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一般的陈碧君,是如何拿下才华横溢的美男子汪精卫的?

慕容西子

陈璧君这么拿下汪精卫的?这还用说吗?没有什么颜值,就拼真爱了!

陈璧君对汪精卫绝对是真爱!

1,你革命,我出钱!

陈璧君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乔治市,为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陈璧君从小有革命才能,女孩家的游戏,他完全不敢兴趣。15岁那年,陈璧君就加入了同盟会,是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还把她的母亲介绍进了同盟会。

中学期间,陈璧君经常读到汪精卫的文章,对他十分崇拜。终于有一天,汪精卫来到槟榔屿,陈璧君才见到汪精卫,这一见不打紧,一辈子就过去了。

后来汪精卫到日本去,陈璧君也跟着去。听说汪精卫缺少革命经费就把家里的钱都拿出阿狸给他用。陈璧君还学习各种暗杀技能柔道、剑术、枪法、制作炸药,在暗杀团她也是一把好手。

2,你坐牢,我送饭!

汪精卫暗杀摄政王未遂,被关进监狱。陈璧君进场去送饭,设法营救他。

有一次陈璧君买通狱卒,给汪精卫送了10颗鸡蛋,还附带了一封情书。汪精卫看到这封情意绵绵的表白信,咬破手指回了信。从此,汪精卫就只属于陈璧君一个人。

汪精卫是秀才家庭出身,性格软弱,陈璧君是商人家庭出身,性格火爆。这两人性格相合互补,也算是最好的搭配了。

汪精卫在狱中,随时有可能被处死,陈璧君却愿意嫁给他,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你坐牢,我送饭”这是少女最深情的表白了,别说汪精卫,谁也扛不住啊!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年民国成立的普天同庆下,汪精卫和陈璧君在上海举办婚礼,这时,离陈璧君第一次见到汪精卫,才4年!

3,你出轨,我捉奸!

汪精卫的才气和颜值,在加上后来的政治地位,必然招蜂引蝶,让很多女子为他倾心。当初在日本暗杀团,和陈璧君一起的还有一个女会员叫方君瑛。这三人应该算是很好的朋友。陈璧君和汪精卫一起在法国留学时,生了孩子,方君瑛帮忙给他们照看孩子,这样方君瑛和汪精卫的关系更亲密了。

有一次,陈璧君看到汪精卫和方君瑛在一起很亲密,破口大骂,并且告诉了所有的朋友。方君瑛受不了打击,吞鸦片自杀。

后来,汪精卫又认识了一个和方君瑛样貌相似的女子,叫施旦。汪精卫让她给自己当秘书,被陈璧君得知,两人大吵。这一次,汪精卫终于发飚“你逼死了方君瑛现在还要逼死施旦吗?”陈璧君无奈,只好接受现实。

但是,陈璧君很快控制了汪精卫办公室人事权,汪精卫见什么女人,完全在陈璧君的掌控之下!

4,你当汉奸,我给洗白!

汪精卫是中国历史上最无耻的汉奸,巧的是,陈璧君是更无耻的汉奸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汪精卫不断在国内宣传抗战必败论。后来日本提出“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的和谈条件,汪精卫受到蛊惑,就准备当汉奸了。1938年年底,汪精卫离开重庆,走上了卖国当汉奸的道路。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病死,病根其实源于王亚樵多年前对他的一次暗杀。可笑的是,汪精卫这个大汉奸最终葬在了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不知道汪精卫在阴曹地府见到孙中山,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对于汪精卫的汉奸行为,陈璧君的辩解十分狡猾。

1,蒋介石害怕日本,却又要听英美的,战和不定,国家前途堪忧。汪精卫敦促和平,是为国家长远计划。

2,汪精卫没有丢失一块土地,不断丧师失地的是蒋介石。所以汪精卫不是汉奸,蒋介石才是汉奸。

从哪个角度看,陈璧君都是上世纪最优秀的女子,只是跟着汪精卫当了汉奸,就注定钉在耻辱柱上下不来了!


历史知事

民国时期有很多爱情故事,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金岳霖、梁思成,贵圈好乱啊!但是,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是要说最奇葩的一对,应该还是汪精卫和陈璧君了吧!

四大美男,才华横溢,八大丑女,富商女儿,大汉奸,就这几个名词放在一起组成汪精卫和陈璧君的爱情故事。

汪精卫这个人,不要说后来投敌,但说投敌之前,还是很有能耐的一个人,人长的帅气,相对于蒋介石、张学良这些猥琐男人,汪精卫的长相绝对是一股清流,关键是还有才华,这就了不得了。

在晚清时期,一个年轻帅气的革命党人,口才还特别好,能演讲,还勇敢,在1910年的时候,到北京去刺杀摄政王载沣,可以说是民国最青年才俊的青年才俊了!

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吸引了当时的陈璧君,陈璧君属于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青(主要长的也确实一般)。为了追汪精卫,陈璧君那真是穷追猛打啊!先是写求爱信,被汪精卫拒绝,陈璧君就从东南亚追到日本,又追到北京,看来不是富家女根本玩不了追星啊!反正就是汪精卫走哪,陈璧君跟哪!

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在陈璧君的面前,就是刀山火海都给你趟过去。

关键,汪精卫什么身份啊,美男子、大才子、政治新星,所以一开始是拒绝的!

结果刺杀载沣的时候,由于太年轻,没有经验,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清廷抓到了。当时的汪精卫已经是抱着必死之心了,还写了一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是,在狱中汪精卫的懦弱自卑、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展示出来,其实一下狱,人就不是人了!

这个时候,意志坚定的陈璧君非但没有逃走,却多方营救汪精卫,这对当时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汪精卫无疑是救命的稻草,汪精卫也被陈璧君的坚持所打动,并且精神也为之一振。

还给陈璧君写了填了一首词:“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续,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后来汪精卫被释放出狱(汪精卫原来被判的是终身监禁,后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把他放了)就顺理成章的和陈璧君在一起了。

其实,汪精卫和陈璧君是很有意思的一对,汪精卫是水,陈璧君就是火,二者成对,也算天作之合啊!汪才思敏捷,待人温和,可办起事来瞻前顾后,缺乏魄力,柔韧有余,刚猛不足。陈璧君却是炮仗脾气,快人快语,勇决智断。

所以,汪精卫后来很多事情,也受陈璧君的影响!

汪精卫被王亚樵枪击后,留下致命伤,最后身死日本。

但是后来陈璧君还极力为汪精卫辩护:“日寇侵略,领导无力护民,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于铁蹄下,这是蒋中正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与日本人往还。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由此可见,陈璧君对汪精卫那是真爱啊,即使这个人做了汉奸,也要为他正名啊!


史论纵横

汪精卫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年轻时的他才貌双全,颇有男神味道,可谓炙手可热。陈碧君自然被他迷的神魂颠倒,可是她的长相只能说是非常一般,和汪精卫一点不配。那么她是如何追到汪精卫的呢?



一、富家小姐

陈碧君的父亲陈耕基在南洋做橡胶生意,富甲一方,颇有资财。陈碧君出生在马来西亚,是个地地道道的富家小姐。汪精卫早先去日本留学、进行活动没有经费,是陈碧君慷慨解囊,极大地帮助了汪精卫。所以,陈碧君长得丑没关系,有钱就可以。汪精卫最后和她在一起,这是一个原因。

二、志同道合

孙中山早先在马来西亚建立同盟会分会,传播进步思想。这时的陈碧君15、6岁,被孙中山的思想深深吸引,并带着母亲一同加入了同盟会。



早先的汪精卫也是个热血青年。1909年,汪精卫组织暗杀团,陈碧君执意参加,汪精卫只能答应。陈碧君努力学习各项技能,汪精卫对此是很赞许的,两人可谓志同道合。这也是一个原因。

三、坚持不懈

但陈碧君并没有就此退缩。不久,汪精卫因刺杀载沣失败被捕。心急如焚的陈碧君用钱买通了守卫,给汪精卫送去10多个鸡蛋,并在其中一枚塞进了一封信,再次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切和爱意。



陈碧君的努力和执着最终打动了汪精卫。汪精卫自知时日无多,便回词一首,说如果出狱就和她共为连理。陈碧君得知后大喜,便继续用钱财打点关系。

汪精卫也是运气好,主审此案的善耆一直没有杀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开放党禁,汪精卫获释。经过生死诀别的两人,关系迅速发展。1912年初,两人在上海完婚。

长相一般的陈碧君就这样追到了才貌双全的汪精卫。可惜后来两人误入歧途,成为大汉奸。可叹!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话请右上角关注一下!互粉秒回!谢谢!


石头说历史

陈璧君,字冰如,是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一个名符其实的富二代。



陈璧君虽然是富家千金,但她却没有一丁点儿的艺术细胞,琴棋书画样样不通,胭脂水粉丝毫不沾;她脸圆脖子短,身高只有一米五,腿粗短胖,被誉为民国八大丑女之一;而且她脾气火爆,快人快语,勇敢决断,没有半点淑女的味道,活脱脱一个男人婆。


而汪精卫却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美男子,他仪表堂堂,满腹诗书,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连大文豪胡适都说“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爱他,他是男子……他也爱他!”


汪精卫人气极高,堪比当今的明星,北伐前他每次演讲,女学生们都“掷花如雨”。他被评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



一、一见钟情遭拒绝


陈璧君家境富裕,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她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和进步报纸。


15岁的陈璧君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仰慕一个笔名为“精卫”的进步青年,被其卓越的文采所折服。后来见到精卫本人,剑眉星目、鼻直口方,一个不可多见的美男子。



陈璧君瞬间被丘比特之箭射中,逐对汪精卫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她为汪精卫的同盟会捐钱捐物,鼓动父亲拿出积蓄来支持革命。并给他写了数封求爱信,可是却被汪精卫以“革命不成功不考虑结婚”为由拒绝了。


二、万里追寻到日本


遭拒绝后的陈璧君并不死心,她是一个看准了事情就一定要干到底的女子。当听说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同时不顾家里反对退了姻亲,一路追到日本。


来到日本后,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全部拿出来捐给了同盟会,解决同盟会的经费问题。


三、破釜沉舟再表白


陈璧君听说汪精卫正在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要员。为了能够和心上人在一起,陈璧君坚决要求参加,并四处拜师学习柔道、剑术、枪法和如何制作炸药。


1909年12月,汪精卫豪情万丈,以“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为誓言来到北京,寻找行刺机会。为了躲避盘查,陈璧君与汪精卫假扮夫妻,一同北上。


当时,有人打趣她:“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看到自己满腔热情和爱恋被别人误解,她二话不说,拿出英国护照当场撕成碎片。


为了不耽误陈璧君,在行刺前,汪精卫找来陈璧君严肃交流“你才18岁,一切我都记在了心里,此刻我对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卫将与载沣同归于尽,这也许是两人见面的最后一夜,陈璧君再次含泪表白“我不为刺杀而来,只因爱你,如果我们活下来,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四、身陷囹圄终不弃


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北京的刺杀活动以失败告终,汪精卫被清兵抓走,关在北京北郊的监狱里。陈璧君忧心如焚,四处奔波,设法营救。


有一次,陈璧君买通狱卒,送给汪精卫10多枚鸡蛋。并在其中一枚鸡蛋里藏着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心和无比思恋之情。


遭受牢狱之灾的汪精卫感动万分,如此境遇之下,有些人巴不得敬而远之,而陈璧君仍对自己一往情深!于是他咬破手指血书“信到平安”,“勿留京贾祸”,并填了一阕《金缕曲》以表达自己对陈璧君的一片爱心和思念之情。


五、精诚所至成眷属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然而陈璧君从15岁的怦然心动到最终的执子之手,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她对汪精卫真心相待,从物质上的支持到精神上的鼓励,一路艰苦跋涉、坚持不懈,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赢得了心上人。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21岁的陈璧君终于嫁给了深爱的汪精卫。



婚后的两人感情非常好,只是陈璧君太虚荣、占有欲太旺盛,她在汪精卫背后不断进行煽情和怂恿,最终导致了汪精卫选择投日之举,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卖国贼!



有书共读

陈璧君是汪精卫之妻,1891年11月5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为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陈碧君出生在优越的家庭里,但她是个不爱打扮,没有什么特长的女人,说她平凡一点不为过也。但她思想激进,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她参加了同盟会。后来她说服了父亲,在孙中山的帮助下,又把母亲拉入了同盟会。

由于陈碧君参加了同盟会,她经常在同盟会的机关报上看到笔名叫“精卫”的人写的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很犀利,像匕首像长枪投向了敌人。陈璧君非常佩服作者的洞察力,这个笔名叫“精卫”的人是谁呢﹖

陈璧君萌生了想见一见他的念头。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盟分会会长吴世荣。 她通过吴世荣,在吴世荣家里,陈璧君见到了汪精卫。



(陈碧君照片)

陈碧君一见钟情,也难怪,「汪精卫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白色西服,鲜红的领带,更映衬出白皙的面容」。陈碧君没过多久,就向白马王子表达了爱意。没想到却遭到汪精卫的婉拒。 原来汪精卫觉得参加革命,意味着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不想连累别人。

陈璧君并不气馁。她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女人。当听说“白马王子”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一路追到日本。 当时,汪精卫在日本正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庭大员。陈璧君听说后,坚决要求参加。开始,汪精卫不同意,看到陈璧君态度坚决,才勉强答应了。

1909年冬,汪精卫与黄复生、罗世勋、陈碧君等暗杀团成员,秘密潜回北京。由于保密工作没做好,汪精卫被捕,关在北京北郊的监狱里。

陈璧君此刻忧心如焚,四处奔波,设法营救。期间经过书信往来,“诗言志,曲传情”加上陈碧君用金钱为汪精卫打点买通狱卒,使汪很受感动。有陈碧君的关心,不知不觉,汪精卫被关押了两年多。

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宣布开放党禁,汪精卫被释放出狱。听说心上人已释放出狱,陈璧君欣喜万分。经过这一番生死之恋,两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初,汪陈二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


(汪精卫照片)


秉烛读春秋

纠正一下,是陈璧君。

汪精卫没有陈璧君不能成事,也不能败事。汪精卫是忧郁型的性格,而陈碧君则是火,做事果断很有主意。汪精卫和陈璧君的结合不是门当户对,但是在那个年代却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陈璧君家世很好,父亲在南洋马来西亚从事橡胶生意,后来又从事矿业家境十分殷实,那一年是1906年,陈璧君刚好15岁,孙中山来马来西亚乔治市建立同盟会,传播革命思想,进步的父亲经常拿同盟会的报纸给陈璧君看,结果,一个笔名叫“精卫”的作者,文笔斐然,卓尔不凡,引起了她的兴趣。

说来也巧,在一次演讲集会上,一位标准的板寸青年头、慷慨激昂的白衣男子精神熠熠,一双鹰目,瞬间就把陈璧君给迷住了,一打听原来就是在报纸上发文的精卫哥哥,从此陈璧君就成了汪精卫的超级粉丝。

于是,像现在的追星族一样,粉丝追逐偶像,可以不顾一切,她几乎天天去支持汪精卫的演讲,摇旗呐喊,拉入不少粉丝,甚至动员自己的父母为同盟会捐款捐物,为了和汪精卫达到精神上的统一,陈璧君开始自学革命理论,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工作,被女花痴暗恋,汪精卫不可能看不出来,就这样,经过几次被拒再追的过程,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加深起来。

终于,在一次刺杀事件中,两人的关系发生了质变,当时汪精卫也是意气风发,怀揣革命理想,拯救民众于水火,但是同盟会发动几次起义都没成功,反而被人诬陷为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

情急之下,汪精卫做出刺杀摄政王载沣的计划,陈碧君也毅然相随,一定要与他一起行动,陈璧君说我不是为刺杀摄政王而来的,我是因为爱你才来的,汪精卫此时不想谈恋爱,此时却被真情所打动,喜欢上了这个执着的女子。

可是,刺杀还没实行,汪精卫就被捕了,在狱中汪精卫经常以诗抒怀,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狱中的伙食很差,突然有一天狱卒送来十个鸡蛋,最后一个鸡蛋下面有一个璧字。

汪精卫明白了,当即赋诗一首托狱卒送个那个卖鸡蛋的人,表示肠已断,歌难又,不久就通过狱卒收到陈碧君的一封表白信,信中说你我两人现在不可能在形式上结为夫妻,那么我们就在心里宣誓结为夫妻吧,你看好吗,汪精卫看后大为感动,回了一个诺字,于是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


历史传讯社

抛开其它的不谈,陈碧君与汪精卫早年的爱情还是很真挚感人的!

《汪精卫与陈碧君》一起来看一下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6, "file_sign": "b4a8e21ca09212c2ac3a1319672000ed\

这就是皇冠

汪精卫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帅哥,别人形容他是“目光炯炯,双目有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帅哥最后却娶了“脸圆脖子粗”的陈璧君,不得不让人大吃一惊呀,那么陈璧君为什么能够追求到汪精卫呢,在我看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陈璧君家境富裕。

陈璧君出生在马来西亚,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华侨巨富陈耕基,所以陈璧君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应该算是不错的,这也是她能够追求到汪精卫的先决条件。因为汪精卫赴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参加了同盟会,并且负责同盟会的宣传和筹资工作。

当他来到马来西亚的时候,陈璧君为了能够博得汪精卫的好感,每次捐款都是1000。后来汪精卫接受任务回到日本,陈璧君也追随而去,并且把家里的钱全都交给了同盟会,所以汪精卫虽然一开始拒绝了陈璧君,但是其实他的心里是不排斥陈璧君的。

其二,陈璧君敢爱敢恨。

不像现在许多年轻人爱的扭扭捏捏,爱的小心翼翼,陈璧君对于汪精卫很直白,她喜欢汪精卫就坦白的告诉他,不论结果如何,我想汪精卫可能就是被她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折服了。陈璧君的这种性格后来对汪精卫的政治升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陈公博就说“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成不了大事,但汪先生如果没有夫人也坏不了大事”。

其三,陈璧君对汪精卫的不离不弃。

汪陈二人情感的升温是源于汪精卫准备刺杀当时清廷的摄政王载沣,这一次刺杀虽然没能成功但却促成了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这段婚姻。

据说汪精卫刺杀的前一夜,陈璧君走进汪的卧室对汪精卫说“你这一去,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我没有什么能为你做的,就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你了”。

汪精卫被捕以后,陈璧君为了营救汪精卫四处奔波,不离不弃。陈璧君当时买通了看守的狱卒,有一次她送了一篮子鸡蛋给汪精卫 ,每一个鸡蛋上面都写了一个“璧”字,并且还写了一封信,汪精卫大受感动,终于回了一个“诺”字。

其四,汪陈二人共同的理念信仰。

早期的汪精卫和那时候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样立志要改变旧社会,建设出一个新中国,他参加同盟会,学习三民主义,成为了孙中山先生坚定的追随者。而那时的陈璧君呢?她和汪精卫一样,投身革命,积极为革命出谋划策,她还是同盟会里面最年轻的会员。我认为这两个人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陈璧君这个人本人名气并不大,但是 她的丈夫汪精卫名气大啊。

正因为有一个教科书上的汉奸丈夫,她变成了民国八卦中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

陈璧君长的非常非常的一般,如何深得民国帅哥汪精卫的垂青并娶为妻子?

本文就说说这个陈璧君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01

1891年11月6日,陈璧君在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备注1)出生,她是家里的长女,因为长的胖,外号肥环。

她的家庭情况还算不错的:

——父亲陈耕基是当地著名的画商,人称陈百万。

——母亲性格直爽,识大体,明大义,对陈璧君言传身教,有主见,有胆魄。

这位富二代家境优越,打小接受的是中英文教育,英语中文都精通,学霸型人才。

1906年,陈璧君自马来西亚华侨小学毕业,进入璧如女校就读。

同年,孙中山先生抵达马来亚,在槟城成立同盟会的分会。陈璧君因积极参与同盟会的活动,因此被吸收入会。

她加入同盟会还有一段小故事。

陈璧君同学参加活动积极,革命激情高涨,几位老会员觉得这孩子不错,正好也需要吸纳新鲜血液,经考虑招募陈璧君为同盟会会员,这一年,她15岁,是槟城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参加革命活动,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不知道具体情况的陈父陈母就把自己的女儿找过来聊聊,问问具体情况,陈璧君看瞒不过去了,只好如实相告。

这还了得。

陈父非常不高兴,认为参加活动不务正业,他说:“一个女孩子,不好好读书,成天和一些男人们在外边东奔西跑,像什么话?”

陈母比较开明,她说:“我们对同盟会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怎么能随便责怪女儿呢。孙中山先生就在槟城,我们可以当面问问孙先生,听听他的意见再作决断也不迟呀。”

于是,陈璧君带着自己的母亲来见孙中山。

见了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把国内国际形势一分析、把三民主义一说,把未来一展望,陈母听的特别心动,不久陈母也成为同盟会会员了。

这下陈父赔了女儿又赔了老婆,家里两个女人都去干革命去了。事实上,他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他家的钱陆续也给了革命活动了,他整个人都懵圈了。

02

懵圈的陈父,遇到了一个更懵圈的事,自己的女儿迷上了汪精卫。

这姑娘在16岁这一年,做为革命党团队中演讲家的汪精卫来到了槟城,她遇见了革命党中的才子加美男子,成为他誓死追随的忠粉。

史料上对汪精卫的描述是:

——有才:认为汪精卫的演讲技能是,不但能把死人说活,还能把活人说死。

——帅哥:一表人才,剑眉鹰目,神采飞扬,鼻直口方,翩翩而立。

——愿嫁:胡适说,如果他自己是女人,也一定要嫁给汪精卫。

少女的心一般都喜欢有才和帅的,现在是这样的,历史也是这样的,即便像陈璧君长的不咋地的姑娘,也认为自己也有追求爱的权利,自己也是公主。

陈璧君长的不咋地,在很多史料上都是有记载的,史料上的描述是:脸是圆的,圆得有点过,好似大皮球;脖子还很短;一米五的身材,腿粗短胖。我仔细看了下照片,描述的差不了多少。

03

1909年,陈璧君在会长吴世荣家里终于见到自己的帅哥情人汪精卫。

很快,陈璧君给汪精卫写了一封求爱信,虽说女追男,隔层纱,但是汪精卫拒绝了。

除了陈璧君的相貌不太吸引自己,还有一个原因,汪精卫的家里有一个老婆。

这是15岁那年定下的婚姻,他常年在外干革命,这婚姻也等于名存实亡,他写信提出要解除婚姻,可老婆刘氏不同意,坚决不离婚,表达了自己生是汪精卫的人、死是汪精卫的鬼的决定,太烈性了。

这离婚的事一直悬而未决,再加上汪精卫在外特别忙,再加上陈璧君也不是倾国倾城,三个原因加在一起,结果就是拒绝。

但是,陈璧君并不死心,认准汪同学是她终身追求的目标,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1909年,革命形势急转直下,革命党人发起的六次起义都失败了,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流亡到了日本,陈璧君听说了这个消息,马上也以留学为名,一路追到日本。

汪精卫正在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要员,但是没有钱,也没有人手。

陈璧君的态度是要钱有钱,要人给人,钱方面,她把家里给自己的全部钱财都捐给了汪精卫所在的革命团队,人就是她自己,她坚决要求参加暗杀团。为爱疯狂干革命,汪精卫再三犹豫,答应了她的加入。

04

暗杀工作不太好干,成功率也较低。

1909年12月他们回到北京筹备暗杀行动,陈璧君终于争取到与汪精卫扮演夫妻的机会,虽然是假的,可与自己心仪的男人假扮也是好的。

这次暗杀因为一点小乌龙行动失败。陈璧君去日本继续准备再次起义,汪精卫留在北京伺机而动。

清兵直接把汪精卫等人抓走了,本以为要判死刑的他们,因有贵人相助,从宽处理,免于一死。

1910年4月29日,汪精卫等人被宣判为终身监禁。

在日本听到这个消息的陈璧君干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开骂。

陈璧君骂一起参加革命的喻培伦是个胆小鬼,出卖同志,见死不救,这一开骂后其他不明真相的同志也认为喻是这样的人,试着想一想,好像他参加的几次重大的行动都没有成功过,喻也觉得难受,下狠心以死谢罪。1911年4月,广州起义,喻培伦背着炸弹冲锋,被清政府处死。有人说,是陈璧君把喻培伦骂死的。假设被捕的不是汪精卫,陈璧君会骂人吗?

第二件事:配合孙中山等人开始营救,筹集营救经费,从日本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槟城,他们到了香港又设立秘密营救机关,这群革命党人,后来想去参加赌博挣钱,结果把筹集到的经费赔个底儿朝天。

1910年冬天,陈璧君带着营救经费去了北京营救汪精卫,他们通过鸡蛋上写字传递信息,还准备挖通向牢房的地道,可为用尽了办法。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基本上汪精卫要把牢坐到死。

基本上的意思是说,可能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就是武昌起义的爆发。1911年10月10日,爆发起义后,清王朝被推翻。

1911年11月6日,汪精卫等人被释放出狱。

05

有感于陈璧君的痴情、不管不顾的营救,1912年,汪精卫与陈璧君在上海宣布结婚,同年4月在广州举办婚礼。

婚后的汪精卫有点苦恼,这个媳妇太强势了,对汪精卫的行政工作,事无巨细都要干涉,一是因为是同盟会老会员,二是自己家老婆,三是他本身的性格就有点优柔寡断。

1925年孙中山病逝,7月汪精卫接位,做为第一夫人的陈璧君深度介入汪精卫的政治生涯,这位妻管严汪精卫开始沦为政治的附庸品,而陈璧君在政治场上因为格局太狭隘把悍妇演绎的越来越形象。

1943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旧伤复发去世。

汪精卫去世后,人走茶凉,汪家门可罗雀,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重庆国民政府逮捕,以汉奸罪“处无期徒刑,剥夺公权终身”。

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开庭审讯陈璧君,她为汪精卫辩护,认为他根本就不是汉奸。

1949年9月,宋庆龄与何香凝找到毛泽东、周恩来,特意为陈璧君说情,请求特赦陈璧君。毛泽东同意,只是有个指示,让陈璧君写个认罪书就行了。陈璧君听到要求,回信拒绝,认为自己和汪精卫没有可认之罪,愿意在监狱走完自己的一生。

07

蓝胖说:

政治纷扰,谁对谁错,我们都无法去判定,也没有太多意义,毕竟是陈年老账了。

而我们观看陈璧君的一生,还是有点可咀嚼的。

她的前半生,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心仪的人,奋不顾身,爱情就是一颗毒药,让这个姑娘成为民国第一大猛女。

但是,她的后半生,得到汪精卫后,在权力面前,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肆意左右汪精卫的政治主张,这何尝不是一场悲剧呢。

历史不能假设,然而我们可以想到的这段爱情不能善终,无疑也是陈璧君和汪精卫的悲哀。

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事。

只能说,永远没有永远,人是可以变的。

如是。

备注1:1963年东马沙巴、砂劳越、和新加坡加入马来亚形成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选择退出马来西亚。然后马来西亚还是沿用原来的名字。


蔷薇呓语

一是女方家庭背景是巨富之家,自身家庭教育优良见多识广;二是女方勇于示爱倒追陪伴,男方去哪跟到哪甚至追随出国留学;三是女方深情不悔,投其所好为其付出所有,不论男的风光还是低潮期都不离不弃,更是财力物力人脉支持,精神鼓励人身相伴,男方感动也有现实需要也有。但是实现这所有的一切都重点皆来自于第一条,女方巨富之家,经济实力现实社会条件提供了她后面的一切实施的方便。你换个社会底层寒门之女看看,即使寒门女才色双全,最后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因为她无力承担他的梦想,甚至为其理想提供现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