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开国大校,到底是谁?

从1955年实行军衔制开始,到1965年正式废除军衔制。初步统计,全军有将近3200人被授予大校军衔,或者从低于大校的军衔晋升为大校军衔。通常,获得大校军衔的军人,当时的职务最低也得是副师职,一般都是正师职或者副军职。甚至还有一些正军职,或者职务更高的人。


开国大校杨复兴


开国大校杨复兴


杨复兴的父亲:杨积庆


鲁大昌:杨复兴的杀父仇人

杨复兴,藏族人,于1929年出生于甘肃省卓尼县。他的父亲杨积庆,是藏族的第19代卓尼土司,也就是当地藏族人的最高统治者。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大哥名叫杨琨。却说红军北上长征,路过甘南藏区的时候,杨积庆不仅没有率部拦截,反而提供了30多万斤粮食。红军离开以后,他又收容了几百名红军的伤病员和掉队的官兵。因此,他深深得罪了甘南军阀鲁大昌,鲁大昌随时都在寻找机会,报复他。


民国时期的卓尼地区

就在这个背景下,鲁大昌派人潜入了杨土司的辖区内,各种挑拨他和部下的矛盾。最后,杨土司麾下的一些人突然发动了叛乱,杀掉了他和长子、长媳、孙女等7人。这一天是1937年8月25日,当年9月,杨土司的次子杨复兴继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了第20代卓尼土司,也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任卓尼土司。表面上,他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尊敬,对国民政府和当地的军队客客气气。但是内心深处里,杀父之仇,没齿难忘的。


目前的卓尼地区

当上了土司以后,杨复兴被委任为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并且在后来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1947年,他还进入了南京的陆军大学受训,于1949年毕业。毕业后,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全国即将解放的时候,国民党派人来拉拢他,希望他和解放军战斗到底。但是呢,他目睹了新变化新风气,并且意识到滚滚洪流无法阻挡的现实,毅然率部在卓尼起义,参加解放军。事后,他担任了卓尼县县长兼任卓尼县民兵司令。


卓尼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图

此后,他一直担任着卓尼地区的行政委员会主任或者县长这一职务。从1953年开始,他又兼任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表面上看,是一个副师(厅、地)级的职务,实际上他享受着正师(厅、地)的待遇。1955年,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是当时最年轻的大校。1956年年底,经过批准,他加入了共产党,时年27岁。1958年,当地发生了叛乱。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牧区,到处教育或者安抚当地的藏民,为当地的和平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山清水秀的卓尼地区

1960年,他担任了甘肃省民委副主任。此后,一直积极奔走,为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发展,鞠躬尽瘁。但是在1966年以后,他被停职审查,1969年被下放到甘肃省徽县去参加劳动生产。1980年前后,上级为他恢复了名誉,几年后,他出山担任了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再后来,多次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人大副主任。2000年,他病逝于北京,年仅71岁。