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方陷入内乱,是主动出击,还是坐收渔翁之利?

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史记·秦本纪》

晋国国君家族的权力削弱,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六个家族世代为晋卿,势力强大,想策动内战,所以秦晋两国好长时间没有发生战争。

一、疑问:秦国为什么不在晋国内斗期间,趁机攻打晋国呢?

1、秦国与晋国是战略性冲突,秦国想要东进,必须要攻打晋国!

2、崤山之战以来,秦晋对抗八十余年。秦景公晚年,后子针“逃亡”晋国,秦晋之间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秦国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3、晋国国君权力削弱,六大家族内斗,相互掣肘,晋国国力被削弱。

秦国国力再次强大了起来,晋国因内乱实力被削弱,看起来好像是秦国攻打晋国、实现秦国战略目标很好的契机!

晋国六卿强大,公室却弱小了

二、对手行为预测:“攘外”和“安内”,孰先孰后?

晋国整体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目前只是内部矛盾,如果这个时候有他国入侵,六大家族是继续内斗呢?还是先共同抵御他国入侵,之后再关起门处理自家的事?亦或是联合他国,牺牲整体的利益,来实现家族的利益?

历史上几种情况都有,“攘外必先安内”的往往失去了民心,而被灭国;“引贼入室”的多成为“贼”的附属;只有“先攘外”的才能存活下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最优的决策是“先攘外后安内”,国家利益至上,如果国难当头,内部矛盾都统统变成次要矛盾,可以先放一放,缓一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先把蛋糕做大,再来分蛋糕”。

六大家族都是聪明人,相信会做出最优的选择!而后来的历史也表明,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在战国时期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也有相互攻伐,但整体是联合的,共同对抗外部的威胁。

如果秦国在这个时候攻打晋国,很有可能会起到反面作用,让六大家族暂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而秦国此时的实力,是不足以应对团结的晋国的。相对于团结强大的晋国,秦国更愿意得到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小的“晋国”。

所以秦国不能主动挑起战端!

三、秦国的策略:坐山观虎斗,发展自身实力!

不干涉晋国内政!不趁火打劫!让六大家族放心的内斗!等他们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说一定要做点什么,那就是:对内发展自身实力,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让自己有实力能够抓住机遇!对外想方设法促使他们打的更狠!打得更久!最大程度地消耗晋国的力量!

坐山观虎斗

四、话题延伸

政治如此,爱情也是如此。伟大的爱情往往有强大的外力干涉!

外力往往不能拆散两个相爱的人,反倒会让两个人抱得更紧,成就经典的伟大的爱情故事,即使把人逼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

但当外力消失,爱情归于平淡,生活场景从“花前月下”变成了“柴米油盐”,内部往往会出现矛盾和隔阂,爱情变得不再那么美好了,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都有可能导致这段感情分崩离析。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再搬弄点是非,结局往往是个悲剧。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童话故事,写到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便戛然而止吧!

所谓的小成就靠朋友,大成就需要敌人!

点评:形势不明确之前,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待!让子弹飞一会!

让子弹飞一会

友友们是怎么看"秦哀公让子弹飞”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互动!

本号特点:英雄权谋+厚黑历史+现代商业

欢迎友友们关注、互动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