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生姜水可以祛湿吗?

啊啊岁的

生姜性热,味辛,无毒。归五脏,有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解表化湿,治胀满,霍乱不止,腹痛,冷痢,血闭等功效。它是中医里面,非常好的一味食疗药物。



但一个人体内湿气的形成,是长年累月的产物,光靠喝生姜水来彻底清除体内湿气是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的。

体内湿气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了解它,才能找到根治的办法。

1.现代人的工作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导致睡眠不足,晚睡、熬夜等加重肝脏负担,体内毒素淤积,湿气也会油然而生。

2,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使人体新陈代谢降低,体力淤积毒素、湿气无法通过汗腺排出,囤积在体内。

3,易怒、思绪凌乱者,导致心内郁结难耐,增加脾胃负担,也会湿气郁结。

4,饮食不健康,口味偏油腻、偏重者,会加重胃肠负担,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便秘、口臭、食欲下降等。另外吃太多生冷食物的,比如:冰淇淋、雪糕,也会导致体内湿气囤积在体内。

了解了湿气的形成,怎么才能更好的去除湿气了?

1.保持心情愉悦,多运动。

  保持好心情,用健康积极的一面去看待事物,“笑一笑,十年少”。 多运动,多流汗,减轻体重负担,从而减轻五脏负担。

2.改善作息规律。

  早睡早起,遵循身体机能的各项准则,为它们提供正确的休息时间。

3.保证饮食健康。

少油、少盐,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均衡饮食,减少肠胃负担。可常吃薏米煮粥,淮山煲汤,山药炖排骨,茯苓泡水等,都是祛湿的好食物。当生姜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湿佳品,因此平时在烹饪中,也一定要吃姜喔!

只要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去除体内湿气,便不在是困难喔!



  

 


山农村民笑哈哈

喝生姜水可以祛湿。一般在女生经期会建议多喝生姜水,这样可以驱除身体内的湿气,以及驱寒的作用,可以起到温经的作用。这是因为生姜中含有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这些物质对驱除湿气都很有作用。将生姜熬制成水,生姜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且是口感稍加清淡,一般人很很难直接食用生姜的。在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通常喜欢打开空调,空调房间后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会马上消除。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消除痛痒。


农业小胖

“湿气重”的克星——花椒,如何用花椒祛湿气

花椒,是我们常见的调味料,其实别看花椒小小一颗,但是却有大用途。花椒还有很多用途。中医称花椒为“蜀椒”,认为它有健胃、驱虫、利尿、消炎等功效。用花椒水泡脚有很好的祛湿功效!

如何用花椒水泡脚

拿一块棉布或者纱布,包上一包花椒,大约是跟自己脚掌差不多大的一包,用棉绳系好口,放在锅里煮开30分钟,就可以用来泡脚了。这个花椒包可以反复煮好几遍,因为花椒的味儿煮好多次还会存在,所以比较经济实惠。

花椒水泡脚的时间

用花椒水泡脚去湿气每次的时间不能太长,最多30分钟,否则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老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一般想要有效去湿气的话,需要坚持泡脚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一般至少坚持一个月。

花椒籽祛湿的作用更强

花椒籽可以利水。经常水肿的人,可以吃花椒籽来帮助消肿。有的人哮喘或是慢性咳嗽,晚上睡觉都不敢躺平,一躺就难受,而且咳出来的痰很清稀,这种情况可以吃些花椒籽来调理。吃花椒籽,也能祛下焦的湿气。女性如果白带很多,是清稀、白色的那种,就可以吃花椒籽来调理。

花椒水泡脚注意事项

花椒性辛热,有毒,是一种中药材,女性经期不宜使用花椒水泡脚,否则会加剧痛经症状;泡脚水不宜太烫,过高的水温会导致足部充血,而心、脑、肾等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症状。

花椒粥也可以祛湿

食材:大米200g,花椒粒5g,食盐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花椒粒洗干净待用; 2.用锅煮粥,加入花椒粒,先用大火烧开,调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会好健康汇

相信很多看过中医的朋友,大部分人,都有被告知“湿气重”的经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的运化能力变弱,导致湿邪困脾,久而化热,形成湿热困脾的现象。这个湿热困脾,影响很广泛。

一来,它可以上犯口腔,形成口臭、口甜;

二来,它可以横逆犯肝,导致肝经郁热、肝郁气滞;

三来,湿热困脾日久可以下注,导致湿热下注的诸多疾病。

更关键的是,湿热困脾,意味着痰湿运化能力的降低,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疾病。这些问题是可以严重缩短我们的寿命的。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

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

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学着自制药茶即可。下面教大家2款药茶制作方法。

方一:蒲公英薏苡仁茶(适合湿热)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叶、马齿苋、槐米、芡实、绿茶

作用:健脾祛湿、益胃、利水消肿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备用;

3、淡竹叶洗净,炒制成茶,备用;

4、马齿苋,洗净晒干,备用;

5、槐米、绿茶、炒制成茶,备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用来治湿是最为适宜的,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淡竹叶始载于《本草纲目》,以渗湿泄热见长。

《本草纲目》谓薏仁 “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

《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本草纲目》:"马齿苋能"散血消肿,利肠滑眙,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芡实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医林纂要》槐米: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方二:花椒姜枣茶(适合寒湿)

材料:花椒9克,生姜24克,大枣10枚,红糖少量

做法:将花椒,生姜,大枣放入锅中煮10分钟后,放红糖即可。

姜枣茶想必大家都知道,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最适合冬季手脚冰冷人群夏季排寒补阳,在这姜枣茶基础上加上几粒花椒一起煮,就是花椒姜枣茶,祛湿效果更显著,还能起到活血散瘀、健脾养血的作用。

此茶,尤其适合寒湿重的人来喝,还有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的人,可以常喝;受凉腹痛,特别是女性经期沾凉水以后腹痛,喝花椒姜枣茶就能缓解。

自己动手,做杯茶,每天一杯,健脾祛湿,越喝越健康!


微笑的一生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生姜当然可以祛湿。

可是湿寒体质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脾胃湿寒、怕风怕冷、手脚冰凉。湿寒体质的人养生最主要就是保护脾,可以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生姜、花椒等温热性的食物。可是你知道还有一种湿热体质吗?可不是用姜就能搞定的!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生姜的祛湿散寒效果非常好,还能健脾暖胃、促发汗,适用于湿寒体质人群。但湿寒体质者吃姜也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多吃,也要挑对时间和人群吃。

从时间上看:夏季天气潮湿,且夏季人多好喝冷饮、啤酒、导致气血外走、脾胃虚弱,早上起床时吃生姜较好;而秋天气干燥,晚上睡觉之前不易多吃生姜。从体质上看,湿寒、气虚、阳虚者都适合吃生姜。尤其是湿寒体质的人,可是湿热和阴虚者不宜吃生姜。

从用量上看:在吃姜的用量上主要取决于体内湿气的轻重,湿寒体质的人多是胖人且不爱出汗,这类人群可酌情多放点儿,老中医认为七片姜为宜;如果是湿寒体质但本身不太胖,放三片姜即可。

从人群上看:在女性经期如果有月经不调,瘀血块多等症状,可酌情放点红糖。男性湿寒体质者,如果平时既抽烟又喝酒,生姜的辣味会刺激喉咙,很容易咳嗽。

好了,说完了生姜。现在我们回到开头,文章开头说了还有一种湿热体质,那么湿热体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湿寒体质有什么区别呢?又应该吃什么呢?

湿热体质的人,湿和热合并入侵人体,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臭、舌苔厚、多偏黄、大便软粘、小便有发热感、女性白带色黄异味大。湿热体质的人祛湿时是不宜吃生姜、花椒、砂仁、陈皮等温性食物。

中医上推荐用“红豆”“薏米”等偏凉性的药膳。薏米,可以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赤小豆”,有明显的利水、消肿之功效。注意,在熬薏米红豆粥时,不要加大米。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加上它反而加重了湿气。除红豆薏米之外,多食用绿豆、冬瓜、丝瓜、西瓜、绿茶、花茶等也有不错的功效。


好玩的哈士奇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体内湿气大,多喝些生姜红糖茶,但其实,生姜是阳气之物,提升体内阳气,而红糖是补血活血,二者一起喝的话 就是养血温阳,与去除湿气并不是对症的,可以说是意义不大的。
其实体内为何有湿气,这个其实与我们平时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爱吃肉的朋友,湿气一定是比不爱吃肉的大,并且湿气也是有寒湿和湿热的,简单来说就是有寒热的区别的,如果是寒湿的话,就需要温阳祛湿的。

分享个中医食方——马齿苋薏米茶

材料:薏米15g、马齿苋10g、芡实20g、赤小豆20g、槐米10g、淡竹叶10g、绿茶3g。

马齿苋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

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芡实可健脾,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槐米可清肝泻火;淡竹叶有清凉,解热、利尿之功;绿茶富含茶多酚, 对杀菌消炎有一定效果。

做法:先将薏仁洗净后炒至微黄,芡实与赤小豆提前浸泡,之后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熬煮50分钟,关火后,再焖10分钟即可。


顽皮是什么

丸先森觉得生姜水效果有限,今天给大家推荐效果更好的几款汤:

众所周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如果一个人的湿气过重的话,那么是一定会引起很多的疾病的,像便秘,就是一种常见的湿气过重的表现,当然了如果一个人湿气过重,就会疾病缠身,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对于一些怕胖的人来说湿气过重,更是引起肥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而最近降雨多,天气又闷热,人们体内的湿气比往常重,去湿气可以吃些祛湿食物。

祛湿汤一: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将赤小豆、陈皮洗净后备用;然后将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接着将鲮鱼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然后锅中放油,慢火煎至微黄;

3.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加入25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最后放入适量食盐即可。

祛湿汤二: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将赤小豆洗净;冬瓜西芹洗净,连皮切成块;生鱼去内脏洗净,慢火煎煮至微黄;

2.将瘦肉洗干净,然后整块放入汤锅里,加入2500毫升清水,并放入姜片;

3.大火煮开之后,再转小火煮2.5个小时,最后放入调味料即可。

祛湿汤三:土茯苓扁豆陈皮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

1.将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段;赤小豆、扁豆、陈皮洗净备用;

2.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煲开,然后再转小火煲3小时即可。

祛湿汤四: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1.将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

2.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到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煲开之后再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对于湿热脾虚者的效果非常好。

祛湿汤五:五指毛桃猪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8克、猪骨300克、蜜枣1颗、生姜适量

做法:

1.先将五指毛桃、蜜枣洗净,然后放入到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拿出来沥干水备用;将生姜洗净切片;

2.猪骨洗净之后放入到烧开的水中焯一下水,洗去血沫,捞出;

3.最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到炖锅内,加适量清水,先大火烧开之后再转小火炖煮1.5小时,加调味料即可。


智库天下

说喝生姜水能祛湿的,你是在开玩笑吗?既然说祛湿,这个词汇是中医学范畴里面的,我大学本科读的是中医学,首先,生姜是常用的中药不错,但是生姜属于解表药,即表证此药用之最为适宜,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功效长于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化痰止咳,主要用于风寒感冒 胃寒呕吐 寒痰咳嗽,所以生姜祛湿的说法是不可靠的,也就是说喝生姜水并不能祛湿!然后关于楼主问的祛湿的问题,首先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是湿。湿,从六淫致病方面来说,湿属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中的一个致病因素;另一个方面,想必是说的最多的,那就是从病理产物方面来说,湿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湿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即是感受湿邪,内湿则是水液代谢失常,津液输布不循正轨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结合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湿邪多为内湿,内湿产生的因素很多,从脏腑辨证来说,离不开脾肾二脏,从气血津液辩证来说,则多与气和津液相关。判断一个人体内有没有湿,需要望闻问切,结合一个人的形体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然后才能正确辩证,才能确定治则治法,才能有合适的方药!并不是说随便喝点生姜水就能祛湿的!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欢迎追问。另外祛湿的食材也有,比如薏米 山药 赤小豆 就很好啊。


张医生在线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姜的性味,归经,功效及主治。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又称“鲜生姜”。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散风寒,温肺止咳,温胃止呕,温中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及风寒袭肺引起的咳嗽;也可用于寒邪客胃引起的呕吐,胃痛等病症。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对湿邪在肌表者,可以用“汗法”,喝姜汤有一定的作用,但湿邪在内者,喝姜汤则无效。

饮食调理:平时可以多喝点利水湿的冬瓜汤,健脾除湿的苡米粥,对消除体内湿气有辅助作用。


歧黄中医

生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平时基本把它当佐料用,但它其实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中药,而且养生功效惊人!

现在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环境恶化、饮食不规律、爱喝酒爱吃冷饮等等,导致我们很多人体内都有不少寒湿,严重的甚至逐渐转变为寒湿体质。

怎么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寒湿体质呢?

下面四点帮你辨别:

1、特别容易疲劳

总感觉疲劳无力、头晕、打不起精神、懒得动、身上特别沉重。这些症状尤其是在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

2、舌苔白厚或者白腻

舌苔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的身体状况和疾病。 健康的舌是淡红的,舌苔薄白。

如果舌苔白厚或者白腻,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

3、怕冷

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吃凉的容易肚子不舒服或者胃不舒服,甚至拉肚子。

4、大便粘而不成形

大便颜色发青,稀而不成形,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大便特别爱粘在马桶上,用很多水都冲不干净。或者要用很多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干净。

5、腿发沉发酸

腿经常发沉发酸,尤其是在早晨醒来的时候最明显,这是典型的寒湿表现。

对于有寒湿的人,生姜是最好的祛湿散寒的东西。中医认为,生姜性温,有生发之气,能升阳、透表发汗。

这也是生姜可以去寒湿的根本原因。

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一定要经常喝一点这个去寒湿很有用的加味生姜汤:

生姜5片,陈皮3克,艾叶2克。

这个方子在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能久煮,水开后煮5分钟就好。

因为祛寒湿主要用到生姜的轻盈升散之力,煮久了生姜就起不到祛寒湿的作用了。

秋天的天气总是忽冷忽热寒,这个时候来点儿加味生姜汤,对身体很有好处。

但要注意,生姜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比如阴虚内热的人,尤其是脸上、身上、屁股上有痘痘的人,尽量不要吃生姜,否则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