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语点破:如果范增不离开项羽,后来很可能被杀

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的楚军围困于荥阳,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再一次向西楚霸王投出了橄榄枝,项羽一如既往的好说话,准备答应刘邦的请求。他的谋臣范增强烈请求项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终于说动了项羽,楚军加紧对荥阳的攻势。

在这种情况下,陈平为刘邦献上计策,用反间计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派使者去见刘邦,被接到豪华的房间内,给予丰盛的筵席,使者正要拿起筷子吃饭,刘邦手下的人过来说:“哎呀,我看错了,以为是范增将军的使者呢。”于是夺取项羽使者手中的筷子,把他们给带到个小房间,弄了几个馒头,吃完后就让他们回去了。使者心里气的不行,回来把事情跟项羽报告一番,还添油加醋的说了范增的坏话,项羽耳根儿最软,听说此事后就认为范增暗地里跟汉军有来往,所以开始冷落范增。

范增多聪明的人啊,没过几天就看出来项羽对他的态度冷淡,知道必然是受到挑拨,他也不想解释,心里也生气,故意对项羽说:“大王您大事已定,天下基本平服,老头子我就告老还乡,回家休息去了。”没想到项羽不仅没有挽留他,还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他的请求,范增离开楚军返回彭城,路上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终于背上发毒疖,还没到家,就病逝了。

没有了范增的项羽,失去了对战事的判断力,首先荥阳城放跑了刘邦,之后一点点落于劣势,最后被韩信十面埋伏杀的落花流水,自刎而亡。

从历史上来看,范增离项羽而去真是一件让人可惜的事,可是苏东坡却指出,范增离开项羽是对的,否则早晚会被项羽杀掉,遗憾的不是范增离开,而是没有早点离开。

那范增什么时候离开项羽是最佳时机呢?苏东坡在《范增论》里有明确的见解:

在鸿门宴上,范增该不该走呢?那时候不该走,因为范增想要杀沛公,是臣子应当进献的策略,项羽不杀刘邦,显示出项王的气度,范增此时不该离去,也没有理由离去。

范增第一次应该走的时候,也是他最佳离开时机是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之时,项羽杀宋义,实际上就是反叛楚怀王的先兆,而拥立楚怀王范增是谋主,自己的最大建树被人间接否定,此时范增实在应该离开,既能保全颜面,还能保全性命。

范增第二次应该走的时候,是项羽杀害义帝之时,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按情理范增应该还竭力进谏过请求不要杀义帝,但是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荥阳之围时,陈平一同反间的还有龙且,但项羽没有一点怀疑这位兄弟,只单单对自己的“亚父”不信任。这正是苏东坡所说的,项羽早就在杀义帝时就跟范增有间隙才造成的,此时范增离开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了,项羽没有挽留,也没有礼送,就是明证。

范增当时恐怕还是没有真心的想走,只是跟项羽说气话,如果项羽挽留,他没准还会继续为项羽出力。但是到最后项羽是否会因为什么事情真的杀了这位谋士,也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