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第一女刺客,为父报仇不惜以身相许,成功刺杀总司令后被特赦

《一代宗师》中章子怡饰演的宫家二姑娘宫若梅,为了报杀父之仇,断发奉道,一辈子不婚嫁,不生育。宫若梅的历史原型其实就是民国时期的奇女子们,而名气最大的一位就是替父报仇、刺杀孙传芳的民国女子施剑翘。

孙传芳,直系军阀的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曾是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施剑翘作为一个弱女子,怎么能成功刺杀一个军阀首领呢?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自幼生活在山东济南。关于他的生父有两种说法:一说生父是施从滨;一说生父是施从云,后过继给弟弟施从滨。

施从滨的祖上并不富裕,父亲施雨宽给人做帮工,闲暇时制作豆腐赚取微薄的生活补贴。苦出身的施从滨15岁时就投靠清军,先入晚清吴长庆的北洋部队,后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由于他能力突出,得领导赏识,晋升很快,1909年就被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1914年,任镇江镇守使、第一混成旅旅长;1916年成为山东督办张宗昌的部下,而张宗昌对施从滨更是器重,让他担任陆军第一师师长,后又归张作霖直接节制,驻济宁。1923年,任张宗昌部下第二军军长。

1925年10月,孙传芳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同时,奉浙战争爆发。张作霖任命张宗昌为江苏善后督办,施从滨为安徽军务善后督办兼第二军军长,率军南下迎击孙传芳部。孙传芳曾连发三封电报要施从滨同他合作,但施从滨不予理睬,反而孤军深入。

结果,在蚌埠地区作战时,施从滨乘坐铁甲车督阵,但在皖北固镇的交锋中兵败,被孙传芳部谢鸿勋俘虏,将他用铁丝绑缚。1926年初,孙传芳命李宝璋在蚌埠车站南侧将施从滨斩首,并暴尸三日。

施从滨被斩首的消息传来后,施谷兰痛苦万分,年仅20岁的她立志为父报仇,还写下了明志诗“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

施谷兰虽然有志为父报仇,但她只是一介弱女子,而且还是一位裹脚的弱女子。施谷兰出生时,施从滨的已经混的不错,所以施谷兰的出生环境是不错的,从小她和众多晚清女子一样裹脚,身居闺房。施从滨从小疼爱施谷兰,还给她请了私塾老师,教她读书识字,而施谷兰对古文诗词也颇感兴趣。

施从滨被斩首时,施谷兰才刚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两年,弟妹还年幼。作为一位刚刚涉世的裹脚女子,施谷兰起初把报仇的希望寄托于堂兄施中诚身上。施从滨被杀后,施妻请求张宗昌对其侄施中诚给予关照。张宗昌也的确给施中诚了关照,1926年春,施中诚便由排长被提升为团长,三年后,再升烟台警备司令,再后来屡屡升迁。

不过,施中诚升迁到警备司令后,反劝施谷兰打消复仇念头,因此施谷兰与施中诚断绝了兄妹关系。

1928年,在施从滨三周年忌日上,施中诚的军校同学施靖公有感于施谷兰母女的痛苦,表示愿意承担报仇雪恨的大事,为此,施谷兰以身相许,下嫁于他,并跟随施靖公迁居太原。婚后,施谷兰给施靖公生育了两个儿子,但在1935年,施靖公被提拔为旅长后,拒绝了施谷兰的报仇要求。

为父报仇的要求被拒绝后,施谷兰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娘家,有感于10年中空付许多心血,而父仇未报,遂改名为“施剑翘”,准备靠自己为父报仇。回到娘家不久,施剑翘便通过手术放开了裹着的双足,并练习枪法,打听孙传芳的各种消息。

1927年2月,孙传芳曾因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导致主力军消耗殆尽,从此一蹶不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便隐居天津佛堂,一心向佛,不问政事。施剑翘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孙传芳的身貌、口音及活动规律,知道他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便制定了行刺计划。

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照旧端坐在佛堂中央,和众人一眼闭目随法师诵经。早已准备好的施剑翘,化名“董慧”, 在衣襟的遮掩下,手握勃朗宁手枪,快步来到孙传芳身后,对准孙传芳的后脑勺射出了第一发子弹,紧接着又朝他的太阳穴和腰部各射一枪。

施剑翘成功刺杀孙传芳后,从容淡定的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自首,在法庭上不讳事实,直陈了杀人经过和原因。当时,天津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施剑翘为有期徒刑10年。1936年8月13日,河北省高等法院又判处7年监禁。

在当时,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事件,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很多报章、杂志争相报导,各地妇女团体、师范团体等纷纷通电呼吁,要求政府为她特赦。而且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张继、宋哲元等人也出面救援,呈请国民政府予以特赦。

1936年10月14日,在施剑翘入狱11个月的时候,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下达特赦令,将施剑翘特赦释放,这就是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大致缘由、经过。施剑翘,一位民国时期的奇女子,因刺杀孙传芳,又被称为民国第一女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