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211的大学生在社会上过得怎么样了?

王瑜瑜

考入985、211名校,人生就会是一片光明,一定是这样吗?作为关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老师,我对此问题有如下分析。



1、高层次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客观优势明显。

分数还是很能说明问题,985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在一本线一百分以上,C9院校应该在两百分左右,难度非常大。这些学校的学生,是学习的精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11以上大学的硬件条件一流,教授学者水平高,尤其是985大学,还有两院院士等,学术实力雄厚。在这样的大学,学生的视野、见解都会很开阔。虽然课程体系没有区别,但大学的区别会非常明显。而一些名校的办学精神对学生的浸润、激发,更是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比如复旦大学的“自由而无用”的学术精神,就独到而精辟。

2、211、985大学学生的分化问题不容忽视。

能考入这些名校的学生,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一种学习能力强、性格开朗、情商很高。他们在大学里会有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学业,而是各方面素质。这些学生毕业后也有着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很快就能成长为业务骨干,并得到领导的赏识,前途光明。其实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气场很强的人,具有的就是名校背景。

而另一种则是多少带些书呆子气的学生,虽然在名校成绩很好,但是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步入工作岗位后困难重重,往往承受过大压力,有些还消极悲观或者为人偏激。这样的名校毕业生过得真不怎么样,令人叹息。



3、个人努力和才华比毕业院校更重要。

普通大学也有了不起的毕业生,比如马云,而名校更有平庸之辈。德国人的观点是,一个人在大学所学知识,工作后还能用的上的地方占不到四分之一。

因此,个人努力才是取得成就的关键。如果你很努力而且还才华横溢,能敏锐捕捉时机,你就是时代的弄潮儿。考个211大学是很好,但是北大也有毕不了业的大学生。学校总是相对的,后来的努力和个人才华才是绝对的。


优学优考策略

就拿互联网领域的大佬们来分析吧,先来看看各位互联网大佬究竟是什么学历和背景。

1、 马化腾: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获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资深程序员。

3、 李彦宏: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之后在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公司资深工程师。

4、 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之后进入金山公司,也是从事开发工作,曾出任金山公司北京开发部经理的职务。

5、 周鸿祎: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就职于方正集团。

6、 刘强东:虽然这位大佬大学读的是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习,但是大二的时候就迷上了电脑编程,为了学习编程,经常是在机房熬通宵。学会编程之后他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所以技术能力和专业开发人员不相上下。

7、 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

8、 王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后来在读博士期间,中断了学业,回国创业。

9、 张一鸣: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

肯定不少人又会抬杠,说北大清华出来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小学文化也有当大老板的。确实,这都是存在的事实。

不是所有名牌大学毕业的最够都能成功走上人生巅峰,但是我们就从大数据来说,985和211大学等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至少在学历这个筛选维度上,是比专科或者其他二三类学学校的生源来说,具有部分优势的。

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和项目成就等作为加分筹码,招聘公司的HR在筛选候选人简历的时候,优先考虑的就是毕业院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举一些极端的例子,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这并不是否认非重点大学毕业的就过得不好。

这里只是讨论学历在找工作时作为敲门砖的作用。人生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种,幸福也有很多种定义。无论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只要能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创造价值和快乐,本质都是一样的。学历和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独角兽工场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和田玉)不想去说那些大家都熟知的一些名人,我想题主应该更关心我们身边这些985、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的现状。

往往国企和好的单位将“985、211”设置为一个门槛,所以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在一些不错的企业或单位,并且有很多在发展几年后很多也得到了快速的职位提升。某省国企在2012-2013年期间招进了一批重点院校的高材生,其中不乏清华、南开、中国政法、南大、厦大的学生,他们也被作为了集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说只要你进入企业后认真努力的工作,并且适应国企的氛围,那么大部分的人都得到了提升;清华大学毕业的这位现在已经是集团下一家全资公司副总兼总助(年薪50万左右),其他人虽没有他的职位高但也做到了部门总经理的职位(年薪30万左右);对一个毕业五六年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可观的。

说完了这些成功的人士,我身边也不乏一些混的相对“不像样”的朋友,S厦大研究生毕业,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当时就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去了一家县城的私企,工作一年后又换到了一家小企业,工作六七年到现在还是个小职员。所以,985/211虽然为很多人的工作选择设置了门槛,但是进入社会后谁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还要看个人努力;一位资深人资经理曾说,重点大学的名号在你进入社会之初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后期就要看个人能力和努力了。


首席投资官

1:不得不承认,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阶级的存在,在远古时期,强壮的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取得更高的族群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能渐渐成为次要的东西,而大脑则成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更重要的东西。

2:就当下社会而言,衡量大多数人的标准还是成绩,同样都是本科文凭,清华、北大与普通大学的差距,就能让你在同样本科毕业后,收入差距达到5倍以上,甚至更多。当然,清华、北大全国仅此一家,但是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985、211学校无疑要高上一个档次。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不承认学历的重要性,并举出很多成功人士并非重点大学的例子,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有名校背景的,例如: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李彦宏毕业于清华大学等等,出身于名校的成功人士比例远高于普通大学毕业。

3:不得不承认985、211的大学生与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往往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与普通院校相比,985、211大学的师资力量更强,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更好,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其次,与普通院校相比,毕业于985、211大学,就拥有了进入500强企业和优秀外企的敲门砖,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个门槛都在那里,而进入职场后平台的差异,在未来的职场生涯中将产生更大的差异。

最后,目前的社会还是精英社会,精英永远只愿意帮助精英。所以,很简单,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未来的生活质量都超过了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


我是张小桃

以下都是985、211毕业的20位同学都是过得不错的,最后一位与众不同:

1.辽宁大学——王健林

万达集团董事长,每天1亿小目标,愁了白了头

2.复旦大学——郭广昌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混来也不怎么好,也就2017年问鼎中国首富。



3.武汉大学——雷军

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混的还可以,双十一一天也就25个亿。


4.南开大学——张一鸣

今日头条的老板,我们每天打码字换钱都是在人家地盘上。

5.重庆大学——任正非

华为公司总裁,一年也就挣个5000亿。


6.北京大学——李彦宏

7.电子科技大学——丁磊

网易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每天玩了游戏想吃正宗猪肉找网易。

8.清华大学——张朝阳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9.中国人民大学——刘强东

开起了京东集团,还娶了清华才女章泽天

10.西安交通大学——周鸿祎

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


11.中国海洋大学——姚劲波

58同城董事长,口号:找工作就上58同城

12.清华大学——宿华

快手公司BOSS,快手记录世界记录你


13.北京大学——俞敏洪

新东方CEO,不会英语找东方,教不会不收费

14.上海财经大学——张勇

江湖人称"逍遥子",现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


15.清华大学——王兴

美团大众点评CEO,刚刚我还点外卖,赞一个

16.浙江大学——史玉柱

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也就446个亿。



17.中南大学——王传福

比亚迪总裁,貌似比亚迪有二手车了

18杭州师范大学——马云(小211)

带领十八位武林高手南征北战,最终建立阿里帝国,现任盟主,江湖人称"风清扬"。

还有很多哦,大家还知道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交流,我们共同讨论。


清懿学者

985、211的大学生过得怎么样?不晓得题主这样提问的时候,想知道什么?单就这个群体而言,18年毕业的985、211大学生数量在100万左右(部分高校未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如吉林大学18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1.6万人...这仅仅是一年的数据,在985、211评估之后,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是千万级别的体量。

讨论这样的群体在社会过得如何,其实意义真的不大。在其他题主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许多大佬的成就,还记得北大毕业后卖猪肉的陆步轩、清华毕业后在长沙做保安的张晓勇...以我个人而言,读研读博后现在只能算普通,谈不上出色。

也许题主这样的提问,是因为企业单位对一学历的限制。在求职的时候,知名企业的HR甚至很少给双非院校学生机会。在网络机构的统计数据中,普遍来说985、211高校的本科生起薪会高不少。至于进入单位后的发展,在毕业后的5年、10年、15年都会有体现,个人的努力和机遇是关键。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帅小西De

这些天之骄子,高材生从学校毕业以后,是否跟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都像人们所期待的一样都成为了国家的人才,踏上了建设国家,建设经济的道路上呢。又或者是泯如常人,平平庸庸过一生了呢?

我们可以来看一张图片


说这十六个人手里掌握着1/2的国民经济也不为过,他们现在都成为了行业的翘楚,平常人仰望的对象。他们头顶着高校的光辉,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众人羡慕钦佩的人。头顶着母校的光环,没有让母校失望,没有摸黑母校,反而成为母校的骄傲。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过着很平常的生活,跟普通人一模一样的。

“市场保安”张晓勇,1996年北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在在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做一名保安。


“盒饭王子”赵宇,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在勤工俭学的时候通过给同学送盒饭挣取生活费,毕业后以向同学卖盒饭为主要经营方向,现在是两家饭店的老板。“北大屠夫”陆步轩,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中文系,现在以“眼镜店猪肉老板”的身份而闻名,尽管自称给北大抹黑,但还是受到了母校的邀请,回校演讲。

他们跟我们普通人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他们明明可以靠着文凭和才华过的更好,但是还是选择了一条与他们身份不一样的道路。他们现在的生活可能会被大多数人嘲笑,不齿。但是谁规定名校毕业生就一定是要西装革履,或是进科研处当一名科学家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一个职业都值得被尊敬。

光鲜亮丽的生活是每个人想要要追求的,但是人生有太多的转折,世事难料。我们也应该用平常的眼光看待他们。只要身心无愧,安安稳稳的做一个普通人,从事一份普通的工作,心安即可。


大三老学长

大學生不是不值錢,應該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民日報評論員的文章寫的是何等的好啊,這是政府對大學生的關懷,也給大學生指明了方向,近些天來在頭條的報道中,反復的傳達人民日報的聲音,而有一些人還在為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做文章,這衝聲音是不對的。個人認為一個重佔大學的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首先耍擺正自己的位直,你們是國家的人才,但人才需要在實踐中鍛練,一個有的大學生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這個結合就是耍到基曾去,到艱苦的地方去,現在的大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剛畢業就耍好工作,又要錢多,又要工作不累,要知道世上不會掉元寶,那有剛畢業就掙大錢的道理。可是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九八五二一一出來的應該掙大錢,但剛上班那有這樣的工作,眾所周知任何人都要在理論的基礎通過實踐,而這個實踐必須來源於基曾,只有在基層中幹的好幹的出色才能叫做人才,而只有人才,才能真正成為人才,而當你成為人才時,才能掙多一點的錢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個人認為大學生在剛參加工作時,不耍挑工作,先通過實際工作的學習,當你取得一些工作經驗後,再考慮自己的工資,工作,和前途。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而精神決定物質,我相信大部分大`學生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工作,為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努力!!!


于大通

往往国企和好的单位将“985、211”设置为一个门槛,所以这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在一些不错的企业或单位,并且有很多在发展几年后很多也得到了快速的职位提升。某省国企在2012-2013年期间招进了一批重点院校的高材生,其中不乏清华、南开、中国政法、南大、厦大的学生,他们也被作为了集团的重点培养对象,可以说只要你进入企业后认真努力的工作,并且适应国企的氛围,那么大部分的人都得到了提升;清华大学毕业的这位现在已经是集团下一家全资公司副总兼总助(年薪50万左右),其他人虽没有他的职位高但也做到了部门总经理的职位(年薪30万左右);对一个毕业五六年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可观的。


≒蕜傷→洎欺

下面就通过举例身边的学生来举例.

1、有认识一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男生,他在那里学的计算机,其毕业后去了广东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前些年回来西安的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收入挺高的.



2、有个高中同学毕业于西北大学计算机学院,后来去了华为西安研究所,已经在西安安家.


3、大学是广西大学,有个同学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涉及计算机,他现在在深圳腾讯上班

4、大学有个舍友也是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现在在广西一家饲料厂管理计算机网络

5、那时候班上几个同学去了电信、移动这几家公司了;还有几个同学去了 银行上班,还有嫁去农村务农的;还有同学回到陕西搞煤炭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