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的英国人如何看中国人?

战斗机解说家

中国近代史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社会历史独立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随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得到确立。他们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采用海盗式掠夺——贩卖奴隶、走私鸦片……以及发动殖民战争等暴力手段,从亚洲、非洲、美洲攫取大量财富。可以说,给世界带来先进文明的欧洲,是伴随着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最佳对象。鸦片战争前夕,由于中国生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十分受益,因此,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上一直是顺差。而英国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 ,在中国市场滞销。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

鸦片的输入,严重败坏了中国社会的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因而引起清政府的重视,从1821年~1834年,先后颁布禁令八次 ,但是却屡禁不止。统治阶级中的大部分人,越来越依赖鸦片来消磨荒淫无度的生活。他们不但吸食鸦片,还勾结英商贩卖鸦片 ,从中获取暴利。

你问“鸦片战争时的英国人如果看中国人?” 英国 国会以271票赞同动用武力,262票反对,并且只说是“报复”,而不是战争。这就说明当时有相当多的英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人。因为他们心存顾忌,对发动对华战争的胜算还不能把握,信心不足。而通过这次以少胜多的对华战争后,英国佬们从此就把中国人当成了“羊羔”,是他们的“菜”,任意宰割。所以又有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再以后世界列强们都来中国瓜分一块肉。




麟角1

这个问题需要分开来说: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是很有做贸易的需求,英国对中国茶叶等物资依赖性很高,而当时中国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国过来的商品兴趣都不大!加上天朝上国的架子,所以英国在华贸易的处境就是贸易逆差!这让当时英国很受伤!

英国在冥思苦想后发现,只有鸦片中国人感兴趣,还能把正当贸易的逆差补回来,就这样当大清朝准备禁烟时,英国不干了,鸦片战争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现在可以回答鸦片战争时英国人如何看中国人:正当贸易出现逆差时的无奈-找到鸦片可以挽回贸易逆差的惊喜-大清朝开始禁烟时的愤怒!

这就是我的回答,高中课本时说清朝多么腐朽和落后,那是后话,当时清朝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有着世界最大的人口总量!


龙岩早知道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的心理是从一无所知的敬畏到后来可以征服的信心中慢慢走来的。

在英军攻陷某处清军炮台的时候,发现清军的火炮上是西洋文字,当英国人翻译过后,先是大吃一惊,松了口气后,开始对战争前景感到乐观了。这门火炮的铸造时间是1600年。如果可以形容,清军竟然使用郑成功时代的火炮,来对付崇祯自杀两百年后的敌人。就可见清军的武备到底落后到什么程度了。

另外,就像后来英国漫画中宣传的那样,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大多是愚昧无知,重男轻女 ,生下女孩就淹死。统治者靠巫术等迷信的东西来统治中国的黑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