,员工就是一块砖,单位需要往哪搬。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自己也无法把握。所以,奉劝一千万毕业生,要做好第一份工作不理性的思想准备,不要过分焦虑。当然,选的好工作,我衷心祝福你。

其次,选工作要遵循你自己的人生规划,但许多毕业生并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说真话,许多毕业生对踏入职场,有点稀里糊涂。总有人说,凭兴趣爱好,但在现实中能走的通吗?有多少人在从事自己爱好且挣大钱的职业呢?人生规划是个大方向,比如你想当一个老板,将来香车宝马;你想当一个科技专家,将来改变某一个领域,同时抱得美人归;你想当一个公职人员,将来主政一方。还有你想在一线城市打拼,成为国际范的商务精英,还是想去家乡小城,择一城终老,享受岁月静好。你想奋斗青春,还是四平八稳,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你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这是人生的大格局,大基调。

再次,选工作要遵循行业》企业》岗位和平台》潜力》薪酬的总原则。那么国内成功企业家都喜欢说,不是我牛,而是我赶上了时代大潮,趋势来了,猪都会飞。纵观这些首富们,有的是钢铁石油煤炭大亨,他们赶上了能源崛起的时代;有的房地产基建机械大亨,他们赶上了房地产黄金十年;有的投资股票大亨,他们赶上了投资二十年;有的是互联网大亨,他们赶上了互联网经济时代风生水起。比如,十五年前学计算机的就是一个单位打杂的,现在学计算机的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就连过去打杂的运维人员,随着网络安全的重要,在单位给员工装装防火墙软件,也开始牛起来了。

一是选朝阳行业,选正在兴起或者未来必然兴起的行业,比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媒体、清洁能源等行业,搭上未来的风口,你的发展和收入也水涨船高。

二是选企业,有条件的要选那些发展潜力好的标杆型企业和追赶型企业,他们的薪酬策略是积极主动的,市场价格都在75分位以上,就是同样的工作,你的收入超过市场上的75%的人。

三是选岗位,选企业里的核心主业岗位。主业岗位,各种资源多,学习机会多,发展空间大。

在围观层面,你要按照平台》潜力》起点薪酬的原则来选择。一个好的平台,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一个有潜力的工作,让人赋予潜能,未来可以释放。薪酬固然重要,但要服从前面的要素。起点薪酬不要害怕,你有能力了,所以的失去的都会加倍补偿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