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说文解字注》?

可爱365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雍嘉年间学者段玉裁耗近三十年的时间对东汉古文家许慎名典《说文解字》所作的注解、考辨与补充。可以说,这部书是段玉裁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为安心治学而辞掉官职,后又疾病缠身,却始终未能放下最为热爱的文字古学。《说文解字注》丰富、落实了《说文解字》的内容,同时也有封建思想及作者主观意识的缺陷,但是以历史的目光来看,依然是优大于缺,不失为一部文字学史上的重量之作,作者潜心治学的精神也值得后世人敬重与学习。

首先,《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进行了细致的生发和考辨。段玉裁在许慎对文字的原有析义上,释义扩展、广引佐证,仅仅引用的典籍书目便有226种之多。关于段玉裁对许慎注解的考据,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对《说文解字.丸部》里提到的“鼠,鸷鸟食已,吐其皮毛如丸”一句的考证,此处段玉裁注云“玉裁昔宰巫山县,亲见鸱鸟所吐皮毛如丸”。

后人实地考证前人之说,并不少见。如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实地考察过穿山甲吃蚂蚁的真相。李时珍曾在蕲州看到过正在寻找食物的穿山甲,见它爬去蚁窝,伸出舌头贴着地面,蚂蚁当舌头是肉,忙一起同吃,穿山甲忽把舌头一缩,吃了个饱。李时珍当下抓住并解剖了它,惊觉它的胃很大,有“约蚁升许”,从而印证了梁代陶弘景判定的穿山甲是两栖食蚁兽的说法。段玉裁于猫头鹰吃老鼠后“所吐皮毛如丸”一句,也像李时珍考证陶弘景说法一样,在巫山实地考察过,证明了许慎《说文解字》里说法的正确性。由此可见,段玉裁严谨的做学态度。

此外,限于当时所处的背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难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说文》中的“也”,和“它”同字,许慎根据古人小篆解释成“女阴”,明显是不对的,而段玉裁一则尊崇许慎、二则认为自己学识渊博、所感无误,因而注解说“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云云,有点牵强附会地为许慎的错误强行解说的味道,用我们现在的网络词,叫强行“洗白”吧。所以,本书并非一部完美的典籍。

不过,《说文解字》时代遥远,含义古奥,没有《说文解字注》的横空出世,后人学者研究起原典来必然会更加耗费心力,因此,《说文解字注》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仍可堪称一座文字训诂学上的伟大之作。“段氏若膺(段玉裁字),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削之密。尝为《六书音均表》,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说文注》,形声、读若,一以十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大明”,这样“察之精,削之密”,以求“道大明”的“匠人精神”,是从事各行各业的我们皆应效仿、秉持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